当前位置:首页>
目前 VRD 方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已成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基石方案,是很多骨髓瘤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随着 CD38 单抗(兆珂)进入医保以及价格调整,在复发骨髓瘤患者和一些高危骨髓瘤的治疗中也日益广泛。
经历过以上药物(硼替佐米、来那度胺、CD38 单抗)治疗,但仍复发进展的骨髓瘤患者,对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伊沙佐米)、免疫调节剂(如来那度胺、沙利度胺)和 CD38 单抗靶向治疗均不敏感,属于“三耐药”。
“三耐药”的患者预后较差,治疗较棘手,需要及时更换为其它新药治疗、免疫治疗或临床试验等。
BCMA 是常用的免疫治疗靶点之一。这类(单靶点)药物已被很多骨髓瘤患友所了解。
双抗类药物与单靶点药物不同,可同时特异性作用于两个治疗靶点。
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正在开展一项针对“三耐药”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双抗类药物临床试验。
据悉,这项临床试验的全称是:
GR1803 注射液在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单次多次给药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免疫原性和初步疗效的 I 期临床研究。
该研究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北京朝阳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正在进行受试者招募。
GR1803 注射液 是智翔(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双特异性抗体(CD3/BCMA)。目前,国际上尚无该类双抗药物批准上市。
“三耐药”的复发难治骨髓瘤患者,如有意进一步了解或入组该临床试验,可通过网上 或 看王国蓉大夫门诊(周二下午、周五上午)咨询。
注意:淀粉样变、浆细胞白血病、POEMS 综合征,以及接受过异基因移植、Car-T 治疗、抗 BCMA 靶向治疗的患者不能入组该项研究。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NSCLC)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诊断时很多处于晚期,在这种情况下,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联合60至66Gy胸部常规分割放疗是标准诊疗策略。数据显示,这些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OS)仍然很差,估计23%-32%不等。PACIFIC试验显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大大改善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
二甲双胍是最广泛使用的2型糖尿病降糖药物,有实验显示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在NSCLC临床前模型中,二甲双胍激活AMPK,诱导P53,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以及肿瘤生长,并可增强肿瘤对放疗和化疗的反应。 这些发现得到了回顾性临床数据的支持,即在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提高。
有研究者假设,二甲双胍可能会改善无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状况,可为标准同步放化疗方案提供安全经济的辅助治疗。近日,《JAMA·肿瘤学》刊登了一项研究(OcoG-ALMERA研究),探讨了 二甲双胍联合同步放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2期随机临床试验,共招募了96名未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没有糖尿病。试验从2014年9月24日至2019年3月8日进行。最终有26名患者被分配到同步放化疗+二甲双胍治疗组,28名患者被分配到单独的同步放化疗治疗组。
患者的治疗情况
在54名随机接受治疗的患者中,30名为女性(55.6%),24名为男性(44.4%);平均年龄为65.6岁。大多数患者(39[72.2%])接受了顺铂+依托泊苷巩固治疗。
二甲双胍组中25名接受放疗的患者中,有5名(20.0%)没有完成方案规定的化疗,其中3名患者因治疗相关毒性住院。对照组中,所有接受放疗的27名患者都按方案接受了60至63Gy/30日的分割放疗。
二甲双胍组的25名患者中,有14名(56.0%)按计划完成了2个周期的化疗;4名患者接受了2个周期的化疗,但减少了剂量;其他7名患者只接受了1个周期的化疗。只有6名患者按照方案完成了整个1年的二甲双胍治疗。
对照组的27名患者中,21人(77.8%)按计划完成了2个周期的化疗;4名患者没有接受最后一周的化疗。对照组的7名患者和二甲双胍组的4名患者接受了德瓦鲁单抗的免疫治疗。
研究的主要发现
在随机化治疗后的12个月内,二甲双胍组有18名(69.2%)患者发生过一次事件,包括:2人出现局部进展,10人出现远处转移,1人出现局部和远处转移,3人退出,2人在发现进展事件前死亡。对照组有12名(42.9%)患者发生过一次事件,包括:2人有局部进展,7人有远处转移,1人有新的原发疾病,2人退出。
二甲双胍组的一年无进展生存率为34.8%,对照组为63.0%。与对照组相比,二甲双胍组患者的一年总生存率更差(85.2% vs 47.4%)。
不良事件:二甲双胍组共有14名(53.8%)患者,对照组有7名(25.0%)患者经历了至少1次≥3级的不良事件。食管炎(5例[19.2%])和肺部感染(6例[23.1%])是二甲双胍组患者最常见的不良事件。
讨论分析
实验室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抑制NSCLC细胞和肿瘤的生长并提高其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基于这些发现,研究者假设二甲双胍可以改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在这项试验中,二甲双胍在细胞毒化疗期间作为同步放化疗方案的增敏剂,之后作为巩固治疗。
这项研究不仅没有证明添加二甲双胍可以提高疗效,反而就患者结局而言,二甲双胍组不如对照组。虽然该试验的主要结果不是传统的时间-事件终点,但在所有次要疗效指标上,包括传统的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二甲双胍组都具有劣势。
二甲双胍被广泛用于糖尿病患者,通常耐受性良好。本试验中观察到的毒性反应增加是出乎意料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更多的二甲双胍组患者至少出现一次3级或更高等级的不良事件。食管炎和肺部感染是报告的主要不良事件,此类事件在标准放化疗方案中并非不典型。
一项随机2期试验(NRG-LU001)也调查了二甲双胍用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剂量为2000mg/d,但只是在细胞毒性化疗期间使用。该研究没有发现二甲双胍导致毒性增加,二甲双胍是在治疗期的头126天内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报告的大多数不良事件发生在头84天内。这两项研究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NRG-LU001中主要使用的是卡铂与紫杉醇巩固化疗,本试验中主要使用顺铂治疗方案。推测与卡铂+紫杉醇治疗相比,顺铂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时,其毒性可能更大。
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观察到治疗方案中添加了二甲双胍后,治疗失败事件更多。可以推测,在二甲双胍患者中观察到的毒副作用增加限制了患者接受规定剂量的同步放化疗的能力。平均而言,二甲双胍组患者的总肿瘤体积和放疗靶区更大,这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可能有助于观察到的治疗失败和毒副作用的增加。
二甲双胍会发生乳酸酸中毒,但比较少见。尽管本研究中没有明显的乳酸酸中毒病例,但可以推测,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发生亚临床乳酸酸中毒风险增加,可能导致代谢失调。本试验规模的很小,潜在混杂因素(如使用了免疫疗法)的组间差异可能部分解释了结果。
总结
OCOG-ALMERA试验显示,放化疗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相比那些单独接受放化疗的患者,前者的疗效更差,毒副作用更大。基于这些研究结果,尚不建议对没有糖尿病、要进行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二甲双胍。
参考文献:
JAMA Oncol. 2021;7(9):1333-1341.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毛息花,肯塔基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癌症流行病学与慢性病流行病学。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诊断时很多处于晚期,在这种情况下,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联合60至66Gy胸部常规分割放疗是标准诊疗策略。数据显示,这些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OS)仍然很差,估计23%-32%不等。PACIFIC试验显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大大改善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
二甲双胍是最广泛使用的2型糖尿病降糖药物,有实验显示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在NSCLC临床前模型中,二甲双胍激活AMPK,诱导P53,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以及肿瘤生长,并可增强肿瘤对放疗和化疗的反应。 这些发现得到了回顾性临床数据的支持,即在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提高。
有研究者假设,二甲双胍可能会改善无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状况,可为标准同步放化疗方案提供安全经济的辅助治疗。近日,《JAMA·肿瘤学》刊登了一项研究(OcoG-ALMERA研究),探讨了 二甲双胍联合同步放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2期随机临床试验,共招募了96名未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没有糖尿病。试验从2014年9月24日至2019年3月8日进行。最终有26名患者被分配到同步放化疗+二甲双胍治疗组,28名患者被分配到单独的同步放化疗治疗组。
患者的治疗情况
在54名随机接受治疗的患者中,30名为女性(55.6%),24名为男性(44.4%);平均年龄为65.6岁。大多数患者(39[72.2%])接受了顺铂+依托泊苷巩固治疗。
二甲双胍组中25名接受放疗的患者中,有5名(20.0%)没有完成方案规定的化疗,其中3名患者因治疗相关毒性住院。对照组中,所有接受放疗的27名患者都按方案接受了60至63Gy/30日的分割放疗。
二甲双胍组的25名患者中,有14名(56.0%)按计划完成了2个周期的化疗;4名患者接受了2个周期的化疗,但减少了剂量;其他7名患者只接受了1个周期的化疗。只有6名患者按照方案完成了整个1年的二甲双胍治疗。
对照组的27名患者中,21人(77.8%)按计划完成了2个周期的化疗;4名患者没有接受最后一周的化疗。对照组的7名患者和二甲双胍组的4名患者接受了德瓦鲁单抗的免疫治疗。
研究的主要发现
在随机化治疗后的12个月内,二甲双胍组有18名(69.2%)患者发生过一次事件,包括:2人出现局部进展,10人出现远处转移,1人出现局部和远处转移,3人退出,2人在发现进展事件前死亡。对照组有12名(42.9%)患者发生过一次事件,包括:2人有局部进展,7人有远处转移,1人有新的原发疾病,2人退出。
二甲双胍组的一年无进展生存率为34.8%,对照组为63.0%。与对照组相比,二甲双胍组患者的一年总生存率更差(85.2% vs 47.4%)。
不良事件:二甲双胍组共有14名(53.8%)患者,对照组有7名(25.0%)患者经历了至少1次≥3级的不良事件。食管炎(5例[19.2%])和肺部感染(6例[23.1%])是二甲双胍组患者最常见的不良事件。
讨论分析
实验室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抑制NSCLC细胞和肿瘤的生长并提高其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基于这些发现,研究者假设二甲双胍可以改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在这项试验中,二甲双胍在细胞毒化疗期间作为同步放化疗方案的增敏剂,之后作为巩固治疗。
这项研究不仅没有证明添加二甲双胍可以提高疗效,反而就患者结局而言,二甲双胍组不如对照组。虽然该试验的主要结果不是传统的时间-事件终点,但在所有次要疗效指标上,包括传统的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二甲双胍组都具有劣势。
二甲双胍被广泛用于糖尿病患者,通常耐受性良好。本试验中观察到的毒性反应增加是出乎意料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更多的二甲双胍组患者至少出现一次3级或更高等级的不良事件。食管炎和肺部感染是报告的主要不良事件,此类事件在标准放化疗方案中并非不典型。
一项随机2期试验(NRG-LU001)也调查了二甲双胍用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剂量为2000mg/d,但只是在细胞毒性化疗期间使用。该研究没有发现二甲双胍导致毒性增加,二甲双胍是在治疗期的头126天内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报告的大多数不良事件发生在头84天内。这两项研究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NRG-LU001中主要使用的是卡铂与紫杉醇巩固化疗,本试验中主要使用顺铂治疗方案。推测与卡铂+紫杉醇治疗相比,顺铂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时,其毒性可能更大。
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观察到治疗方案中添加了二甲双胍后,治疗失败事件更多。可以推测,在二甲双胍患者中观察到的毒副作用增加限制了患者接受规定剂量的同步放化疗的能力。平均而言,二甲双胍组患者的总肿瘤体积和放疗靶区更大,这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可能有助于观察到的治疗失败和毒副作用的增加。
二甲双胍会发生乳酸酸中毒,但比较少见。尽管本研究中没有明显的乳酸酸中毒病例,但可以推测,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发生亚临床乳酸酸中毒风险增加,可能导致代谢失调。本试验规模的很小,潜在混杂因素(如使用了免疫疗法)的组间差异可能部分解释了结果。
总结
OCOG-ALMERA试验显示,放化疗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相比那些单独接受放化疗的患者,前者的疗效更差,毒副作用更大。基于这些研究结果,尚不建议对没有糖尿病、要进行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二甲双胍。
参考文献:
JAMA Oncol. 2021;7(9):1333-1341.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毛息花,肯塔基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癌症流行病学与慢性病流行病学。
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肌梗死后生存率的提高以及心衰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率改善,心衰患病人数在不断上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是心力衰竭诊断、预后和治疗决策的主要指标,通常通过超声心动图进行测量。
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指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定义为LVEF<40%;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定义为LVEF≥50%, 射血分数中间型心衰(即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HFmrEF)定义为LVEF 41%-49%。下文将主要介绍HFmrEF的治疗策略。
纵观历史,神经激素拮抗剂是HFrEF患者药物治疗的基石,包括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还有两种神经激素调节剂也被证明对HFrEF患者有效,分别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以及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
后续试验表明,R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MRA和ARNI对HFpEF患者总体上无效,这些试验中HFpEF通常定义为射血分数≥40%或≥45%。索格列净是一种SGLT2–SGLT1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和心衰患者有效。目前在HFmrEF和HFpEF患者中正在进行恩格列净和达格列净的专门试验。
HFmrEF患者的治疗进展
尚无专门针对HFmrEF患者的干预性试验。观察性数据很少,不能证明有效性,只能提示可能对HFpEF和HFmrEF患者有益的干预措施。大型注册登记研究表明,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对HFmrEF患者有益。
HFmrEF患者中采用治疗HFrEF的药物使用率很高,因为这些药物具有治疗心衰患者常见危险因素和合并症的作用,例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和房颤。 HFmrEF患者的利尿剂使用率也很高,可能是为了缓解症状;无论射血分数如何,患者都需要使用利尿剂。在临床实践中,HFmrEF患者通常接受类似于HFrEF患者的治疗方案。 大部分患者可从HFrEF治疗方案中获益,此时通常应该继续治疗。
大多数随机对照试验采用的射血分数分界值为40%或45%,部分或全部属于HFmrEF类别。CHARM研究显示, 坎地沙坦降低了HFrEF或HFmrEF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的复合风险,但不能降低HFpEF患者的上述风险。将LVEF作为连续变量的样条分析中,显示坎地沙坦的疗效在射血分数较低时保持良好,但当射血分数增加到50%以上时疗效开始降低。在HFpEF患者中,当结局是复发事件而不是首次事件发生时,坎地沙坦治疗后心血管死亡或因心衰再次住院的风险降低25%。
PEACE试验的事后分析中纳入了患有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且射血分数正常或轻度降低的患者。结果显示,在HFmrEF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群多普利改善了患者生存率以及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复合终点,但并没有降低心血管死亡率和因心衰住院的风险。样条分析显示,当射血分数<55%时,螺内酯可以显著降低主要结局或因心衰住院的风险。因此,2020年12月,美国FDA支持 HFpEF患者使用螺内酯减低因心衰住院的风险,并且指出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患者可能获益。
一项对11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患者个体数据的荟萃分析证明, β受体阻滞剂对HFrEF或HFmrEF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有益,但对HFpEF患者无益。DIG试验的回顾性分析表明,地高辛治疗显著降低了HFrEF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或心衰住院率,但对HFpEF或HFmrEF患者则无益。样条分析再次证实了上述发现,当射血分数超过40%时,地高辛的治疗效果不明显。
2020年,PARAGON-HF试验纳入了射血分数≥45%的心衰患者。结果表明,缬沙坦对于射血分数≤57%(中位数)的患者有效。2020年,FDA扩大了缬沙坦的适应症,并指出预计射血分数低于正常值的患者获益最大。总而言之,数据表明, 在HFmrEF患者中可以考虑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MRA和缬沙坦。
近几年,出现了一些作用于替代途径的新型药物可以治疗心衰,研究证明其对HFrEF患者有效。三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了SGLT2抑制剂治疗心衰患者的疗效。EMPEROR-Reduced试验的恩格列净和DAPA-HF试验的达格列净显著降低了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住院风险。上述研究结果使人们对SGLT2抑制剂治疗HFmrEF和HFpEF的潜力抱有很大期望,目前正在EMPEROR-Preserved和DELIVER试验中进行研究。
支持在HFmrEF或HFpEF患者中使用SGLT2抑制剂的首个数据来自SOLOIST-WHF试验。因心衰恶化住院或近期出院的心衰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射血分数如何,都被随机分配至SGLT2-SGLT1抑制剂-索格列净组或安慰剂组。 在射血分数<50%或≥50的患者中,索格列净在降低心血管死亡、住院或急诊就诊风险方面的益处一致。
一部分HFmrEF患者是治疗后射血分数得到改善的HFrEF患者,对于此类患者, 现有数据支持长期继续HFrEF治疗方案,强烈反对在射血分数改善(或恢复)后停用神经激素拮抗剂。在TRED-HF试验中,一部分扩张型心肌病和射血分数恢复的患者停止了HFrEF治疗。停止治疗后,约40%的患者在6个月内出现了心衰复发,但未观察到死亡。然而,对于尚未接受HFrEF治疗但射血分数已恢复的患者,是否应在射血分数恢复后开始接受该治疗仍然未知。
目前尚无数据支持HFmrEF患者使用器械治疗。然而,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接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进行一级预防的患者,射血分数可改善至HFmrEF或HFpEF。SCD-HeFT试验的回顾性分析调查了在ICD植入后13个月内可以重新评估射血分数的患者。结果表明,在射血分数改善至>35%和射血分数持续≤35%的患者中,植入ICD带来的长期死亡率降低益处相似。现有证据表明,射血分数得到改善或恢复的患者,心律失常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会持续存在。
总结
总的来说,HFmrEF患者似乎对治疗HFrEF的药物有反应,但HFmrEF患者应该适当考虑药物的推荐强度和证据水平。目前正在进行的HFmrEF或HFpEF患者的药物临床试验,特别是MRA和SGLT2抑制剂,将为HFmrEF的未来治疗前景提供信息。
报道显示,在1945年开始大规模生产青霉素后的2年内,患者开始出现对青霉素的耐药,自那时起,众多抗生素都出现了耐药性。抗生素的滥用和过度使用是主要原因。如果不加以管理, 预计到2050年将有近1000万死亡是由于耐药感染。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对癌症患者的诊疗会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感染在癌症患者中很常见,他们依赖有效的抗生素来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癌症患者抗生素治疗无效会增加败血症发生率、败血症相关死亡率和败血症相关诊疗费用。英国最近的一项研究称,46%的肿瘤科医生担心,由于耐药性感染的出现,化疗将变得困难。
2021年9月21日,著名肿瘤学期刊《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影响因子:508.702)刊登了一篇文章,着重介绍了 抗生素耐药的ESKAPE病原体感染的管理和预防策略(ESKAPE是由数个细菌名称的首字母组成,包括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属)
抗生素耐药与癌症患者的结局
抗生素耐药对癌症患者有不利影响,因为癌症患者依赖抗生素来预防和治疗感染。随着现代癌症诊疗策略的成功,癌症患者的存活率有所提高,但目前的治疗方法仍然使得这些患者容易受到感染。Teillant等人的一项荟萃分析发现, 在化疗后感染中,26.8%的病原体对处方中的标准预防性抗生素方案存在耐药性。
多项研究表明,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对癌症患者的结局有广泛影响。Bodro等研究者报告说,与其他细菌病原体相比,耐抗生素的ESKAPE病原体感染的癌症患者,其菌血症(25% vs 9.7%)、转移性感染(8% vs 4%)和早期病死率(23% vs 11%)显著增加。与抗生素耐药性感染相关的风险因素包括 患者的合并症、先前的抗生素治疗、有导尿管和尿路感染源。
在109名接受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中,分析了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患者的30天总生存率。在由耐多药细菌(MDR)引起的感染患者中,生存率明显低于非MDR引起的感染患者。最近的许多研究支持 抗生素耐药与恶性血液肿瘤和实体瘤患者的不良结局存在相关性。在一家儿童三级医院开展的研究显示,2010年到2014年,在有血液恶性肿瘤且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患儿中,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感染相比碳青霉烯类敏感性感染,前者的菌血症持续时间更长(3.8天vs 1.7天)、入住ICU风险更高(44.4% vs 10.1%)、死亡率更高(33% vs 5.8%)。
预防抗生素耐药的策略
抗生素预防性使用是预防癌症患者在中性粒细胞减少情况下发生感染和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常见做法。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下,患者很容易出现发热(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提示可能存在感染。癌症患者中,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死亡率可高达11%,在严重败血症情况下可高达50%。
根据一些研究的结果, 预防性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可以减少发热、潜在感染、住院率和总死亡率。但这些益处必须与以下情况相平衡:接受长期抗生素的癌症患者有可能发生抗生素耐药性感染。既往使用过抗生素已被认为是一些癌症患者发生抗生素耐药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在肿瘤学领域, 对一些癌症患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预防的总体使用策略或持续时间仍然存在争议,因为一些研究显示,其并未能降低总体死亡率,并增加了耐药感染的发生率。
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的发生,为癌症患者或手术患者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了机会。美国癌症协会和NCCN为防止癌症患者感染提供了一些指导意见,包括教育患者和护理人员学习良好的日常实践,以防止感染的发生或早期发现感染。
需要关注的另一个领域是认识到抗生素耐药性存在着地域差异。对抗生素的耐药经常起源于一个地区,然后扩散到其他地区。例如,1987年在欧洲发现了耐万古霉素肠球菌,10年内,它已经占据美国住院患者中血液感染相关肠球菌的25%以上。Arcilla等人在201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1847名来自荷兰的旅行者中,有34.3%的人在国际旅行期间感染了ESBL肠杆菌,并有在家庭中传播的例子。
抗生素治疗所需的持续时间并不明确,在肿瘤学领域一直存在争议,导致抗生素疗程过长,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使用存在差异。应进行全面研究,制定明确的指南,确定抗生素的最佳使用时间,从而减少抗生素在肿瘤科的过度使用。例如,万古霉素就已被证明是不合适的经验性抗生物治疗处方。
美国传染病协会发布的发热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指南指出, 不建议将万古霉素作为发热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初始抗生素治疗方案。此外,这些指南还强调了在没有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情况下停用万古霉素的重要性。
当患者病情稳定或确定了致病菌后,应考虑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或停止使用。在不明原因的发热患者中,早期停止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已被证明是安全的,新出现的数据表明, 继续使用经验性抗生素直到中性粒细胞计数完全恢复是不必要的。在患有癌症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高风险患者中,抗生素降级和停药策略已被证明是可行的,可明显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抗生素管理
抗生素管理是指以最佳剂量和持续时间选择最佳的抗生素治疗,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感染的最佳临床效果,同时尽可能减小毒性,且对后续耐药性的影响最小。
抗生素管理对癌症患者和/或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尤为重要,这些人容易发生严重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需接受多个疗程的抗生素治疗。这些患者最有可能从抗生素管理中受益,因为既往使用过抗生素是发生抗生素耐药性感染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如上所述,抗生素耐药性感染的癌症患者比抗生素敏感性感染的患者预后更差。Rosa等人评估了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抗生素管理相关的患者结局,特别是血液恶性肿瘤和实体瘤患者的死亡率。研究表明, 坚持抗生素管理与患者死亡率降低存在相关性。然而,根据Pillinger等人在2020年发表的综述,癌症患者群体经常被排除在抗生素管理的研究之外,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不同管理策略对这一患者群体的广泛影响。
参考文献:
CA Cancer J Clin. 2021 Sep 21. doi: 10.3322/caac.21697.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卢秀玲,毕业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在某知名医学网站担任医学总编辑,负责过肿瘤、心血管、内分泌等多个频道的内容产出。
胆道癌是一组罕见的异质性和侵袭性上皮癌,包括 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胆道癌约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3%。由于大多数患者诊断时就已经处于晚期,胆道癌的预后相当差, 其5年生存率只有2%。
系统化疗一直是治疗晚期胆道癌的主要手段。3期随机试验ABC02研究确立了 吉西他滨+顺铂(GEMCIS)作为晚期胆道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GEMCIS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相比,显著改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GEMCIS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1.7个月,吉西他滨单药治疗组为8.1个月;GEMCIS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0个月,吉西他滨单药治疗组为5.0个月。
2019年,将GEMCIS+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作为晚期胆道癌一线治疗的2期试验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1.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9.2个月。后续的3期试验(SWOG 1815),将评估在GEMCIS基础上增加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是否能显著改善总生存期。
对于二线治疗,ABC06三期研究是首个显示晚期胆道癌使用GEMCIS后进行化疗有生存优势的随机试验。将mFOLFOX(改良的亚叶酸、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方案)+积极症状控制与单独积极症状控制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mFOLFOX+积极症状控制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6.2个月,而单独积极症状控制组为5.3个月。因此, mFOLFOX现被推荐用于GEMCIS进展后胆道癌的二线治疗。
随着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出现,已经发现了许多新的治疗靶点。在过去几年来,一些试验显示了晚期胆道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的益处。下文总结了晚期胆道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策略。
FGFR抑制剂
一些FGFR抑制剂已经被开发出来,并进行了临床试验。可逆的ATP竞争性FGFR抑制剂(如 德拉替尼、英菲格拉替尼和培米替尼)和不可逆的非ATP竞争性FGFR抑制剂(如 福巴替尼)显示出有希望的临床活性。德拉替尼是一种泛FGFR抑制剂,在一项2a期试验中,对29名携带FGFR2基因融合的肝内胆管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7个月。在有FGFR2突变或扩增的患者或缺乏FGFR基因突变的患者中没有观察到疗效。
尽管FGFR抑制剂显示出了很好的临床活性,但也会出现 获得性耐药。在Goyal等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对4名接受英菲格拉替尼治疗的FGFR2融合阳性肝内胆管癌患者进行了进展前后的肿瘤组织测序和循环肿瘤DNA分析,结果显示,在病情进展时,循环肿瘤DNA分析显示出现了新的FGFR2激酶突变。
IDH抑制剂
这类药物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艾伏尼布,这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IDH1突变抑制剂,在一项针对73名以前接受过治疗的IDH1突变的胆道癌患者的1期试验中,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3.8个月。在后续的3期ClarIDHy试验中,纳入了晚期、不可切除的IDH1突变型胆道癌患者,以前接受过一到两种治疗,被随机分配(2:1)接受每日口服艾伏尼布 500mg或安慰剂,共有187名患者入组。
结果显示,艾伏尼布的ORR为2.4%,疾病控制率为50.8%。艾伏尼布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2.7个月)比安慰剂(1.4个月)长。艾伏尼布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0.3个月,安慰剂为7.5个月。艾伏尼布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是恶心(38%)、腹泻(32%)和疲劳(28%)。 与安慰剂相比,艾伏尼布作为二线治疗显示了无进展生存期的显著改善和更高的总生存期,并被NCCN指南推荐用于IDH1突变型胆道癌的二线治疗。
RAS-RAF-MEK-ERK通路
RAS-RAF-MEK-ERK通路的上调在胆道癌研究中经常被描述,导致肿瘤细胞增殖和分化。据报道,胆道癌中激活KRAS突变的发生率约为9-40%,KRAS突变在胆囊癌中较少见(7-8%)。关于BRAF突变,大型研究表明,BRAF V600E突变主要见于肝内胆管癌,发生率为3-5%。就预后而言,KRAS和MAPK-ERK通路突变与预后不良相关。尽管KRAS突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但正如在其他实体瘤中所看到的那样,针对这一靶点仍然是一个挑战。 针对BRAF和MEK靶点的药物已显示出一些前景。
在维罗非尼治疗BRAF V600突变的非黑色素瘤患者的2期试验中,有8名胆道癌患者入组,其中有1名获得了持续1年以上的部分缓解。司美替尼是一种MAPK抑制剂,在ABC04 1b期试验中与GEMCIS方案联合治疗晚期胆道癌,在入组的28名患者中,有3名患者被证实有部分缓解。
比美替尼也是一种MEK抑制剂,在一项1b期研究中与卡培他滨联合进行了测试,34名入组的晚期胆道癌患者以前接受过吉西他滨治疗,结果显示,ORR为20.6%,疾病控制率为76.5%。55.9%的患者病情稳定,其中68.4%的患者病情稳定时间超过12周。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7.8个月。
BRAF和MEK抑制剂的双重抑制策略也进行过评估。在2期多中心ROAR试验中,43名BRAF V600E突变的晚期胆道癌患者接受了达拉非尼+曲美替尼的治疗。经过10个月的中位随访,研究者评估的ORR为5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3.5个月。因此, 达拉非尼+曲美替尼的BRAF和MEK双重抑制对BRAF V600突变的晚期胆道癌显示出明显的临床活性,可考虑按照NCCN指南的推荐用于后续治疗。
靶向HER2治疗
HER2基因扩增或过表达见于3-19%的胆道癌患者。与肝外胆管癌(11%)和肝内胆管癌(3%)相比,HER2基因扩增或过表达在胆囊癌中更常见。在预后方面,HER2突变与生存率较差相关。一些针对HER2的靶向疗法已经在临床试验中得到了评估, 拉帕替尼+吉西他滨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活性,但在两项单臂2期试验中,对于未经选择的晚期胆道癌患者没有显示出临床活性。
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联合治疗HER2阳性的晚期胆道癌,是在一项2a期研究中进行的。39名有HER2扩增、HER2过表达或两者都有的患者被纳入研究,他们之前接受过治疗。在8.1个月的中位随访期中,显示出ORR为23%,疾病控制率为51%。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0.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0.9个月。
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肌梗死后生存率的提高以及心衰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率改善,心衰患病人数在不断上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是心力衰竭诊断、预后和治疗决策的主要指标,通常通过超声心动图进行测量。
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指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定义为LVEF<40%;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定义为LVEF≥50%, 射血分数中间型心衰(即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HFmrEF)定义为LVEF 41%-49%。下文将主要介绍HFmrEF的治疗策略。
纵观历史,神经激素拮抗剂是HFrEF患者药物治疗的基石,包括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还有两种神经激素调节剂也被证明对HFrEF患者有效,分别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以及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
后续试验表明,R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MRA和ARNI对HFpEF患者总体上无效,这些试验中HFpEF通常定义为射血分数≥40%或≥45%。索格列净是一种SGLT2–SGLT1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和心衰患者有效。目前在HFmrEF和HFpEF患者中正在进行恩格列净和达格列净的专门试验。
HFmrEF患者的治疗进展
尚无专门针对HFmrEF患者的干预性试验。观察性数据很少,不能证明有效性,只能提示可能对HFpEF和HFmrEF患者有益的干预措施。大型注册登记研究表明,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对HFmrEF患者有益。
HFmrEF患者中采用治疗HFrEF的药物使用率很高,因为这些药物具有治疗心衰患者常见危险因素和合并症的作用,例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和房颤。 HFmrEF患者的利尿剂使用率也很高,可能是为了缓解症状;无论射血分数如何,患者都需要使用利尿剂。在临床实践中,HFmrEF患者通常接受类似于HFrEF患者的治疗方案。 大部分患者可从HFrEF治疗方案中获益,此时通常应该继续治疗。
大多数随机对照试验采用的射血分数分界值为40%或45%,部分或全部属于HFmrEF类别。CHARM研究显示, 坎地沙坦降低了HFrEF或HFmrEF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的复合风险,但不能降低HFpEF患者的上述风险。将LVEF作为连续变量的样条分析中,显示坎地沙坦的疗效在射血分数较低时保持良好,但当射血分数增加到50%以上时疗效开始降低。在HFpEF患者中,当结局是复发事件而不是首次事件发生时,坎地沙坦治疗后心血管死亡或因心衰再次住院的风险降低25%。
PEACE试验的事后分析中纳入了患有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且射血分数正常或轻度降低的患者。结果显示,在HFmrEF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群多普利改善了患者生存率以及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复合终点,但并没有降低心血管死亡率和因心衰住院的风险。样条分析显示,当射血分数<55%时,螺内酯可以显著降低主要结局或因心衰住院的风险。因此,2020年12月,美国FDA支持 HFpEF患者使用螺内酯减低因心衰住院的风险,并且指出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患者可能获益。
一项对11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患者个体数据的荟萃分析证明, β受体阻滞剂对HFrEF或HFmrEF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有益,但对HFpEF患者无益。DIG试验的回顾性分析表明,地高辛治疗显著降低了HFrEF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或心衰住院率,但对HFpEF或HFmrEF患者则无益。样条分析再次证实了上述发现,当射血分数超过40%时,地高辛的治疗效果不明显。
2020年,PARAGON-HF试验纳入了射血分数≥45%的心衰患者。结果表明,缬沙坦对于射血分数≤57%(中位数)的患者有效。2020年,FDA扩大了缬沙坦的适应症,并指出预计射血分数低于正常值的患者获益最大。总而言之,数据表明, 在HFmrEF患者中可以考虑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MRA和缬沙坦。
近几年,出现了一些作用于替代途径的新型药物可以治疗心衰,研究证明其对HFrEF患者有效。三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了SGLT2抑制剂治疗心衰患者的疗效。EMPEROR-Reduced试验的恩格列净和DAPA-HF试验的达格列净显著降低了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住院风险。上述研究结果使人们对SGLT2抑制剂治疗HFmrEF和HFpEF的潜力抱有很大期望,目前正在EMPEROR-Preserved和DELIVER试验中进行研究。
支持在HFmrEF或HFpEF患者中使用SGLT2抑制剂的首个数据来自SOLOIST-WHF试验。因心衰恶化住院或近期出院的心衰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射血分数如何,都被随机分配至SGLT2-SGLT1抑制剂-索格列净组或安慰剂组。 在射血分数<50%或≥50的患者中,索格列净在降低心血管死亡、住院或急诊就诊风险方面的益处一致。
一部分HFmrEF患者是治疗后射血分数得到改善的HFrEF患者,对于此类患者, 现有数据支持长期继续HFrEF治疗方案,强烈反对在射血分数改善(或恢复)后停用神经激素拮抗剂。在TRED-HF试验中,一部分扩张型心肌病和射血分数恢复的患者停止了HFrEF治疗。停止治疗后,约40%的患者在6个月内出现了心衰复发,但未观察到死亡。然而,对于尚未接受HFrEF治疗但射血分数已恢复的患者,是否应在射血分数恢复后开始接受该治疗仍然未知。
目前尚无数据支持HFmrEF患者使用器械治疗。然而,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接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进行一级预防的患者,射血分数可改善至HFmrEF或HFpEF。SCD-HeFT试验的回顾性分析调查了在ICD植入后13个月内可以重新评估射血分数的患者。结果表明,在射血分数改善至>35%和射血分数持续≤35%的患者中,植入ICD带来的长期死亡率降低益处相似。现有证据表明,射血分数得到改善或恢复的患者,心律失常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会持续存在。
总结
总的来说,HFmrEF患者似乎对治疗HFrEF的药物有反应,但HFmrEF患者应该适当考虑药物的推荐强度和证据水平。目前正在进行的HFmrEF或HFpEF患者的药物临床试验,特别是MRA和SGLT2抑制剂,将为HFmrEF的未来治疗前景提供信息。
参考文献:
Nat Rev Cardiol. 2021 Sep 6;1-17.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姚佑楠,就读于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医院。从事心力衰竭相关工作,研究方向为心衰管理、质量控制以及药物经济学。
多发性骨髓瘤的引起可能和遗传因素、年龄、免疫系统异常、某些化学物质和环境因素等有关。
以上因素只是一些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发生相关的因素,但并不是直接引起多发性骨髓瘤的原因。具体的发病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若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肿瘤学专家。
多发性骨髓瘤肾衰竭可能是由于肿瘤压迫、蛋白质漏出、肾小球基底膜受损等导致肾脏功能受损。
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血液透析、移植治疗等方法治疗。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衰竭需要一个综合的治疗计划,建议由专业的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冷凝集素病是一种罕见的免疫系统疾病,其特征是血液中存在异常的冷凝集素蛋白。一般可分为原发性冷凝集素病、继发性冷凝集素病、混合型冷凝集素病等。
1.原发性冷凝集素病:原发性冷凝集素病是指冷凝集素产生的原因不明确,通常与其他免疫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
2.继发性冷凝集素病:继发性冷凝集素病是由其他疾病(如慢性感染、肝病、结缔组织病等)引起的,这些疾病导致冷凝集素的产生和沉积。
3.混合型冷凝集素病:混合型冷凝集素病是指同时存在冷凝集素和温度敏感的自身抗体,通常是类风湿因子引起。
冷凝集素病可导致紫癜、皮肤溃疡、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的出现,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可以通过心理疗法、物理疗法、骨强化剂、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方法进行缓解。
面对疼痛和疾病的挑战,心理支持和心理疗法可以帮助减轻焦虑和抑郁,提高生活质量;
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按摩和理疗等,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改善肌肉紧张;
骨强化剂,如二磷酸盐类药物(如琥珀酸盐)、钙和维生素 D 等,可以帮助增强骨骼结构,减少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从而减轻疼痛;
医生通常会开具止痛药物,如非处方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处方的镇痛药,如阿片类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疼痛;
放射治疗可以用于局部控制骨痛,减轻疼痛症状。放射治疗通过照射病变部位,减轻瘤细胞对骨骼的侵蚀,从而缓解疼痛。每个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治疗需求是不同的。
因此,建议与医生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若正在经历多发性骨髓瘤疼痛,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更详细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骨髓瘤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其肺转移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一旦出现肺转移,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1. 呼吸系统症状:肺转移瘤的早期呼吸系统症状往往较轻或不存在。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痰中带血、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如果转移发生在肺间质,患者可能只有轻微的呼吸困难;如果转移位于支气管内膜,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
2. 其他症状:肺转移瘤也可能引起其他症状,如发热、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这些症状可能与原发骨髓瘤的症状相混淆,导致误诊。
3. 检查与诊断:对于疑似肺转移瘤的患者,医生会进行一系列检查,如胸部CT、MRI、骨扫描等,以明确诊断。
4. 治疗方案:针对肺转移瘤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5. 日常保养: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
6. 就医建议:如有相关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以便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骨髓瘤,一种由浆细胞恶性增殖引起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将围绕骨髓瘤的成因展开探讨,帮助大家了解这一疾病。
首先,电离辐射是骨髓瘤的重要诱因之一。长期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的人群,如核能工人、放射治疗师等,应加强防护,定期体检。
其次,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苯类化合物、有机溶剂等污染物质,以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都可能诱发骨髓瘤。因此,改善生活环境,减少接触有害物质,对于预防骨髓瘤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病毒感染也是骨髓瘤的诱因之一。8型疱疹病毒感染与骨髓瘤的发病密切相关。加强免疫力,预防病毒感染,也是预防骨髓瘤的重要措施。
遗传因素在骨髓瘤的发病中也起到一定作用。有家族史的人群应提高警惕,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疾病。
目前,骨髓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同时,注意饮食营养,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疾病恢复。
总之,了解骨髓瘤的成因,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已患病患者,及时就医,积极治疗,才能战胜病魔。
我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仿佛世界都在向我微笑。可我的心却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无法呼吸。多发性骨髓瘤,这个词在我脑海中回荡,像一只恶魔,时刻提醒我它的存在。
我坐在京东互联网医院的虚拟诊室里,面对着屏幕上的医生,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恐惧。医生的话语像一把利刃,刺痛了我的心:“暂时给予止痛药,吗啡缓释片。”
我知道这只是暂时的缓解,我的病情依然严重。每天晚上,骨头的疼痛都会让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有时候,我甚至会想,如果我能像其他人一样健康,该多好。
但我不能放弃。医生建议我口服沙利度胺试试,我也曾用过硼替佐米,效果很好。可现在,我的病情似乎已经超出了这些药物的控制范围。
我问医生是否有其他效果很好的止疼药,医生说最好的是吗啡类,但我知道这类药物的副作用很大,不能长期使用。唉,生活真是一场无尽的挣扎。
我开始思考,除了药物,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缓解我的疼痛?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讲述了肾虚腰痛的缓解方法。也许,我可以试试这些方法,看看能不能对我的病情有所帮助。
我决定去尝试一下。每天早上,我会做一些简单的瑜伽,放松身体,缓解压力。晚上,我会泡一杯热水,加入一些中药材,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善我的肾功能。
虽然这些方法不能根治我的病,但它们至少让我感觉到自己在做些什么,能够对抗这场病魔。每当我感到绝望时,我就会想起医生的话:“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我知道,我的路还很长,但我不会放弃。因为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我会战胜这场病魔,重新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啊?如果有,希望我们可以互相支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那天,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心中充满了焦虑。我是一名居住在北京西城区的普通上班族,最近一直感觉身体不适,尤其是腰部疼痛,让我无法正常工作。
在等待的过程中,我紧张地翻看着手中的检查报告。医生***微笑着向我走来,温和地询问了我的病情。他耐心地听我讲述症状,然后仔细地查阅了我的检查报告。
医生***告诉我,我的片子显示并非肿瘤,而是可能存在骨髓水肿。听到这个消息,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他解释说,骨髓水肿通常不是感染性炎症,如果症状基本消失,可以先观察2-3个月后复查核磁。
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让我深感安慰。他没有给我开任何药物,只是建议我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他还告诉我,血沉和CRP这些指标都很正常,没有发烧的症状,所以可以排除感染的可能。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深厚的专业知识,以及对于患者的关心和尊重。他不仅详细解答了我的疑问,还针对我的具体情况给出了个性化的建议。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的病情果然有所好转。我深深感激京东互联网医院和医生***,是他让我重新找回了健康和快乐。
那天,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心中满是焦虑。我的病情让我无法外出,只能通过网络寻求帮助。医生***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症状,并详细查看了我的病例。
当我告诉医生我的主要症状是胸部疼痛时,他立刻给出了专业的诊断——多发性骨髓瘤。这个名词对我来说陌生而可怕,但医生却用平静的语气为我解释了病情和治疗方案。
医生告诉我,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需要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他还详细介绍了常用的治疗药物,如硼替佐米、地塞米松等,并为我推荐了适合我的治疗方案。
在得知我的经济状况后,医生建议我可以口服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这两种药物都可以报销。他还提醒我,这些药物都是针剂,需要医生护士注射。
在询问了我之前的检查项目后,医生告诉我,根据血象决定是否一直用药及何时暂停一下。这让我对病情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治疗充满了信心。
整个问诊过程,医生***始终保持着耐心和细致,让我感受到了他的专业和关爱。虽然隔着屏幕,但我能感受到他的温暖。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让我在家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
近年来,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其中,多发性骨髓瘤(MM)作为一种罕见的血液恶性肿瘤,其治疗手段有限,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攻克这一难题,全球医药企业都在积极研发新的治疗药物。本文将为您介绍一种备受关注的抗癌新药——达尔塔木单抗(Daratumumab)。
达尔塔木单抗是由丹麦制药公司Genmab研发的一款新型抗癌药物,主要针对多发性骨髓瘤。该药物通过靶向作用于肿瘤细胞表面的CD38分子,阻断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从而达到抑制肿瘤发展的目的。目前,达尔塔木单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据悉,美国强生公司旗下的Janssen Biotech公司近日斥资11亿美元收购了Genmab公司,获得达尔塔木单抗在全球范围内的相关权力。这将有助于加快达尔塔木单抗的研发进程,并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起源于骨髓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肿瘤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患者常出现骨痛、贫血、感染等症状。目前,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疗效不佳、副作用大等。
达尔塔木单抗的出现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该药物具有以下优势:
除了多发性骨髓瘤,达尔塔木单抗还被应用于其他肿瘤的治疗,如急性髓性白血病等。未来,随着该药物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有望为更多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总之,达尔塔木单抗作为一种新型抗癌药物,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潜力。相信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多像达尔塔木单抗这样的抗癌药物将会问世,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那天,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心情沉重。我是一位来自重庆沙坪坝区的患者,一直饱受多发性骨髓瘤的困扰。我预约了血液科的一位专家进行线上问诊。
医生***非常亲切,他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详细了解了我在之前的化疗过程中所使用的药物和治疗方案。我告诉他,我之前一直服用沙利度安胶囊,化疗过两次,出院后继续服用沙利度铵。医生***认真分析了我的检查结果,指出麻木感可能是马尾神经受压迫或沙利度胺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面对我的疑问,医生***详细解释了治疗方案。他告诉我,CD38单抗可以尝试,但沙利度胺不建议使用,并建议我到血液科进行正规化疗。虽然我因为年纪大而不愿进行化疗,但医生***还是耐心地为我分析了病情,并告诉我,目前只有化疗这一条路可以尝试。
医生***还提到了一种名为乌苯司美的药物,我曾服用过,但出院后医院并未开具。医生***解释说,乌苯司美是一种增生免疫力药物,对麻木感没有缓解作用。最后,他为我开具了弥可保等营养神经药物,并告诉我乌苯司美不需要配合服用。
整个问诊过程,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让我深受感动。尽管治疗方案并不乐观,但他的专业和关心让我感到温暖。我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寻求更专业的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与白血病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深入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特点,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这一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浆细胞是负责产生抗体的细胞。当浆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就会形成异常的骨髓瘤细胞,导致一系列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等。由于症状与普通背痛相似,容易被误诊,导致疾病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放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药物治疗以硼替佐米等药物为主,放疗可以缓解骨痛等症状。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与多发性骨髓瘤相比,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肿瘤。白血病患者可出现贫血、感染、出血等症状。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方法是化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提高治愈率。
多发性骨髓瘤和白血病虽然都属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但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存在显著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患者及时诊断、治疗,提高生存率。
为了预防多发性骨髓瘤,建议大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定期进行体检。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治疗。
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作为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患者和家属在寻求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一些非主流的治疗方法,其中,穿山甲粉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关于穿山甲粉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说法,医学界并不认同。传统观念认为,穿山甲具有活血化瘀、通经下乳、消肿排脓的功效,但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却发现穿山甲的鳞片中可能含有一些有毒元素。更重要的是,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有可能是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因此,使用穿山甲粉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存在潜在风险。
那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目前,化疗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手段,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症支持治疗。此外,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调节剂,如硼替佐米、卡非佐米、沙利度胺等,也被广泛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对于部分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
专家提醒,患者切勿盲目相信穿山甲粉等非主流治疗方法,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来说,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也是战胜病魔的关键。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等。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减少感染风险。同时,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面对多发性骨髓瘤这一疾病,患者和家属要保持理性,选择正规的治疗方法,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相信在科学的治疗和良好的心态下,患者一定能够战胜病魔,重拾健康。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性骨髓瘤的几种确诊方法,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多发性骨髓瘤的确诊方法
1.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初步手段。在血常规检查中,医生会关注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指标。早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红蛋白减少,但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晚期患者则可能出现三系减少的情况。
2. 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穿刺检查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方法。通过骨髓穿刺,医生可以观察到骨髓细胞的变化,如浆细胞增多、骨髓瘤细胞等。此外,骨髓穿刺还可以检测骨髓瘤细胞的遗传学特征,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3. 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尿蛋白阳性、血尿等症状。
4.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X光、CT、MRI等,可以帮助医生观察骨骼、软组织等部位的病变情况。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判断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侵犯范围。
5. 免疫固定电泳
免疫固定电泳是一种检测血清和尿液中M蛋白的方法。M蛋白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性指标,通过免疫固定电泳可以判断M蛋白的类型和浓度。
二、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
1.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以调整阴阳、扶正祛邪为原则,通过中药、针灸等方法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部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如孤立性浆细胞瘤、骨髓瘤合并溶骨性病变等。手术可以切除肿瘤、减轻症状。
3. 放化疗
放化疗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方法。放疗可以缩小肿瘤、减轻症状;化疗可以杀灭肿瘤细胞、延长生存期。
三、多发性骨髓瘤的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
2. 注意饮食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3. 定期复查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