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健康”是怎样一种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羸弱,而是体格、精神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健康状态。
可见,「精神心理」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心理状态是如何左右健康的。
受访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 陆林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 孙洪强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四科主任 陈景旭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表示,临床上有20%左右的疾病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但很多都被当成了躯体疾病来治。
心理有问题不总表现在心上。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约70%以上的心理障碍会“攻击”身体器官,其中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皮肤是“替罪羔羊”的前三甲。
陆林分享了两个真实的病例:
一位男性时常觉得喘不上气,呼吸随时要停止,不敢在家睡觉,住在医院门口的招待所,准备随时接受抢救。他说,只要看到急诊室的灯光和救护车,心里就能平静些。
还有一位女性患者,总觉得胃不舒服,在北京几家大医院看了一通,先后做了20次胃镜,检查资料厚厚一沓,都没发现问题,可就是觉得难受。
这两位病人都有“躯体化障碍”,属于精神心理疾病范畴,再看多少个呼吸科和消化科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关乎生活质量,多项研究表明,它也是延长寿命的重要因素。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的研究人员对1.2万名18岁以上的参与者,进行了18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
在研究开始时心理健康状况非常好的人,比心理状况不佳的人,寿命平均长4.7个月。
在排除了吸烟、酗酒、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慢性病等因素之后,那些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人,18年后的全因死亡风险也高出了14%。
今年2月,发表在著名精神医学期刊JAMA Psychiatry(《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一项长达45年的研究发现,早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导致中年身体疾病多发并加速衰老。
预防精神疾病、监测精神疾病患者的衰老迹象,有助降低疾病发生率,甚至延长健康寿命。
怎样的状态才属于心理健康?虽然目前存在不同的观点,但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是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十个标准:
如果你经常处于这样的状态下,那就是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都相处得非常和谐、愉悦。
■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承受生活中挫折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 5.适度地接受个人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 10.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院长傅春胜表示,以下迹象可能是心理问题发出的报警信号:
职场压力、育儿焦虑、各行各业的竞争……催生了现代人更多的紧张、焦虑、抑郁。针对常见的心理障碍,心理学家分别给出了破解方案:
焦虑倾向
“很担心接下来的事情处理不好”,是焦虑症患者常见的状态。
短暂的焦虑让我们意识到身边有“威胁”,对人的发展有益。过度和持久的焦虑,可能引发焦虑症,出现躯体症状如疼痛、气短、恶心、消化不良等。
建议:
有焦虑倾向的人,注意养成规律的工作、生活作息,尽量减少不确定性,给自己建立“安定感”。
其中合理管理时间尤为重要,有助减轻拖延带来的紧迫感、无力感,安排好时间能帮人井井有条、从容不迫。
失误差错也会造成焦虑感,平时不妨减少冲动行为,或许能从源头上避免焦虑。
抑郁障碍
抑郁症与通常的情绪波动不同,患者有典型“三低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降低、精力降低。
抑郁症的诊断,需要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医生和患者当面沟通,再配合一些心理问卷测评综合诊断,并非符合几条症状就算是抑郁症了。
建议:
7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可以治愈,如果确定是抑郁症,需要接受专业的治疗,包括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经颅磁刺激等物理干预。
对很多人来说,运动可以有效改善抑郁情绪。有研究证明,正念冥想是一种有效改善抑郁障碍的方法。
可以试着向朋友倾诉,别把事情总憋在心里。让自己忙起来,去户外散散步,也可以做些家务。
尝试不去为睡不好而担心,即使不能入睡,躺下来让身体休息一下都是有益的。
失眠障碍
失眠≠失眠障碍,健康人偶尔也会失眠。但如果出现以下三种表现,就需要去精神心理科判断是否为“失眠障碍”:
“睡不着”,入睡时间大于30分钟;“睡不好”,容易醒;“醒得早”,醒后30分钟难以入睡,持续3个月。
建议:
入睡难时,睡前1小时不剧烈运动,不抽烟喝酒;每天固定入睡、起床时间,培养睡眠节律,周末也不例外;午睡别太久,20分钟即可。
睡不香时,室温控制在20℃~24℃,低于18℃容易醒;盖厚一点的被子;试试裸睡;床别太软,以免身体下陷醒后更累。
醒得早时,卧室要安静,窗帘要遮光;睡前泡泡脚;睡前别喝太多水,减少起夜;白天多做一些运动;多晒太阳,积累天然的褪黑素。
双相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变化十分极端:开心时很自信和兴奋,伤心时会很绝望,一会像冰一会像火。
建议:
有规律的睡眠和活动对患者的恢复尤其重要。
很多双相患者有很强的成就动机,而成就动机会造成压力。这就需要患者学会修正成就目标,让目标变得切实可行。
患者的家属、朋友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呵护,让他们有信心去恢复情绪与重建人际网络。
一个人哪怕躯体存在残障,但只要精神心理健康,就能摆脱痛苦,活得有价值、有意义。相反,即使物质生活丰富,但天天焦虑,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从今天起,像关注血压、血糖一样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吧。
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明明自己已经很累了,但还是加班加点帮同事弄好了PPT。
明明自己不能吃辣,可为了让朋友开心,每一顿饭都硬着头皮吃下去。
明明是对方的错误,你却总是在自己身上挑毛病。
而这,就是讨好型人格!
当一个人总是在成全别人,委屈自己的时候,正是「讨好型人格」在作祟。
有人说:「过度追求别人认可是有风险的,那个被人喜欢的自己会覆盖一个真实的自己。」
诚然,一味屈尊去讨好别人,并不会得到对方的爱和理解,反而会拖垮自己的人生!
小琴曾有一段痛苦的经历。
在她24岁那年爱上了一个男孩,近乎疯狂。她向男生告白,希望对方能够给自己一个机会。
然而那个男生却向她提了一个要求:你减减肥吧,要是瘦下来了,我就考虑和你在一起。
就因为这一句话,小琴开始拼命地减肥,每天都吃不饱饭,越是饿,心情就越是低落,她变得越来越不开心了。
后来在一次聚会中,男生在游戏时抱起了其他的女孩。
小琴羡慕地问:我要瘦到多少斤,你才能抱我呢?男孩轻飘飘说了个数字:100吧。
为了达到男孩心里的标准,她努力了不止一年,可即便这样,也还是没能做到让喜欢的人满意。男生依然不爱她,小琴从那之后也变得越来越自卑。
所以说,我们真的没有必要为了满足别人,而困住自己。
讨好型人格的背后,其实就是一种人际关系的不对等。当你把自我的价值,建立在他人对你的认可上面时,就会变得内耗,失去自信。
越是讨好对方,就越是无法对别人的要求说「不」;越是渴望对方的认可,就越是会自降底线,过度付出。
对方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让你觉得焦虑,甚至内疚。
不得不说,人一旦陷入讨好型人格的怪圈中,真的很难自洽。
在现实生活中,讨好型人格有很多的表现形式。
讨好型人格的表现
● 很难向别人表达自己的需求
在人际交往中,总是将他人的感受放到第一位,总是服务于他人的情绪。即便自己已经感到并不开心了,却无法开口和对方挑明。
换句话说,就是表面上无法拒绝别人,内心里无法接受自己。
他们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想让对方失望。
● 更倾向于附和别人的观点
讨好型人格的人,很少有主见。
每当身边人提出一个观点的时候,他们总是会随声附和。
而当对方问他的想法时,回答经常是:我觉得你说得对,听你的吧。
他们甘愿被打磨,追求所谓的「圆滑世故」,去讨好、去取悦别人,误以为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高情商」,殊不知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失去了自我。
● 总是害怕得罪人
由于内心敏感,讨好型人格的人,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都会犹豫再三,陷入一种自我挣扎的死循环中。
很多时候,对方一句不经意的话,都会让TA焦虑很久。
我今天这么做是不是惹她生气了?
她不会以为我是那样的人吧?
很多讨好型人格的人,都只能通过他人的支持和肯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与有求于人的「讨好」区分
这与「有求于人」的讨好,是大相径庭的。
细想一下,当我们有求于人时,首先内心是认可自己的。而他人的支持,最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我们承认他人的优秀,却不会因此怀疑自己的能力,更不会急于证明自己。
这个时候的「讨好」,只是为了办成一件事而已。
博士马丁纳曾说「我生命里的最大突破之一,就是我不再为别人对我的看法而担忧」。
讨好型人格的人,都要慢慢学会:为自己而活!
我们终其一生,要寻找的都是一个灵魂更加丰满,精神更加自由的自己。我们并没有必要去满足所有人的期待。
学会「课题分离」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理念:把问题看作两部分,一部分是我自己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和我的行为态度有关,也是自我的责任;而另一部分则是别人的。
原则:我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讨好型人就会在关系中过度承担责任,当然也有隐含的愿望:「请你爱我」、「不要伤害我」甚至「像我对你一样对我」。
然而对方往往不会接这样的隐含性的愿望或者说课题的。
所以讨好型人格的人开始对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负责吧,先从课题分离开始吧。
获得「自私」的勇气
● 不随意妥协
不随意妥协也就意味着要勇敢地拒绝,当他人提出了一个无理的要求时,请勇敢地说「不」。
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把对自己负责放在第一位,就可以慢慢树立起你的心理边界,也让人家知道你是有边界和底线的人。
但若是不习惯将自己的需求讲出口,或是无法清晰的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就会让我们产生退缩感,从而拒绝沟通,再次妥协。
有效的沟通对于我们日常的人际交往、情感维系起着重要的影响。在生活中你的沟通能力如何?是否可以清晰表达所想,让别人理解?可以点击下图,测一测你的沟通能力。真正了解自己,才能发现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提升和改善。
只有不断提升沟通能力,学会合理的表达内心的感受与需求,让对方清楚你的底线在哪里,下次才不会再轻易冒犯。
你越是有态度,对方就越是会尊重你。
● 加强自我认可
别人眼中的你,并不是完整的你,重要的是,你该如何看待你自己。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请发掘出自己的优势,并珍视自己的可贵之处吧。
当你足够认可自己,慢慢的自我认知就不再依赖与外部评价了,也不再活在他人的期待里了,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期待而活。
很多时候矫枉过正也没关系,别怕自己太「自私」,只是一个找到自己的过程。
古语有言:防微杜渐,遏难于未发。
在孩子的幼年时期,就应该避免养成讨好型人格,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期待寄托在孩子身上。
孩子从小就背负了父母家人的期待和愿望,被教育成要满足所有人期待的「好孩子」。
他们就会压抑自己的需要,也会因「做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内疚,认为这是自私的。
在日常生活中,多鼓励孩子
很多家庭里都有一个被忽视的孩子,因为想要被看到、被认可,而努力的讨好父母。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多认可孩子,多子女家庭也要尽量去看到每一个孩子的独特的优点。
发自内心的给于认可和鼓励
对于家长来说,一句口头上的鼓励,其实并没有太困难。而且这个举动,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正向的激励,会让孩子形成正能量的做事方式,在以后的人生中,不至于自怨自艾。
多给孩子一些创造的空间
每当孩子提出一些新鲜想法时,请尽量创造一些空间,帮孩子圆梦。
头脑越是灵活的孩子,思想就越是进步。长大以后,他们不会人云亦云,没有主见。
多去看书,多观世界
讨好型人格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认为别人很好,自己却不够好。
因此,请在孩子的少年时期,就带领着他开拓视野,丰富见识吧!
请让孩子知道,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是绝对高级的,不必因此自卑。
摆脱讨好型人格,其实就是一个慢慢寻找自己,认可自己的过程。如果你觉得摆脱讨好的模式难以做到,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不再逃避内心的痛苦,获得真实的自己。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谓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身边就会伴随着什么样的人。
案例:我的来访者瑶瑶,一位大三的学生,哭着对我说:“我不知道我哪里做得不好,从小到大,总是有人喜欢处处跟我做作对。”
瑶瑶是个特别爱学习的女孩,高中的时候,坐她后面的一位女同学,总喜欢把桌子往前面挪,瑶瑶忍了她一段时间,后面忍不住了,她告诉后桌,自己的位置已经够窄了,再往前挪都坐不下人了。可是对方却说她自己长那么胖,怪谁?
在寝室里,瑶瑶每天是学习得最晚的,她也怕打扰到其她同学的休息,所以把灯光调得很暗,可是室友却说瑶瑶的台灯影响到她们休息了。瑶瑶见室友这样说自己,只好乖乖上床睡觉。
进入大学,瑶瑶本以为可以摆脱过去的影响,重新开始新生活,不料,遇到的室友一样处处针对她,很莫名其妙,明明不是她的错,总是将所有的错误怪罪于她。
瑶瑶说:“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不管我到哪里,总是有人看我不顺眼,处处与我作对,我真的觉得很心烦!”
当我了解瑶瑶的家庭时,她说自己的父亲是个很大方的人,可是不管他怎么对别人好,别人不会以同样的方式对他,父亲基本上在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总是吃亏的那个人。
而她的母亲,自私、冷漠,对家庭不管不顾,家里很多事情都是父亲一个人管。她很讨厌自己的母亲,她说母亲从来都是只管自己,下班后就是与同事出去玩,没有做过一顿饭,她说母亲不负责任,母亲却说:“我生你养你,一天还要上班,我这么累,你不应该给我做饭吗?”
瑶瑶觉得母亲也挺不容易的,自己只好像父亲一样,学会隐忍母亲的缺点,可是又为父亲打抱不平,希望自己不要像父亲一样,只会隐忍。
从瑶瑶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中可以发现,她习惯忍受母亲对自己的指责,包容母亲,像她父亲一样,不与他人起争执,遇到问题自己一个人承受。
她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也沿袭到了她以后的人际关系中,习惯忍受对方对自己的指责,并且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哪怕自己吃亏,也隐忍着自己的不满。
瑶瑶的问题其实就是原生家庭模式给她的影响,她在自己的人生当中,重复了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哪怕她自己不愿意,却很少能避免。
一百多年前,精神分析流派的鼻祖佛洛伊德,从孩子的行为观察和研究中发现,孩子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者快乐的事件之后,会在以后不自觉地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以便体验同样的情感。佛洛伊德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强迫性重复。
比如,大多数小孩子都会喜欢把玩具仅仅抱在怀中,这是用来抵抗母亲不在时候的焦虑,让自己安心。
但是,我们也常看见,孩子会把玩具反复丢出去,然后大哭。闹着要把玩具要回来,然后再丢出去,接着再要回来,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这样的行为在佛洛伊德看来,是在重复体验母亲离开又回来,再离开再回来的痛苦焦虑的分离体验。
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强迫性重复。
当一个人长大,他的一生当中,如果小时候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模式是冲突不断,那么长大过程中,他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呈现出冲突不断,不断复制与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
相反,如果他小时候与父母的关系很亲密、和谐、友好,那么在他以后的人际关系以及亲密关系中,也会与人相处得很愉快。
在情感关系中,一个人小时候形成的关系模式,长大后会形成这样的路径依赖,哪怕他自己不愿意与别人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关系,可始终不能跳出这个循环,这便是强迫性重复。
所以有的人会说:“为什么我总是遇到同类型的人,不管我去哪里,离开一个环境,到另一个新环境,虽然遇到的人变了,本质上他们和我的关系始终在重复以前遇见的人的影子。”
如果你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过一次,可能是运气不好遇到了意外;如果你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了三次,那么真的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很多时候,你经常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觉得别人总是处处与你做对,便把自己总是遇到人渣的经历怪罪于自己的命运。
殊不知,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谓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身边就会伴随着什么样的人。其实命运是在你不知不觉间的不断重复造成的,因此,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也不是无道理的。
强迫性重复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不自觉”,它隐藏在我们的无意识里,很难被人真正发现。很多时候,因为我们无法意识到,所以把它归结为命运,认为这就是一个人的命吧。
案例中的瑶瑶,很讨厌自己的母亲,却不愿意自己成为父亲那样只会吃亏的角色,而当她重新进入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中,希望隐藏自己的情绪,与人友好相处,获得较好的友谊时,重复的关系又一次出现。
她又要成为父亲那样的角色,忍受他人的缺点,却要包容对方,自己吃亏。这样的角色身份对她来说,是不愿意的,也是不能接受的。
首先,你要看到自己原生家庭的创伤来自哪里,体会和面对自己的创伤,只有先清楚自己的问题,才能知道如何改变。
其次,与他人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如果童年你的依恋关系是不安全、恐惧的,那么你与他人相处就会变得紧张、不信任。
你要找个一个你信赖的人,让自己变得坚强、自信,才会得到真正的爱。
最后,对世界建立新的认知,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就像学习心理学,你知道了强迫性重复是怎么一回事,它对我们未来造成的影响。
那么,你懂得了这个知识,并知道了如何解决,你可以学着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去改变这样的重复关系,让自己获得新生。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现在生活压力过大,很多男性朋友经常感到身心疲惫,做事力不从心,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不甚在意。
直到发现自己的性功能出现了障碍,才追悔莫及,男性功能怎么会出现障碍?心理压力大也能影响吗?
京东健康特邀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泌尿外科主治医师 刘佳毅为您解答↓
问题一:性功能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刘佳毅:
专家观点1: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有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
器质性病变引发的性功能障碍,一般提示身体某方面存在问题,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内分泌紊乱等,都可能会影响性功能。而心理方面引发的性功能障碍,往往很难引起患者的重视,就诊的男科门诊在筛查和治疗的过程中,也容易忽略心理问题。
专家观点2:网络信息真假难辨,错误信息也可能引发焦虑
不少来门诊咨询的患者,认为自己有问题,判断的信息往往来自网络,其中也不乏青少年。网络上的信息真真假假,没有判断能力的大众,的确容易被误导。放大的描述、夸张的标题,会让自以为有问题的人们更害怕,最终夜不能寐、食不知味。
专家观点3:精神方面的用药,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性功能
使用精神类用药的患者,有不少会出现性功能的障碍,还有控制血压、调整血脂、控制前列腺增生、治疗前列腺癌的药物,也可能会引发性功能的下降。
问题二: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心理原因都有哪些?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刘佳毅:
专家观点1:担心和焦虑的青年男性,主要受网络信息的影响
见过很多病人,开始可能没什么事儿,网上看到了一些不良引导,惊吓之后反复思考、反复对号入座,得上了性功能障碍。然后被引导至不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多次不见成效,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可能发展成抑郁症。
专家观点2:我国普遍存在性教育的缺失
中国很多学校,课本上的两性知识基本上是直接略过的状态,孩子在懵懂中发育和成长,对性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不少孩子看过一些经过艺术加工的影视剧作品,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怀疑和不确定,家长沟通又存在不畅,反复纠结,最终也可能出现了心理问题。
专家观点3:成年后,配偶关系是两性生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男女双方存在沟通不畅、性生活缺失、需求不一致等,都可能直接影响男性的性功能。现代人的精神压力都很大,双方日常工作已经筋疲力尽了,很难顾全到夫妻生活层面,久而久之,出现了恶性循环。越减少次数,就越会不需要;越不需要,心理"裂痕"就越大。
问题三:有没有一些心理调整的方法,能够战胜男性性功能障碍?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刘佳毅:
专家观点1:及时就医,避免发展成精神疾病
男性性功能的问题,往往会比较"难以启齿",忍着、憋着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我们门诊接诊的时候,不少病人已经是比较严重的情况了,但他们却对男科门诊比较抵触,尤其是出现心理问题的男性,对心理治疗更是能避就避、能躲就躲。不愿意承认自己身心的问题,是这类男性最大的问题。不论是线上就诊还是正规医院就诊,切勿讳疾忌医!
专家观点2:正确知识的获取,很重要!
正确就诊当然是最重要的,男科医生可以帮助你辨别信息的真伪,同时能指导治疗和疏导心中的疑惑。网络上的信息,一定要辨别是否是官方的发布信息,同时不要被情绪左右,看到类似的症状就对号入座,容易给自己制造焦虑。最后,不要忽略口服药物的规范使用,积极的调整心理状态,一般的男性问题是可以慢慢治愈的。
人有七情六欲,会开心,会难过,会生气,会忧郁,这都是可以理解的,这世上找不到一个完全没脾气的人,不同的性格也是组成独一无二的我们的一部分。但是你知道吗,有些情绪,如果经常出现的话,是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有些性格的人就是容易生病,像总是闷着不爱倾诉的人,往往更容易受到疾病的“青睐”,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每个人的性格都会影响我们看待事物的观点,也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经常被一些负面情绪“绑架”,人抵抗疾病的能力也会变弱。
研究发现,长期郁郁寡欢的人,体内抵抗癌细胞的NK细胞的战斗力就会下降,如果总是处于负面情绪之中,人就更容易被疾病打败。
这4种性格的人,更容易被疾病“盯上”,早知早改
刻意忍受型
有些人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会发脾气,总是一个人默默忍受,对于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些不公平的事情,也不会据理力争,这种人也被称为“闷葫芦”,不爱倾诉,总是把想法藏在心里。
喜欢孤独型
大家身边可能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总是不爱与人交往,让他们出门社交简直就是在让他们受刑,他们享受孤独,总喜欢一个人待着。但是人只有进入社会,拥有朋友,才能通过交流释放压力,孤僻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忧郁情绪。
紧张焦虑型
很多朋友不管遇到什么事,第一反应就是焦虑、紧张,总是担心这个完不成,那个做不好,即使后面全都完美完成,他们也会找到其他焦虑的点。处于这种情绪状态下,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较真懊恼型
对于老板来说,员工较真可能更值得表扬,因为他们往往对工作更负责更认真,但是一个较真的人,在生活上会比较辛苦,也不容易被别人认可,因为他们总是为一些小事烦恼、懊悔,精神高度紧绷,对健康也没有好处。
“吸引”疾病性格的人,学会调整心态是关键
对于每个人来说,最喜欢接近的人一定都是积极向上的、乐观的,很少有人会主动去跟消极的人做朋友,因为跟他们相处久了,自己看待事物的态度也会变得消极。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而上面提到的4种性格,都是普通人最不愿接触的,因为他们总是捉摸不透,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发负面情绪。
如果你的性格是刚刚提到的那些,首先要关心的不是自己受不受欢迎,而是要留意是否已经有疾病找上门!
如果幸运的话,建议你趁早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因为虽然现在还没看到消极性格带来的危害,时间越久,负面影响也就越多。
消极的人,要学会知足常乐,对于得不到的东西,要学会放下,总是执迷不悟、懊恼后悔,会让自己陷入在无尽的遗憾中无法自拔。
消极的人,还要学会自得其乐,虽然身边总是会发生一些烦心事,想要的一直没有得到,工作、生活都不如意,但也要学会从不幸中找到乐趣,苦中作乐。
虽然现在大家都讲究通过保健品来预防疾病,但心理暗示和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经常笑口常开的人,往往也会更加幸运,会得到庇护。
“健康”是怎样一种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羸弱,而是体格、精神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健康状态。
可见,「精神心理」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心理状态是如何左右健康的。
受访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 陆林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 孙洪强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四科主任 陈景旭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表示,临床上有20%左右的疾病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但很多都被当成了躯体疾病来治。
心理有问题不总表现在心上。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约70%以上的心理障碍会“攻击”身体器官,其中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皮肤是“替罪羔羊”的前三甲。
陆林分享了两个真实的病例:
一位男性时常觉得喘不上气,呼吸随时要停止,不敢在家睡觉,住在医院门口的招待所,准备随时接受抢救。他说,只要看到急诊室的灯光和救护车,心里就能平静些。
还有一位女性患者,总觉得胃不舒服,在北京几家大医院看了一通,先后做了20次胃镜,检查资料厚厚一沓,都没发现问题,可就是觉得难受。
这两位病人都有“躯体化障碍”,属于精神心理疾病范畴,再看多少个呼吸科和消化科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关乎生活质量,多项研究表明,它也是延长寿命的重要因素。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的研究人员对1.2万名18岁以上的参与者,进行了18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
在研究开始时心理健康状况非常好的人,比心理状况不佳的人,寿命平均长4.7个月。
在排除了吸烟、酗酒、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慢性病等因素之后,那些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人,18年后的全因死亡风险也高出了14%。
今年2月,发表在著名精神医学期刊JAMA Psychiatry(《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一项长达45年的研究发现,早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导致中年身体疾病多发并加速衰老。
预防精神疾病、监测精神疾病患者的衰老迹象,有助降低疾病发生率,甚至延长健康寿命。
怎样的状态才属于心理健康?虽然目前存在不同的观点,但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是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十个标准:
如果你经常处于这样的状态下,那就是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都相处得非常和谐、愉悦。
■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承受生活中挫折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 5.适度地接受个人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 10.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院长傅春胜表示,以下迹象可能是心理问题发出的报警信号:
职场压力、育儿焦虑、各行各业的竞争……催生了现代人更多的紧张、焦虑、抑郁。针对常见的心理障碍,心理学家分别给出了破解方案:
焦虑倾向
“很担心接下来的事情处理不好”,是焦虑症患者常见的状态。
短暂的焦虑让我们意识到身边有“威胁”,对人的发展有益。过度和持久的焦虑,可能引发焦虑症,出现躯体症状如疼痛、气短、恶心、消化不良等。
建议:有焦虑倾向的人,注意养成规律的工作、生活作息,尽量减少不确定性,给自己建立“安定感”。
其中合理管理时间尤为重要,有助减轻拖延带来的紧迫感、无力感,安排好时间能帮人井井有条、从容不迫。
失误差错也会造成焦虑感,平时不妨减少冲动行为,或许能从源头上避免焦虑。
抑郁障碍
抑郁症与通常的情绪波动不同,患者有典型“三低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降低、精力降低。
抑郁症的诊断,需要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医生和患者当面沟通,再配合一些心理问卷测评综合诊断,并非符合几条症状就算是抑郁症了。
建议:7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可以治愈,如果确定是抑郁症,需要接受专业的治疗,包括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经颅磁刺激等物理干预。
对很多人来说,运动可以有效改善抑郁情绪。有研究证明,正念冥想是一种有效改善抑郁障碍的方法。
可以试着向朋友倾诉,别把事情总憋在心里。让自己忙起来,去户外散散步,也可以做些家务。
尝试不去为睡不好而担心,即使不能入睡,躺下来让身体休息一下都是有益的。
失眠障碍
失眠≠失眠障碍,健康人偶尔也会失眠。但如果出现以下三种表现,就需要去精神心理科判断是否为“失眠障碍”:
“睡不着”,入睡时间大于30分钟;“睡不好”,容易醒;“醒得早”,醒后30分钟难以入睡,持续3个月。
建议:入睡难时,睡前1小时不剧烈运动,不抽烟喝酒;每天固定入睡、起床时间,培养睡眠节律,周末也不例外;午睡别太久,20分钟即可。
睡不香时,室温控制在20℃~24℃,低于18℃容易醒;盖厚一点的被子;试试裸睡;床别太软,以免身体下陷醒后更累。
醒得早时,卧室要安静,窗帘要遮光;睡前泡泡脚;睡前别喝太多水,减少起夜;白天多做一些运动;多晒太阳,积累天然的褪黑素。
双相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变化十分极端:开心时很自信和兴奋,伤心时会很绝望,一会像冰一会像火。
建议:有规律的睡眠和活动对患者的恢复尤其重要。
很多双相患者有很强的成就动机,而成就动机会造成压力。这就需要患者学会修正成就目标,让目标变得切实可行。
患者的家属、朋友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呵护,让他们有信心去恢复情绪与重建人际网络。
一个人哪怕躯体存在残障,但只要精神心理健康,就能摆脱痛苦,活得有价值、有意义。相反,即使物质生活丰富,但天天焦虑,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从今天起,像关注血压、血糖一样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吧。
作者 | 万子薇
文章首发于 | 心理荷包蛋公众号
从毕业,找工作,到事业的起落,再到情感生活,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很多压力和困难。我们有时会将自己比喻成弹簧,生活就是在受压和回弹中反复。
许多人都在追求抗压能力。当我们正在抵抗困难时,我们会希望自己更坚韧。在面对生活的重压时,我们会希望自己更难被打倒,或者更容易恢复过来。那么,这种抗压能力、恢复能力,是什么呢?
是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是一种心理能力,这种能力对于我们适应压力环境和从不利事件中恢复至关重要,因为这种能力能帮助我们在创伤事件之后,为寻找更好的未来而建立资源。这些资源有的来自我们的内在潜能,有的来自我们对如何忍受苦难的学习。
作为一种能力,心理弹性的高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有些人具有良好的智力机能(如较高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发散性思维),那么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可能更容易想出解决方案,因此弹性更大。此外,有些人的社会支持体系非常强大,在他遇到困难时,父母、爱人、朋友能给予他很多鼓励和支持,那么他们也更容易从困境中恢复过来。
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有许多是可以被改变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来提高我们的心理弹性,以便更好地应对当下的压力,抵抗未来的焦虑。
1. 追求有意义的目标。
心理弹性水平高的人常常会寻找一种使命感,并投身于给自己带来意义和目标的事业中。
短期内,追求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可能确实会带来压力和痛苦,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具有很大意义的(例如,养育孩子,寻求个人成长,练习跑马拉松)。有目标感的人会感到更少的焦虑和压力(Hagerty, 2016)。正如尼采所说:“知生命之意者,可承生命之重。”(“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2. 挑战自己的假设。
心理弹性需要创造力和灵活性。我们应该用新的经验和想法来审视传统的信仰。创造力需要一个人考虑很多方面,以避免被自己的惯性思维所禁锢。
在与生活作出了一场重大斗争后,我们的许多基本假设都会受到严重挑战,这其实是可以导致积极的心理变化的(Terdeschi and Calhoun, 2004)。在某种意义上,变化代表了曾经的我们的死亡。例如,心理学家Lyubomirsky (2013)就指出,离婚后的有意义的生活不仅需要离开你的配偶,也需要离开过去的自己。
3. 认知灵活性。
适应力强的人在思考和应对压力的方式上往往比较灵活。认知灵活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接受现实,即使这种情况是可怕的或痛苦的。接受是忍受高压力环境的关键因素。逃避和否认是最常见的无效的应对策略,虽然它们可以暂时帮助人们,但最终会阻碍成长。
4. 从痛苦中成长。
适应力强的人通常会直面失败,并将其作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尼采有句名言:“那些杀不死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 Nassim Taleb在2012年出版的《反脆弱》(Antifragile)一书中写道:“我们的对手就是我们的帮手。”因此,我们可以把任何情感痛苦的经历视为一个机会,它将增强我们应对未来任何痛苦的能力。然而,当我们用药物消除痛苦时,我们就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5. 不顾恐惧,直接行动。
勇气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话题,它帮助我们克服个人的局限,追求充实的生活(Seligman, 2011)。
勇气并不是指没有恐惧的感觉,而是指在恐惧中行动。勇气是直面坏习惯的力量。例如,当一个成瘾者克服了他的成瘾行为,或者一个在童年遭受虐待的人,克服深刻的心理创伤,成为一个有爱心和有成就的成年人,这些都体现了勇气。那些在逆境中前进的人,他们内心的力量正在不断强大起来。
6. 情绪调节。
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即我们的情感生活,或者说我们的情绪,是由我们的价值观和判断所塑造的(Solomon, 2007)。这也是现代认知行为治疗(CBT)的基本前提。我们的思想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可以通过选择自己对当下情境的诠释方式,而将自己从愤怒和仇恨等破坏性情绪中解放出来。我们管理思想流动的能力和想象未来的能力有助于幸福。
7. 自主感。
自主(即“我”的力量)是一种内在的资源,它通常能使人恢复活力。能动性是指个体独立行动和塑造生活环境的能力。通过发挥自由意志,人扩大了他的选择和自由。当我们感到自由和自主时,我们通常会精神焕发。而相信事情在我们的控制之外,往往就是导致无助的根源。
8. 社会支持。
心理弹性高的人会从他们的社交网络中汲取力量,同时,他们也会为其他人提供社会支持。社会支持能够减少焦虑和压力。毕竟,当你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亲密朋友时,面对逆境会感觉更容易。当你拥有强大的社会支持时,你就不需要动用过多的个人资源来应对逆境,这些关系会给你一种情感上的安全感,让你觉得无论发生什么,总有人支持你。
以上八点,为我们展示了心理弹性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多提醒自己这几点,以便为更好地抵御和应对压力,走出低迷期——
· 学会调整认知,更灵活地看待压力;
· 学会接受爱,给予爱,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 学会在恐惧下,也能勇敢行动;
· 坚定自己的目标与人生意义。
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充实的生活,享受骨感现实的美!
参考内容: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science-choice/202005/the-8-key-elements-resilienceHagerty BB (2016), Life Reimagined. Riverhead books.
Lyubomirsky, S. (2013). The myths of happiness: What should make you happy, but doesn’t, what shouldn’t make you happy, but does.New York: Penguin Press.
Robertson, Donald (2019), How to Think Like a Roman Emperor: The Stoic Philosophy of Marcus Aurelius, St. Martin's Press.
Seligman, Martin E. P. (2011). Flourish: A Visionary New 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 and Well-being. New York: Free Press.
Solomon, Robert C. (2007). True to Our Feelings: What Our Emotions Are Really Telling U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Southwick, S. M., & Charney, D. S. (2018). Resilience: The science of mastering life’s greatest challenges. 2nd edi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leb, NM (2012) Antifragile, New York: Random House.
Tedeschi RG, Calhoun LG (2004), Posttraumatic growth: 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Psych Inquiry, 15(1-18).
马伟娜, 桑标, & 洪灵敏. (2008). 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01), 91-98.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小强,男,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在老师的眼里,小强是一个很不听话的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时常不按时完成作业,抱怨老师讲课呆板,指责学校和老师自私,为提高升学率、多拿奖学金而压迫学生。
在同学的眼里,小强是一个招惹不得的野兽,曾有一次,邻座的同学无意把橡皮擦放到了他的座位上,他二话不说就把橡皮擦扔掉。他脾气很不好,常常没耐心听别人说话,一旦碰到他不想听或者不愿听的话,他就粗暴地把他人的话打断。
当同学受到老师表扬时,他不是指责老师偏心就是讽刺同学巴结老师,对成绩好的同学就说是“死读书”。由于该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加上成绩较差,在母亲的说服下,特前来进行心理辅导。
儿童早期的自我发展过程中,自我中心是一个必经阶段。自我中心型人格是幼儿期和儿童期的人格特性。可以说“自我中心”人人都有,只是在知识程度和发展速度上存在着个体差异。就人类初期的生存发展而论,童年期的自我中心是很自然的,也是必要的。
但是,当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和成年期后,他在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已趋于成熟,同时由于社会接触的扩大,迫使他从自我中心的小天地里走出来,成长为以客观情境为反应依据的成熟人格。
并非每个人都能顺利地通过这一考验而达到心理成熟。如果自我倾向过于严重,到了初中,还停留在自我中心阶段,这就成了问题。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初中学生的自我中心即指此,这是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不充分的结果。
自我中心型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心思完全被自我意识所占有,习惯于把“我”作为注意的中心,以至于其他的人、事、物,很难唤起他的兴趣,也无法转移他的注意力。他们往往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自己的需求和利益上,不能采纳不同意见。他和周围环境的一切关系,都建立在“我”的利害关系上,对于与他认识不一致的信息,决然不能接受。
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的思维导致了自我中心的逻辑结构,他们以自己为尺度,根据自己的看法来判断一切事物,不能把握逻辑关系。因为思维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注意图式,使他们不能同时处理一种情况的几个方面,如交谈中不能同时考虑他人的和自己的观点;
认为游戏规则是神圣不可改变的,不能同时重视自己的兴趣和他人的需要等。
皮亚杰又指出,社会互动是促使儿童去除自我中心的方法之一。社会互动能使儿童认识到自己思维的不足之处,并迫使他去理解或许和自己的观点相冲突的其他人的观点,这将使儿童的思维更连贯、更富有逻辑性。
在正确认识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健康发展,防止自我中心型人格的形成:
(1)转移家庭焦点、加强亲子交流
帮助学生走出自我中心,首先家长需要学习,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家长对子女的爱要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不能变成溺爱。溺爱是一种不良的强化,会使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加重。
在生活中注意多加引导,用实际的经验让孩子明白,只有“独立”的人格,才会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了避免孩子的自我中心,家长应有意识地转移家庭注意的焦点,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一个人,与其他家庭成员平等的人。
这样就会使孩子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也看到别人。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跟孩子沟通与交流,加强亲子直接的互动,让家长和孩子清楚地认识到对方的需求,从而能让孩子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家长多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2)学习同理心,加强人际交往
即加强社会互动,去除自我中心化,引导孩子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简单地说,同理心就是理解他人的感受,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从而了解他人。
因此,对自我中心的学生需要加强同理心方面的辅导。教师在平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可以适当开展人际交往知识的学习和讨论。如对人生中最自我中心的时期——婴儿期行为的认识,引导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婴儿化的行为。
把他们自己认为讨人厌烦的人格特征和别人对他们的批评罗列出来,看看有多少婴儿期的成分。还可以请一位和他或她较为亲近的人作为其监督者,一旦出现自我中心的行为,便给予警告和提示,督促其及时改正。通过这些努力,自我中心是会慢慢消除的。
(3)让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
过度保护、封闭孩子会使孩子失去与他人游戏的机会,也会使孩子失去认识他人价值的机会。在集体活动中,也能使孩子品尝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意义,从而走出自我的圈子。
教育他们多为他人着想,要先人后己、克己奉公、团结互助,并把这些思想融入具体的活动中,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从而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让他们体验助人以后得到的快乐,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
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安全的基础上,参加竞技体育活动,让他们在竞技体育中学会竞争与合作,明白“一山更有一山高”的道理。
(4)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对学生的成绩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对缺点、错误也要毫不留情地批评、指正。在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成绩或长处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客观、准确的判断,让他们明白人人都有自身的特长,每个人的成功或长处都是值得尊重的。
在教育疏导的过程中,切忌讽刺、挖苦他们,简单地骂他们是个“不可救药的人”,因为挖苦、打击只会使他们的对抗情绪更加激烈,给教育疏导带来更大的困难。
(5)增强竞争意识,重视挫折教育
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重视对他们进行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不仅对矫正“自我中心”这一不良个性有益,而且对他们以后顺利地走上社会,自立于社会意义重大。
在教学、教育过程中,通过游戏、竞赛等活动,让他们尝尝失败的痛苦,明白自身的长处与短处,能更好地认识自身和他人。在这个基础上,挫折教育以及如何面对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可以通过班级讨论、征文等形式来进行。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复洗手、反复计数、反复检查……这些强迫症状像“病毒”一样入侵了患者的大脑,引起了患者行为编程的异常。这些强迫症状最常出现在强迫症中,除此之外,也会出现在其他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正是其中的一种。
那么,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in Schizophrenia, OCSS),到底为什么发生?它又和别的强迫症状有什么不同呢?
一.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我们常常这样定义精神分裂症:它是一类以精神活动与现实实际出现脱离,思维、情感、行为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多发于青春期晚期和成年早期[1]。简单来说,精神分裂描述了一种精神与现实割裂开来,且处在“暴动”中的现象,一些在常人看来荒诞可笑的感觉、想法和情感,却会被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深信不疑,进而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
患者可能出现幻听,比如总是听见周围人在对自己评头论足;也可能出现妄想,如觉得周围人都在用异常的眼光看待自己。这些都属于阳性症状,以这种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被我们称为Ⅰ型精神分裂症[2]。患者也可能出现精神活动的缺失,出现思维贫乏和动机缺乏,表现出一种“懒散度日”的生活状态。这些属于阴性症状,这种类型则被我们称作Ⅱ型精神分裂症[2]。
二. OCSS的发生机制
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都是一种精神疾病,都涉及脑的病变。研究表明,两者的病变范围有交叉,涉及到共同的“脑回路”——前额叶皮层-基底神经节回路[3]。精神分裂症如果引起这一回路的紊乱,就会进一步引起强迫症状。
也有学者认为,精神分裂症本身不会引起强迫症,真正诱发强迫症的是那些抗精神病药物。这主要和脑内的一种神经信号分子——5-羟色胺(5-HT)有关。这些药物通过阻断异常亢进的5-HT受体,起到抗精神分裂的作用,5-HT长期的低功能,却会诱发强迫症状的发生[4]!
三. OCSS的三大特点
1. 强迫思维
OCSS的主要形式为强迫思维,而非强迫怀疑[5]。怀疑、纠结、穷思竭虑是这些患者的代名词。
2. 怪诞离奇
OCSS的内容更为荒诞、离奇,甚至前后矛盾。比如有的患者强迫洗手、洗脸,却认为耳部是禁区而不洗;有的患者有强迫性“洁癖”,却会每天趴在地上舔地板[6]。
3. 缺乏焦虑
强迫症患者无法自控,并会对自己的强迫行为感到痛苦和焦虑。伴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却很少感到焦虑和痛苦,常常抱有无所谓的态度[5]。
关于OCSS的发生率,众说纷纭,难有定论。有些报道为15%,有些报道为高达25%,有些却认为只有1.1%[7]……总之,精神分裂症也可能伴发强迫症状,我们要学会和单纯的强迫症区分开来,正确诊断,尽早治疗,提高这类精神疾病的预后!
我曾经是一个正常的男孩,直到15岁那年,我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起初,我只是对异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兴趣变成了无法控制的欲望。我开始偷偷地溜进女厕所,观察、触摸女生们的身体部位。这种行为让我感到兴奋和满足,但同时也让我深感内疚和恐惧。我的家人和朋友都不知道我在做什么,他们只看到一个越来越孤僻、越来越沉默的我。
五年前,我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医生们诊断我患有性心理障碍、人格分裂和焦虑强迫症。他们给我开了各种药物,但效果都不理想。直到我遇到了这位医生,他给了我帕罗西汀和奥氮平。这些药物让我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为,生活也逐渐恢复了正常。然而,副作用也随之而来:体重增加、白发、嗜睡、懒惰……我开始寻找其他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够摆脱这些副作用,同时也能继续控制住自己的欲望。
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我从未放弃,因为我知道只有通过治疗和自我控制,才能让自己过上正常的生活。现在,我已经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欲望,虽然仍然有时会感到困扰,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战胜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