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房颤的外科治疗

房颤的外科治疗
发表人:吕常智

外科治疗房颤的起点

房颤的外科治疗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87 年,James Cox 医生首次尝试通过外科来治疗房颤,叫做“左房隔离术”。它的手术原理是,将房颤这只“老虎”隔离在左心房,而右心房部分恢复为正常人的窦性心律。这个手术使右心房、右心室同步收缩,改善了心脏泵血能力。但由于左心房的房颤仍存在,所以发生血栓和脑卒中的危险性也依然存在。

外科治疗房颤的发展

此后,有人提出了应用“走廊术”治疗房颤。因为房颤的本质是心脏窦房结这个“总司令部”不能号令天下,以至于房室结更“不听话”,这种手术的原理是构建一条含有窦房结和房室结的心肌组织通道,也就是“走廊”,并与左心房和右心房的心肌组织隔离。“走廊”虽然有了窦性心律,并保持了正常的房室传导,但左右心房隔离的组织仍为房颤,还是不能消除房颤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血栓栓塞的危险。

在房颤的外科治疗史上,其他外科医生还提出过“心房横断术”和“放射性线路切口手术”,但是,治疗效果一直不确切。

外科治疗房颤的希望---迷宫术

此后,手术方式不断改良,直到 1991 年,又是 James Cox 医生,首次报告了迷宫手术的效果,房颤的外科治疗才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什么是迷宫手术呢?根据房颤电生理“大折返波”形成的原理,迷宫线路的设计就是消除大折返波,同时允许窦房结电冲动能激活大部分的左右心房,并同时经房室结传到左右心室。打个比方,窦房结相当于心脏的太阳,正常情况下,窦房结的阳光可以照到心房每个角落,自然也包括房室结,但是房颤的时候,心房内有无数的“猫”在转圈,有的追自己的尾巴,有的追老鼠玩,从而挡住了窦房结阳光照到房室结。迷宫术就是用外科方法,切缝心房肌肉,限制“猫”的活动,让它无法转圈,保证窦房结的阳光可以正常照到心房的每个角落。

后来,迷宫手术不断改进,到 Cox Maze Ⅲ 型(迷宫 Ⅲ 型)手术时,效果已得到肯定,并成为治疗房颤的标准术式。但由于迷宫 III 型是通过切和缝的方法治疗房颤,需要体外循环,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出血风险高,这些缺陷限制了它的推广。直到 2002 年,出现了利用新型能量的治疗方法。例如,用射频(“烧烤”)和冷冻等方法替代传统的手术刀切缝技术,这就是 Cox 迷宫 Ⅳ 型手术。

1998 年,Haissaguerre 医生发现,房颤的局灶兴奋点有 90% 左右位于左心房肺静脉口周围,也就是说,引起“猫”转圈的“老鼠”有 90% 是从这里出来的,于是他成功开展了经导管房颤消融术,主要就是利用导管在肺静脉口部封住顽皮的“老鼠”。

外科治疗房颤的创新---微创迷宫术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生们开始尝试通过技术创新来减轻创伤、缩短住院时间。2003 年,为一位有 12 年病程的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 Randall Wolf 医生实施了世界首例胸腔镜辅助下微创心外膜消融,这开创了微创外科治疗房颤的先河。

2005 年,他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结果显示 23 例房颤患者,术后 3 个月的短期治愈率高达 91%,从此,他采用的微创术式被称为“Wolf Mini-Maze”。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良,但手术的核心步骤不变。

相对于传统的迷宫术,新型微创手术创伤明显减少,手术效果肯定,中风的风险降低。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房颤动[心房纤颤]疾病介绍: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简单解释房颤是指心房泵血的正常节律被打破,原本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由心房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房律紊乱。通常表现为心率不规则且频率很快,可见于多数的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引发脑梗塞的风险很高。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房颤又成为心房颤动,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患病率还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密切关系。是心内科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也是老年人非常容易罹患的一种疾病。房颤的危害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房颤最大的危害是什么?怎样预防这种危害?今天咱们来一起学习和讨论一下。

     

     

    一、房颤最大的危害是什么?

     

    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最大的危害便是心房内血栓形成尤其是左心耳的血栓形成。这主要是因为房颤以后,患者的心房率非常高,进而导致心房内形成涡流,而这正是血栓形成的一个良好温床,当左心耳内血栓形成以后,一旦脱落便会发生脑栓塞等各种各样的血栓性疾病。这也是房颤最大的危害。


    二、所有的房颤都会形成血栓吗?

     

    房颤一旦出现,只要房颤的时间够长,几乎所有的房颤都会形成血栓。这也是为什么房颤的患者,预防血栓性疾病,就成为房颤并发症预防的重中之重。血栓在患者左心耳内不脱落几乎没有什么风险,但血栓一旦脱落就会导致栓塞性的并发症。这也是房颤血栓并发症的危害之处,可怕之处。


    三、怎样预防房颤的血栓并发症?

     

    既然房颤的血栓并发症如此之多,那么怎样预防房颤的并发症呢?抗凝治疗是预防血栓并发症的一个最常用的手段和方法,常用的抗凝药物主要有华发林和新型抗凝药物。其次,左心耳封堵是一个患者无法抗凝时的次选方法之一。但无论哪种方法,都是在房颤无法恢复为窦性心率时代一个选择,如果能够预防房颤的发生,绝对是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最好方法。

     


     


    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是心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房颤是一种老年人常有的一种疾病,因为房颤和年龄的关系呈现正相关。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也就是说,年龄越大,房颤的发生概率也就越高。所以有人也说房颤是一种老年病,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房颤呢?

     

     

    一、预防原发病

     

    能够引起房颤的原发病有很多,比如常见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等,所以,预防房颤的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积极预防这些原发病,因为这些都是使得房颤发作的主要因素,所以,能够减少房颤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减少风心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相关心律失常并发症。就会减少房颤的发生。

     

    二、减少烟酒刺激

     

    房颤还和抽烟饮酒等不良习惯有关,有报道显示,抽烟和饮酒,不仅仅增加房颤的发病率,还会增加房颤的相关不良并发症。所以,房颤病人戒除烟酒,似乎更有意义。其次不仅仅是烟酒,一些刺激性的饮料等,也会使得房颤的发病率增高。

     

    三、避免情绪刺激

     

    加班熬夜、精神紧张、喜怒哀乐等情绪刺激,也会导致房颤的发生,因为情绪的变化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和张力升高,这些都是房颤容易发生的一些诱因,避免这些诱因,可以减少房颤的发病率。

     

     

    四、其他原因

     

    比如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感染等,也会诱发心房颤动,所以,避免水电解质紊乱,避免严重干扰,或者是水电解质紊乱以及感染后,预防房颤的发生也尤为重要。

     

    当然,即便发生了房颤,也不需要过于紧张,我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或者对因的治疗,不管是控率还是控律,都会有适合你的房颤的治疗方法。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你!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房颤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不同地区患病率及发病率也不同,亚洲人群房颤患病率及发病率均低于北美及欧洲地区。目前多国的临床研究表明,房颤的总发病率约为1%,并呈上升趋势。房颤的发生与年龄相关,年纪越大,房颤的发病率越高。

    一、房颤患者心律与正常人有何异常?

     

    心律正常时,心房和心室以一定的频率(一般是60-100次/分),规律的激动和收缩,以保持心脏正常泵血功能。一旦发生房颤,心房的激动频率高达300-600次/分,且激动传导杂乱无章,心房失去正常的收缩,不但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或加重心衰,还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即可引起中风等并发症;据统计,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高达常人的7倍。房颤者,尤其是发生初期,心率往往比正常窦性心律时快而不规则,因此患者常有心慌、自觉心跳快且不规律,脉搏不整齐等不适,也可以表现为不典型的胸闷、气短;但也有部分患者房颤时心室率不快,尤其是慢性房颤者;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直至因为心衰或者出现中风就诊,才发现心房颤动。

     

    二、房颤的症状有哪些?

     

    房颤在心室率不快时可无任何症状,在心室率快时,如心室率超过150次/分,可出现相应器官的病变症状,如头部可出现供血不全的症状,心脏出现心绞痛的症状,发病时症状可轻可重,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发病持续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心悸、乏力、胸闷、脉搏不规则、胸痛气短或者头昏目眩、思维迷糊等。

     

    其他症状表现为房颤在心率快时可引起脑供血不全,可出现眼睛黑蒙、一过性意识丧失等,诱发心肌缺血时可导致心绞痛的发作。如果房颤导致心衰,还会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更加明显,严重时在平卧、坐位时也会出现喘憋。如房颤患者的心房壁有血栓形成并脱落时,则会出现血栓栓子栓塞器官等相应的症状。

     

    三、房颤的并发症有哪些?

    脑卒中:房颤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4~5倍,有20%的几率致死,60%的几率致残,应引起重视。
    心衰:由于房颤时导致心排血量减少25%或更多,导致心脏的负荷增高,心衰的发生率增高。
    心肌梗死:房颤患者心肌梗死的风险明显增加,同时房颤有增加患者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

  • 房颤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房颤的并发症,如心衰、脑卒中、冠心病、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同时与患者原发性疾病、年龄、身体素质都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脑栓塞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影响,房颤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非房颤患者高。房颤治疗能减少房颤发生的频率,很难根除房颤,但是随着技术的提高,经过心内科系统的治疗后,房颤的复发的几率也越来越低。导致房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心脏骤停及脑卒中。

    一、房颤患者需要定时复查

     

    房颤患者一旦出现心悸、乏力、气短不适,应该复诊。如果房颤患者转复窦性心律后在家没有不适症状,但摸脉搏发现不齐也应尽早复诊。如果房颤患者在家更换房颤的药物治疗方案或停用药物后再次应用时,也应到医院进行复诊,在心内科医生指导下再次规范用药。平时即使没有任何症状及体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心内科体检。

     

    定期体检,做好监测,如做心脏彩超,了解心脏的功能及心室、心房的大小;复查心电图了解自身心率及心律的情况,以及有无缺血的情况等;定期复查凝血象,尤其是应用抗凝剂华法林时。

     

    二、房颤患者的日常护理

     

    房颤大多数是由于心脏性疾病所引起的,一定要注意日常的护理,养成维护心脏健康的生活习惯,要保持劳逸结合,心情愉快,同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卧床休息时要采取半卧位,避免左侧卧位。了解口服房颤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减少引起心率增快的因素,如咖啡、浓茶、饮酒等。极治疗能引起房颤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衰、冠心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长时间静坐及过度运动会增加房颤的发病率,要适当运动。

     

    特殊注意事项:注意房颤药物治疗时药物的副作用,对于应用抗凝剂治疗时要做好房颤的卒中的评分及出血风险的评估。此外,抗凝治疗对于有瓣膜病并置换金属瓣的房颤患者只能使用抗凝剂华法林。

     

    三、房颤的日常预防

     

    房颤的预防包括没有出现房颤时对房颤的预防,以及出现房颤,但经过治疗后房颤已经转为正常窦性心律后,需要预防房颤的复发。

    1.早期筛查:心电图的检查是早期诊断房颤最有利的手段,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该检查。

    2.预防措施:在生活方面,要减少喝咖啡、浓茶,少吃巧克力,禁烟,少喝酒,因为这些可以导致心跳加快。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过劳、过累,减轻体重,有助于减少房颤发生的几率。对于高血压及心衰患者,应用ACEI及ARB类药既有助于该类疾病的控制,也有助于房颤的预防。同时对于导致房颤的原发性疾病要积极的干预治疗,有助于防止或延缓房颤的发生。

  • 本文转载自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在美国在影响着近600万人,并且每年有15万新确诊病例。

     

    Gaurav Upadhyay(医学博士)是一位电生理学家,专门对心律失常(包括房颤)进行检测和治疗。以下是他针对房颤问题的回答:

     

    "我的执业内容就是诊断和治疗房颤。对我们的患者进行教育,让他们了解和识别房颤,这对于防止疾病的发展非常重要。我们的诊疗团队可以与您一起,寻找一种有效缓解和长期改善的治疗方法。"

     

    什么是房颤?

     

    简而言之,房颤是心脏电信号出了问题,发生在当心脏上腔出现异常、快速、不规则的心跳时。如果不加以治疗,可能会导致进出心脏的血液流动不良,最终导致中风或心脏病发作。

     

    房颤有哪些症状?

     

    心悸是房颤最常见的症状。有几种不同类型的心悸,包括心跳漏跳、“额外的”心跳、感觉心脏被重击或者心跳加速。需要记住,发生房颤时,整个过程往往很快,会感觉不舒服。虽然心悸是最典型的症状,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些迹象。

     

    房颤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

     

    房颤可能会恶化,这会让您在做以前毫无困难的日常活动时感到疲惫。例如,您可能在爬一段楼梯时上气不接下气,或者在做简单家务时感到头晕目眩。房颤可能会导致严重状况,例如心力衰竭、中风或心脏病发作。因此,如果您遇到类似的症状,请联系您的初级保健医生进行测试,以确认您的情况。您的医生可能需要通过心电图(EKG)或动态心电图监护仪来检测房颤。

     

    房颤的病因是什么?

     

    我们还没有确定房颤的单一病因,我们也不相信有一个绝对的病因,因为这种病涵盖所有年龄段的人,不论是否患有心脏病。房颤最常见的原因是年龄增长,而不是做错了事或有不良的健康习惯。

     

     

    虽然房颤没有一个根本原因,与该病相关的常见风险因素和症状包括: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肥胖和结构性心脏病。此外,如果您有心脏病发作、冠状动脉疾病或心肌病等现有疾病,那么您患房颤的风险就会增加。如果您出现心律不齐、胸痛、疲劳、头晕或呼吸急促等症状,您应该去看医生。

     

    如何治疗房颤?

     

    治疗房颤可以通过包括心律药物、电复律(使用电流重置心律)、微创消融手术、可植入设备(如起搏器)和手术的组合。您的治疗计划将根据具体症状和病情来量身定制,以尽可能实现最佳效果。

     

    我们的治疗计划着重于控制您的症状并降低您中风的风险。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可能性是没有房颤的五倍,因此我们使用血液稀释剂(抗凝剂)来预防血栓并降低中风的风险。

     

     

    为了治疗症状,要么需要控制您的心率,要么控制您的心律。我们使用每日一次的口服药物来控制您的心率,如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这样您即使患有房颤也不会感到太疲累。对于心律控制,我们努力通过药物或消融术来恢复您的正常心律。

     

    什么是房颤消融术?房颤可以通过消融治愈吗?

     

    房颤不能被治愈,但导管消融可以治疗和控制高达70%的患者。导管消融是一种微创手术,它使用特殊设计的导管穿过腿部进入心脏,找到不规则心跳的来源,并通过烧灼来消除。消融术在心脏内部进行有控制的“灼伤”,在心肌中形成疤痕组织,从而改变电结构,并将电活动区域隔开。

     

    房颤的消融通常是射频消融(用热来烧伤)或冷冻消融(采用冷方法使心脏组织被冷冻灼伤)。这种治疗快速有效,您在手术后4到6小时内就能够下床。

     

    为什么要对房颤进行消融手术?

     

    如果您患有晚期或复杂的房颤,如难治性房颤、复发性房颤,手术治疗是改善生活质量的最好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手术控制您的心律失常症状,帮助您过上积极、充实的生活。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有一个综合性专科,可以协调电生理学家和外科医生,因此可以为您提供广泛的治疗方法。

     

    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提供的创新手术是一种结合了机器人心脏手术和标准消融的杂交手术,可以使您从晚期房颤中得到解脱。使我们的治疗与众不同的部分原因在于,我们通过合作来为患者确定一种综合方法,无论是传统的心内膜消融术、心外膜消融术、微创机器人方法还是多种方法的组合。

  • 房颤,又称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发生率和很多因素有关,但和年龄是呈现正相关的,年龄越大,其发生房颤的概率也就越高。

     

     

    科学的讲,房颤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心律失常;通俗地讲,就是心房的心肌细胞通过折返等原因,使得其自律性超过窦房结,从而使得心脏乱跳的一种疾病。房颤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和永久性心房颤动。

     

    怎样识别房颤呢?

     

    一、通过症状

     

    房颤患者可有心悸不适等症状,尤其是阵发性房颤,患者来到医院行心电图的时候,已经是正常的窦性心律,但根据患者发病时突发心慌等情况,可以考虑患者阵发性房颤的可能。

     

    二、通过听诊

     

    房颤患者的听诊特点尤其具有特征性,“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是房颤患者心脏听诊的标准答案,也是特征性改变,通过听诊可以考虑患者房颤的诊断。

     

    三、通过心率和脉率

     

    房颤患者的心率大于脉率,是因为房颤患者的心跳中,有一部分是无用功,也就是其虽然有心脏跳动,但射血较少,未形成一次对外周血管的冲击,从而没有出现脉搏跳动,从而可以轻松考虑房颤可能。

     

    四、通过心电图

     

    其实,房颤的诊断,以上三点只能是考虑患者房颤,如果患者有发病时的心电图,我们可以轻松的诊断房颤,也就是说,房颤的确诊,是需要有心电图证据证实的,否则,我们也仅仅只能是猜测。有时候,如果患者发病时心电图正常,我们甚至需要带动态心电图来抓患者发病时的心电图来确诊房颤。

     

    五、通过其他检查

     

    比如心电监护、比如心脏彩超等,我们都可以看到患者心脏跳动时的不规律,从而判断患者房颤。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实,如果发病时有心电图,我们就可以一目了然的诊断患者房颤了,最简单的诊断方法就是——心电图!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张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一、房颤的危害有哪些?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的危害主要有哪些呢?

     

     

    1、血栓风险

     

    房颤最大的危害,恐怕就是其血栓产生的风险,而血栓的出现,多以左心耳为多,左心耳的血栓存在,就使得各种栓塞的风险大大提高,所以,房颤的患者其脑卒中风险是正常心律的5倍以上,其主要就是因为其血栓风险。

     

    2、栓塞并发症

     

    除外脑栓塞以外,其他部位的栓塞风险也非常的高,比如肠系膜动脉的栓塞,下肢栓塞,肾动脉栓塞等等,各种栓塞的高发,也是房颤的危害。

     

    3、影响生活质量

     

    房颤会影响生活质量,尤其是阵发性房颤,会使得患者出现心悸、心慌等不适,而且会因为罹患房颤使得患者出现各种负面情绪。

     

    4、影响供血

     

    因为房颤的心律绝对不齐,而且心率大于脉率,许多房颤的心室率,会在心脏尚未完全充盈的情况下射血,使得射血减少,影响心脏泵功能,各个脏器的供血会减少。

     

    5、影响心功能

     

    房颤时间久了,会出现心律失常性性心肌病,瓣膜关闭不全等一系列心功能受损的情况,严重者会出现心功能不全等情况。

     

     

    二、怎样预防房颤?

     

    房颤是一个和年龄正相关的疾病,年龄越大,房颤的发病率也就越高,除了年龄以外,房颤的病因以高血压、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为三大主要发病原因,约占房颤发病总数的75%以上。所以,年龄是不可以改变的,但高血压、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把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控制好,可以减少房颤的发病率。

     

    其次房颤还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病、心肌炎等情况,对于这类病人,患者需要积极治疗甲亢、心肌病等原发疾病,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甲亢的出现。

     

    对于特发性房颤,是指找不到原因的房颤,这样的患者减少相关危险因素等,也可以减少房颤的发生。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近年来,发生房颤的患者不在少数,但很多人对于房颤的认知非常有限。

     

    “医生,房颤对健康影响大吗?”房颤这种病到底严重吗?“医生,房颤如果没啥症状,是不是就不用治疗了?”

     

    鉴于大家对该病的各种疑问,今天我就来详细讲一下这种疾病。

     

     

    到底什么是房颤?为什么会发生房颤?

     

    房颤,它的全名叫做心房颤动,是最为严重的房性心率失常,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那么,房颤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心脏其实是分为四个“房间”,分别是:左边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右边为右心房和右心室,而位于右心房附近,还有个窦房结,它是指挥心脏波动的“司令部”。

     

    正常情况下,心脏每一次的收缩和舒张,都是由窦房结发出的电流信号来指引完成,顺序是左右心房→房室结→左右束支→左右心室的心肌,这样一个完成的传导就完成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但是,一旦心房内发生病变,心房电的节奏开始紊乱,从正常时候的有规律的搏动,变成了纤颤,也就是我们口中的房颤。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房颤的发生呢?

     

    临床经过研究发现,房颤的发生其实跟这两方面的原因有关:

     

    第1:疾病的影响

     

    比如患者本身就有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或者甲状腺等,很容易诱发房颤的发生。

     

    第2:不当生活方式的影响

     

    如果我们频繁熬夜、经常处于高压状态,甚至经常暴饮暴食,都会使得房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如果发生房颤时,对身体会有哪些影响呢?

     

    房颤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这其中最严重的,要数脑卒中,临床有数据显示,患有房颤的患者,他们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要比普通人高出5倍。

     

    这主要是因为,房颤虽然病在心脏,但最大的危害却在心脏之外,因为房颤时,我们都心房是杂乱无章的收缩,这就会导致血液在心房内不停的打转,极易形成血栓。

     

    血栓一旦脱落,往往会随着血液进入全身其他部位,而脑部在心脏以上,加上特殊的结构,因此最容易导致脑部被栓塞,形成脑卒中。

     

     

    而且,房颤所引起的血栓,就好像埋在我们身边的“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脱落,严重的甚至会瞬间致命,因此,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那么,如果发生房颤,到底应该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预防卒中

     

    针对房颤的治疗,虽然其他方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药物治疗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房颤本身的药物治疗,通过控制房颤的心室率,让心跳变慢,另一类则是预防血栓的药物治疗。

     

    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是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主要有胺碘酮,伊布利特等,但这些药物要么不能长期使用,要么会导致心律失常,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而盐酸索他洛尔片,作为一个重要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也兼有Ⅱ类的抗心失常的作用,既有口服制剂又有静脉制剂,适应证涵盖多种室性心律失常、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等,在国内外多版文献中均受推荐。

     

     

    因此,盐酸索他洛尔片也被视为临床上抗心律失常的一线用药,越来越受到患者和临床医生的信赖。

     

    2、非药物治疗

     

    而针对非药物治疗,目前比较常见的是射频消融,经导管消融等。通过这些手段的治疗,能使得相当一部分患者维持窦性心律,但是否能使用该方法治疗,往往要经过医生的综合评估。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房颤及时没有症状,也要积极接受治疗,因为房颤的危害性跟症状的轻重无关,及时没有任何症状,仍然有非常高的栓塞风险,一定要遵医嘱积极治疗。

  • 房颤是心内科常见疾病,可好多人有疑惑,为什么心脏病,确要预防脑卒中?

     

     

    讨论这个问题,先要从血栓的形成部位来看,血栓可分为静脉系统血栓和动脉系统血栓;因为形成机制不同,导致静脉系统的血栓多数需要抗凝治疗,而动脉系统的血栓多数需要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两种类型血栓形成的机制。

     

    动脉系统内压力较高,剪切力较高,血液流速较高,其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为血小板的聚集,动脉系统内的血栓头部以白血栓为主,所以动脉系统血栓以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就不足为奇了。

     

    静脉系统内压力较小,剪切力较小,且血液流速较慢,此环境下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内源性的凝血机制激活,其血栓成分中血小板参与成分较少,因其始动原因是纤维蛋白和红细胞参与,血栓多为红血栓,所以静脉系统首选抗凝治疗也就无可厚非。

     

    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来学习一下房颤时候血栓形成的机制――简单来讲,房颤时,患者心房内环境同静脉环境相似,心房内血流缓慢,且压力小,剪切力小,血小板参与形成血栓的成分较小,所以,心房内血栓也以纤维蛋白和红细胞为主,由此来讲,抗凝治疗应该为房颤预防血栓的首选。

     

    而房颤时一旦血栓形成,其脱落后,必将随着血流流动,而血栓遇到狭窄处以后,会导致血栓卡在狭窄处,而脑血管,成为房颤后血栓形成且脱落后最常栓塞的地方!脑血管栓塞后就会因为脑栓塞而导致偏瘫等对应的脑卒中症状!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明白为什么心脏有问题,但要预防脑卒中的道理了!

     

     

    还有最后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可以不可以使用阿司匹林代替华法令来抗凝!其实,相当多的大规模试验已经证实,抗血小板聚集不能代替抗凝治疗。在房颤抗凝指南中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推荐早在2010年就已经明显降低,仅仅推荐患者拒绝使用任何抗凝药物或者不能耐受任何抗凝治疗的同时才推荐使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由此可见,房颤要抗凝,才能预防脑卒中!房颤要抗凝,阿司匹林真不行!

     

     

    道理明白了,原来阿司匹林与华法林的作用机制不一样。

     

    那抗凝这么好,为什么大家不愿意抗凝呢?主要还是因为华法令抗凝反复监测INR太过麻烦!需要反复抽血检查,而且频率过于频繁!

     

    有木有新型的监测方法能像监测血糖一样监测INR呢?其实也有,早就看过相关报道,只是技术尚未完成成熟而已,抑或国内尚未上市,或许不久的将来,你就可以像测血糖一样监测凝血,吃华法令也就会 So easy 了吧!或者那时候,患者抗凝的比率会大大提高!

     

    那抗凝是不是我们就非华法令不可了呢?当然不止华法令一种,目前临床上可以“替代”华法林的还有好多,包括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在内的NOACs(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而且已有研究表明,在房颤患者中,NOACs的疗效不劣于华法林。哪为什么不选他们呢?只因他们太贵!普通人使用不起而已!

     

     

     

    所以亲,只要房颤不消失,就会有血栓形成,只要有血栓形成,就要去抗凝预防脑栓塞……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导致心房的有效收缩产生的泵血功能丧失。同时也导致心室律的不整齐,易导致心衰、心房附壁血栓、脑栓塞的发生。

     

    一、房颤有哪些分类呢?

     

    房颤分5类,具体如下:

     

    1.首诊房颤:首次确诊、首次发作或首次发现房颤。


    2.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常≤48小时,能自行终止。


    3.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不能自行终止,需要药物或电复律转复。


    4.长期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患者有转复愿望,可以考虑药物或电复律治疗。


    5.永久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药物或电复律终止房颤无效或终止房颤后又复发。

     


    二、引发发颤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房颤的原因很多,既包括心肺疾病,也包含内分泌系统疾病。正常人在情绪激动、饮酒、劳累等情况下也会出现房颤,而且随诊年龄的越来越大,房颤的发生率也有增高的趋势。老人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水钠潴留也很容易诱发房颤发作。常见的原因有饮酒、外科手术、体力劳动、情绪激动、低钾等。与房颤相关心血管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常见的其他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也可引起房颤。老年人以及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好发房颤,也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身上,尤其是二尖瓣病变者。

     

    三、房颤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如喝咖啡、浓茶可以导致心跳加快,有一定诱发几率。焦虑、抑郁、熬夜、休息不好、吸烟、肥胖也会增加房颤发生的几率。在有睡眠呼吸暂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肌缺血的患者中,如果原发病治疗不及时易导致房颤的发生。

     

    四、如何确诊房颤?

     

    根据心电图的表现可做初步诊断,同时查体检查的一些特点也可作为房颤的诊断,其准确性和查体医生的医学水平有一定关系。

     

     

    1.心电图:表现为正常的窦性P波消失,被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振幅变化不定、小而不规则的基线颤动波所取代,临床上称为F波,频率为160~350次/分,心室律绝对不规则,一般心室率在100~160次/分,QRS波形态通常正常,如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则QRS波增宽。

     

    2.查体:心脏听诊时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规则,每分钟心率的次数大于脉搏的次数,即出现了短绌脉。

  • 高血压与房颤的并存,犹如一把悬在患者头上的利剑,大大增加了中风的风险。据相关研究显示,超过一半的房颤患者合并高血压。那么,为何高血压与房颤的共存会如此危险?又该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呢?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房颤。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我国,房颤患者人数众多,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房颤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容易造成中风、下肢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二是心房以每分钟300~600次的速度快速颤动,影响了心脏的正常舒缩功能,容易导致心功能不全。

    那么,高血压与房颤之间究竟有何关联呢?专家指出,高血压与房颤的关系十分密切。高血压患者由于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心脏被迫用力收缩,以克服外周阻力,长期下来容易导致心肌肥厚。而心肌肥厚正是房颤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

    对于高血压合并房颤的患者,治疗至关重要。首先,降压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有效手段。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积极争取降压达标,避免心室肥厚和心房扩大,是预防房颤发生的最重要措施。已合并房颤的高血压患者,若能在抗栓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强化降压治疗,亦会获得更多益处。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预防房颤、降低中风风险的重要手段。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高血压和房颤等相关问题,也是预防中风的关键。

    总之,高血压与房颤的并存,确实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但只要积极治疗,调整生活方式,我们就能有效降低中风的风险,拥有健康的生活。

  •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房跳动无规律且过快。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房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口服抗凝治疗是目前治疗房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抗凝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等。

    体重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重要指标。近日,一项发表在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的研究表明,在接受口服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中,BMI与临床结局密切相关。

    该研究纳入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韩国国民健康保险数据库中的43173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分析了他们的BMI与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体重组相比,肥胖组和体重不足组的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大出血、全因死亡等不良事件的风险更高。其中,体重过轻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398倍。

    此外,研究还发现,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剂与华法林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相似。因此,对于房颤患者来说,控制体重对于降低临床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房颤患者而言,控制体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合理饮食:避免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
    • 适量运动:坚持规律的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控制体重。
    •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 定期复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进行体重、血压等指标的监测。

    总之,房颤患者应关注自己的体重变化,积极采取控制措施,以降低临床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 心脏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治疗方式多样,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手术。

    在药物治疗方面,常见的药物包括胺碘酮、心律平等,这些药物可以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此外,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和非二氢吡啶类的钙拮抗剂等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房颤。

    射频消融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心脏内部放置电极,对异常的电活动进行消融,从而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除了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手术,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首先,要评估血栓形成的风险,对于中高危患者,需要服用抗凝剂。其次,心力衰竭患者应接受标准化的抗心力衰竭治疗。此外,平时还要注意监测心率,当心率异常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治疗房颤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心脏房颤是一种可治性疾病,通过合理治疗和日常保养,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

  •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仅次于早搏,位居第二。房颤的发生,意味着心肌失去了正常的有规律的舒缩活动,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蠕动,导致心房失去正常的有效收缩。房颤持续三周以上,可称为持续性房颤。

    房颤的症状表现多样,包括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忧虑不安等。阵发性房颤的症状较为明显,表现为发作突然,持续时间不一。持续性房颤的症状与原有的心脏病和心室率有关,患者常感心悸、气短,活动后心室率明显增快,易于发生心力衰竭。部分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在偶然的机会被发现。

    房颤的病因复杂,包括饮酒、外科手术、电击、心肌炎、肺栓塞、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急性原因,以及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此外,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可能导致房颤的发生。

    房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检和辅助检查。心电图是诊断房颤的重要手段,可明确诊断并了解心室率的快慢。心脏超声检查可发现心脏结构的变化,并了解心房内是否存在附壁血栓。

    治疗房颤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心室率控制、抗凝治疗和心律转复。电生理治疗包括射频消融和起搏器植入。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为了预防房颤的发生,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

  • 心律不齐是一种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它会导致心脏跳动不规律,从而引起多种不适症状。以下是心律不齐的一些常见症状:

    1. 心慌:心律失常会导致心室压力升高,心脏舒张期充盈过度,引起心慌症状。患者可能会感到心跳加速、心跳不规律或心跳停止。

    2. 乏力:心律失常会导致患者心肌的收缩频率和节律紊乱,心脏的输血功能不稳定,血液循环缓慢,人体各器官供血不足。这时,患者就会出现疲劳的症状。

    3. 胸闷:心律失常发生后,患者的心脏功能会下降,导致体内血液流动变慢,氧气输送功能降低,各器官供氧不足,出现胸闷症状。

    4. 气短: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血液流动缓慢,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气短等症状。

    5. 头晕:心律失常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眩晕等症状。

    6. 晕厥: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会导致心脏停搏,患者可能会出现晕厥甚至猝死。

    除了上述症状外,心律不齐还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疾病等。

    心律不齐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脏复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是治疗心律不齐的常见方法,如美托洛尔、胺碘酮、普罗帕酮、去乙酰毛花苷等药物可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可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脏复律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室颤动、心室扑动等心律失常。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和手术治疗则适用于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为了预防心律不齐,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等。

    2.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3.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律不齐。

    4.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停药或换药。

    5. 避免接触电磁场、辐射等有害物质。

  •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它会导致心房快速无序的颤动,从而引发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治疗房颤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方面,主要目的是控制心室率、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常用的药物包括胺碘酮、心律平等。此外,对于血栓栓塞风险较高的患者,还需要进行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

    手术治疗方面,射频消融手术是目前治疗房颤的主要手段。该手术通过导管将射频电流传递到心内特定部位,破坏异常心律的起源,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对于一些病因明确的房颤患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心房肌病等,还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避免情绪激动、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此外,避免吸烟、饮酒,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需定期监测脉搏和心率,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心房颤动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降低疾病风险。

  •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一员。据统计,我国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而实际患病人数可能更高。房颤的危害不容忽视,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可致残、致死。

    房颤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风湿性瓣膜病等。此外,吸烟、饮酒、咖啡因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房颤的重要诱因。

    房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凝治疗和抗心律失常治疗。其中,华法林是常用的抗凝药物,能够有效预防血栓形成,降低中风风险。抗心律失常药物则主要用于控制心室率,改善症状。

    非药物治疗包括电转复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电转复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电击使心脏恢复正常心律。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射频电流破坏心脏异常电传导通路,从而根治房颤。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房颤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进行体检。

    北京安贞医院房颤中心是国内外知名的房颤治疗中心,拥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患有房颤,建议到专业医院就诊,接受规范的治疗。

  • 年轻人患上房颤,往往让人担忧其是否会自愈。事实上,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是由于心房内大量折返环的存在,导致心房激动在折返环内反复发作,进而引发各种症状。因此,年轻人患上房颤后,并不能自行痊愈。

    房颤,又称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当心房规则有序的电活动丧失,导致心房无序的颤动时,就会发生房颤。此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和舒张,导致心率参差不齐,心房射血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诱发心衰、血栓等严重并发症。

    治疗房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抗凝治疗:房颤患者容易形成血栓,因此抗凝治疗是预防血栓形成的关键。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维生素K抑制剂等,但需要监测凝血功能,并根据INR比值调整药物剂量。

    2. 转复治疗:转复治疗旨在恢复窦性心律,常用的药物包括奎尼丁、普罗帕酮、胺碘酮等。但药物复律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目前导管消融技术逐渐成为主流,能够有效恢复心率。

    3. 心率控制:心率过快会导致患者出现心悸、心慌等症状,甚至诱发心衰。因此,控制心率也是治疗房颤的重要环节。常用的药物包括洋地黄类、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戒烟限酒等,有助于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年轻人患上房颤后,需要积极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养,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跑步作为一种常见的有氧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加入其中。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跑步,以下七类人群需要注意,以免跑步带来的潜在风险。

    1. 严重肥胖者

    严重肥胖者的下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跑步会进一步增加关节负担,容易导致膝关节损伤。建议这类人群选择低冲击的运动,如游泳、快走等。

    2. 感冒、发烧、咳嗽患者

    感冒期间免疫系统较为脆弱,跑步会加重症状,并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加重。建议感冒期间避免跑步,多休息,及时就医。

    3. 心血管疾病患者

    跑步会增加心脏负担,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可能会增加运动风险。建议这类人群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运动,避免晨练。

    4. 腿部受过严重伤害者

    腿部受过严重伤害的人群,需要等待康复后再进行跑步运动。以免加重伤势,延缓康复。

    5. 50-60岁以上年龄者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建议这类人群选择低冲击的运动,如太极、瑜伽等。

    6. 房颤、胆结石、贫血、急慢性肾脏病等患者

    跑步可能会加重病情,建议这类人群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运动。

    7. 疲乏、吃不好、睡不香者

    运动量过大或运动方式不适合,会导致身体疲劳。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注意休息。

    除了以上七类人群,以下是一些跑步的注意事项:

    1. 跑步减肥效果

    跑步能帮助燃烧脂肪,促进新陈代谢,起到减肥效果。但要注意控制运动量和饮食,避免过度运动。

    2. 如何避免跑步带来的伤害

    跑步前进行热身,跑步过程中注意呼吸,出现不适及时休息。

    3. 糖尿病患者如何跑步

    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跑步,但要注意调整饮食和药物。

    4. 晚上跑步是否合适

    晚上不适合跑步,建议早上或下午进行锻炼。

    5. 儿童是否适合跑步

    儿童可以适量跑步,但要注意控制运动量和强度。

    6. 女性何时不宜跑步

    女性在生理期、孕期、流产后不宜跑步。

  • 我的线上问诊经历

    那天下午,我正在家中忙碌,突然感到一阵心慌,胸闷,胃部也不舒服。想到之前体检时的心律不齐,我有些担忧,于是决定咨询医生。

    我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通过线上问诊的方式,很快就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取得了联系。医生在了解了我的症状后,建议我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医生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生活习惯,提醒我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并建议我不要喝咖啡、浓茶和酒。当我提到自己当天下午喝了咖啡和浓茶后出现了症状时,医生提醒我注意这一点。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决定去医院做心电图,并抽血检查甲状腺功能。医生告诉我,如果是房颤,治疗会比较复杂,如果是早搏,可以吃稳心颗粒。听到这里,我感到一丝安慰。

    在与医生的沟通中,我感受到了医生的耐心和专业。他不仅为我提供了治疗方案,还给了我很多生活上的建议。我非常感谢医生的帮助,也对我的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利性。在忙碌的生活中,我无需外出,就能得到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建议,这让我对互联网医疗有了更深的认同。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