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脊髓损伤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中枢神经损伤的症状

中枢神经是解剖学概念,大家最常认识的大脑、脊髓。所以中枢神经损伤症状包括两个方面,大脑损伤以及脊髓损伤。

大脑是中央司令部,包括额叶、颞叶、枕叶,包括脑干、中脑、桥脑、延髓。大脑是非常精细的器官,不同部位损伤以后有不同症状,如脑干损伤症状可能比较重,最常见的脑干损伤,脑出血、脑梗死。另外额叶、颞叶损伤以后,病人可能会出现对侧偏瘫,左侧额叶、颞叶损伤,右侧偏瘫,而且会出现失语、言语障碍,因为中枢神经左侧是语言中枢所在的部位,所以会引导语言,出现偏瘫、共济运动失调。

如果是丘脑损伤,会出现一侧肢体麻木,这些都是中枢神经损伤的症状。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外伤、车祸,另外脊髓血管也会出现梗死或出血,也会出现截瘫,双下肢不会动,另外大小便失禁,这就是脊髓损伤的症状。

中枢神经损伤的症状包括两个方面,大脑症状以及脊髓症状。

主治医师于英儒

146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是由于脊柱骨折后脊椎移位或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内,使脊髓或脊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所致,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和继发性脊髓损伤。

好发部位为中下颈椎和胸腰交界部,多有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出现四肢瘫痪。脊髓损伤根据损伤的脊髓节段和是否为完全性脊髓损伤,可以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总体来说,脊髓损伤后主要表现为伤后立即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和直肠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

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肢体运动肌力下降,严重时可出现截瘫;损伤平面一下的感觉丧失,尿潴留、便秘,尿失禁、大便失禁。在进行神经系统查体时,还可出现生理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阳性。

脊髓损伤治疗有多种方法,其中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颅骨牵引、颈胸支架固定、手法整复和姿势复位等,其目的是通过对骨折的复位来解除对脊髓的压迫。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甲基强的松龙大剂量冲击,以及甘露醇、速尿脱水利尿治疗,还有神经节苷脂、神经生长因子等药物治疗。除此之外,还要及时进行高压氧和局部低温等康复治疗。对于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去除压迫脊髓的因素,以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主治医师王目国

146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脊髓震荡

脊髓震荡是脊髓损伤最轻的一种形式,指脊髓受损伤之后,短暂的传导及反射功能遭到抑制,是可逆性的生理性紊乱,没有肉眼及显微镜下可见的改变。

主要表现脊髓损伤之后,立即在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以及括约肌的功能障碍,比如有四肢无力、软瘫、不能活动、皮肤感觉消失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也就是因为本身损伤比较轻,在损伤之后有的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之后就能够慢慢得到恢复,不留特殊脊髓损伤的后遗症。

受伤 24 小时以内可以选择激素冲击治疗,配合甘露醇减轻水肿,受伤 24 小时后可以适当的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比如活血止痛胶囊,另外就是积极的营养神经治疗,比如脑苷肌肽。如果是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需要考虑手术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及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术后再配合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严重的脊髓损伤会导致瘫痪,需要加强护理,预防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主治医师王目国

144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颈部脊髓损伤

颈部脊髓损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损伤,常造成患者死亡或残疾。

颈上段脊髓损伤者易发生四肢瘫痪,如果膈肌和肋间肌瘫痪,可发生呼吸困难,常致患者迅速死亡。

颈下段脊髓损伤者在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肢体瘫痪,上肢呈节段性感觉和运动障碍;由于胸部呼吸肌瘫痪,患者仅有腹式呼吸,同时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和 Horner 综合征。

脊髓完全断裂者可立即发生弛缓性完全瘫痪,损伤平面以下各种感觉和反射消失,一般不能恢复。

颈髓损伤轻度的表现为四肢的麻木,感觉过敏,如疼痛,麻木或蚁走感。重度的出现不同程度的四肢肌肉力量下降,伴有大小便不能控制。

轻度的颈髓损伤,颈椎稳定的,可以带颈托或颅骨牵引,一般需要 6 周~8 周,静滴消肿、止痛及营养神经药物。

颈椎不稳定的,需要颅骨牵引 8 周,或者颈椎前路、后路入路内固定治疗。

如果伴有不稳定性骨折,骨折压迫颈髓引起,一般选择后路入路,内固定减压治疗。

如果颈椎稳定,没有骨折,脊髓压迫是由于硬脊膜外出血造成,需要根据出血部位选择入路,进行出血清除、减压治疗。

主治医师王目国

145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脊髓损伤分级(一)

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会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的丧失,包括大小便功能和阴茎勃起(男性)功能。脊髓损伤程度的不同预后也是不同的,下面就介绍一下脊髓损伤的分级。

A 级(完全性损伤):在脊髓损伤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骶段 S4~S5(鞍区)无任何运动及感觉功能保留。

B 级(不完全性损伤):在脊髓损伤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骶段 S4~S5 区有感觉功能保留,但无任何运动功能保留。

C 级(不完全性损伤):在脊髓损伤神经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但脊髓损伤神经平面以下有一半以上的关键肌肌力小于 3 级。

主治医师王维海

144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脊髓损伤分级(二)

D 级(不完全性损伤):在脊髓损伤神经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且脊髓损伤神经平面以下至少有一半的关键肌肌力等于或大于 3 级。

E 级(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这是美国脊髓损伤学会 2000 年对脊髓损伤分级的新的修订版本,其中有一点要引起我们重视:

C 级或 D 级的患者,他们必须在骶段 S4~S5(鞍区)有感觉或者运动功能的保留,也就是说如果他们鞍区没有感觉和运动了,他们就属于 A 级(排除脊髓震荡和脊髓休克),无论他们的肢体是否残留的一些运动功能。

此外,C 级或 D 级的患者必须具备以下两项之一:①肛门括约肌有自主收缩;②脊髓损伤神经平面的运动水平以下有三个节段以上保留有运动功能。

主治医师王维海

145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什么是脊髓休克

脊髓休克是指脊髓遭受严重创伤和病理损害时即可发生功能的暂时性完全抑制,临床表现以迟缓性瘫痪为特征,各种脊髓反射包括病理反射消失及二便功能均丧失。

其全身性改变,主要可有低血压或心排出量降低,心动过缓,体温降低及呼吸功能障碍等。

脊髓休克在伤后立即发生。儿童一般持续 3~4 天,成人多为 3~6 周。脊髓损伤部位越低,其持续时间越短。如腰、骶段脊髓休克期一般小于 24 小时。

出现球海绵体反射或肛门反射或足底跖反射是脊髓休克结束的标记。脊髓休克期结束后,如果损伤平面以下仍然无运动和感觉,说明是完全性脊髓损伤。

主治医师王维海

145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脊髓损伤的恢复治疗

脊髓损伤恢复时间因人而异,与损伤的严重程度、采取的治疗措施等相关,不可一概而论。

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常见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暴力外伤、运动损伤等。

若患者脊髓损伤较轻,如脊髓震荡,感觉和运动功能基本正常,通过经过 1-2 周的药物治疗,神经功能可得到恢复。

若患者脊髓损伤较重,出现肢体活动障碍,经过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恢复需要 3-6 个月。

若为完全性脊髓损伤,特别是脊髓的解剖结构完整性遭到破坏,脊髓功能的恢复时间相对较长,可能数年后仍难以完全恢复,需长时间的康复治疗或药物治疗。

脊髓损伤的黄金恢复期是损伤后的 3 个月,所以在损伤后的 3 个月内,及时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早日康复。

主治医师王维海

144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脊髓震荡和脊髓损伤

脊髓震荡是指脊髓损伤后出现短暂性功能抑制状态。大体病理无明显器质性改变,显微镜下仅有少许水肿,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未见破坏现象。临床表现为受伤后损伤平面以下立即出现迟缓性瘫痪,经过数小时至两天,脊髓功能即开始恢复,且日后不留任何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脊髓休克是指脊髓遭受严重创伤和病理损害时即可发生功能的暂时性完全抑制。临床表现以迟缓性瘫痪为特征,各种脊髓反射包括病理反射消失及二便功能均丧失。其全身性改变,主要可有低血压或心排出量降低,心动过缓,体温降低及呼吸功能障碍等。

主治医师王维海

145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脊髓休克

脊髓休克(spinalshock)又称脊休克,是指脊髓遭受严重损伤(常为脊髓横断或完全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失去与高位中枢的联系,并暂时丧失感觉、运动和反射(包括阴茎海绵体反射、肛门反射)功能,进入无反应状态,主要见于颈脊髓损伤和胸脊髓损伤。以迟缓性瘫痪为特征,患者可出现血压降低、无法排便、排尿、排汗等表现。

脊髓休克是脊髓损伤后临床上的表现的一个阶段,表现是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及病理、生理反射均丧失的临床症候群。

平时要注意多休息。脊髓休克是暂时现象,无需特殊治疗,大多可逐渐恢复。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 需预防脊髓水肿加重,可应用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类药物;
  • 需预防卧床并发症,如应用抗生素及化痰药防治肺感染、应用抗凝剂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膀胱冲洗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褥等;
  • 如果是外伤骨折引起,必要时要行骨折切开复位、神经减压手术;
  • 被动功能练习,可防治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卧床并发症。

主治医师王目国

1453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300条记录共30页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