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吴华龙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2********480

吴华龙

主治医师

瓦房店第四医院有限公司 临床心理科

可处方
99%
好评率
3121
接诊人数
0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学会沟通,父母的建议才有效

孩子出现行为时,可能也是父母对孩子说话最多的时候,但孩子真正接收到多少呢?或家长的沟通的目的达到了多少呢?有些对话的结果往往无效,甚至与原本的目的背道而驰,激起了更大、更激烈的冲突,这样的沟通都是无效的。之所以沟通无效,家长可能在跟孩子沟通和交流过程当中忽略了很多东西,没有运用合理的方式,我总结归纳了四条有效沟通的方法,家长们可以在下次和孩子沟通中试一试。 1、控制情绪,用平等尊重的态度沟通 家长因为孩子出现的行为问题焦虑、愤怒,忍不住了便开始数落孩子,这只是发泄家长的情绪,并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父母劈头盖脸地指责孩子,会导致孩子内在价值感降低甚至丧失。他会觉得自己在爸爸妈妈眼里都一无是处,然后可能就会自暴自弃,走上更不积极的道路了。所以,沟通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孩子在成长中出现行为问题,我们要心平气和陪孩子一起去面对,父母情绪越平和稳定,越有助于孩子的调整。 家长可以用商量的语气问问孩子:“出现这个问题,我想听听原因,你能告诉我们吗?”“我们对于你的想法不太清楚,你能具体和我们说说吗。”“我们想知道你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你可以和我们聊聊吗?”这样,孩子才有可能说出他内心真实的想法,让沟通继续。 2、先学会倾听,再接纳共情 当孩子说“我就是学不进去”、“我就是控制不住要玩游戏”,听孩子说出原因时,不要着急评判,“你就是懒”、“谁学习不辛苦啊”……这些话只能让孩子封闭沟通的欲望,激起反感抗拒,不会有好的沟通效果。而家长的及时共情接纳,也许能让孩子升起去面对困难的力量。“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做到不容易”、“我看到你也在努力地控制了”、“你觉得我们怎么做可以帮到你?”这些话能让孩子感受到前面有个巨大的困难,但是他不是孤军奋战,父母在想办法和他一起解决,他就能有勇气学着面对,而不是逃避。 3、用商量的语气提出建议 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父母除了焦虑、愤怒之外,最理智的做法是学习。自己可能不够专业,那需要向专业的老师学习专业的方法。无证上岗做父母这么多年了,孩子出现问题时,恰恰也给了父母一个成长的机会,听取专家的建议,学习时间管理的方法,然后再给孩子提出有益的建议。提出建议时可以说“我从一位老师那了解到一些方法,我们一起试一试,看看能否给你一些帮助?”“方法你了解一下,按你自己的节奏来调整,我们慢慢来,试试看。” 4、放大优点,提升孩子内在积极动力 沟通的时候,可以适时表扬孩子最近好的表现,越具体越好。比如孩子玩手机时间减少了,就可以说:“我看到你连续三天玩手机的时间都没有超过三个小时,我知道你在努力控制自己了,这是需要意志力才能做到的,孩子你很棒!”比如孩子在练字,你拿过来一看,写得乱七八糟,但有一个字写得还不错,这时家长如果只批评和要求,“你看看你写的什么?跟虫子爬得似的,今天再练十张!”这样绝对会打击孩子继续练字的积极性,如果我们说“哎,这个山字写得不错,横平竖直,继续加油,相信不多久你全部的字都能写这么好!”当孩子每一点滴的努力都被家长看到时,会增强他内在积极的动力,他就愿意继续去迎向困难,向更好的方向奋进。这就是“阳性强化”。

吴华龙

主治医师

瓦房店第四医院有限公司

145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情绪“过山车”可能是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是一种情绪像“钟摆”一样摇摆不定的奇怪疾病,患者时而精力充沛,天马行空;时而郁郁寡欢,一筹莫展。当有人出现反复“喜怒无常”、“过山车”样的精神状态的时候,需警惕是否患上了一种“钟摆”病——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障碍也称双相情感障碍,症状是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多发于青少年,其致死率、致残率甚至不亚于抑郁症。 双相障碍的自杀率在精神疾病中排在首位,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很可能造成终生遗憾。 如果患有双相障碍,服药是很重要的,但最佳的双相障碍治疗方案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药物治疗,例如心理治疗。

吴华龙

主治医师

瓦房店第四医院有限公司

144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建立正性认知?

1.认知模式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也是不同的。 很多人都听过“半杯水”的故事,积极的人会说“还剩半杯水”;消极的人会沮丧地说“只剩半杯水了”。关注的是水的哪部分,影响可能没那么大,但关注的是自己和事件的哪部分,影响就大了,就像抑郁症患者经常只能关注到那些不友好的人。 每次当我们察觉到,自己只关注了不好的这部分时,可以在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在半圆的另一部分写上刚才忽视的优点和亮点,隔一段时间翻出来看看,以此训练自己。 2.对事件的解释很重要。 影响认知和行为最关键的一步,在于我们对事件的解释。我们经常回顾过往经历,并试图分析其中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考好了可以是因为拜了锦鲤,也可以因为自己聪明,失恋了可以因为自己不完美,也可以因为男朋友太渣。这些分析并不总是清晰地呈现出来,但总结出来的这些经验,自动化成思维习惯。 所以,当遭遇生活事件时,有必要逼迫自己让思维慢下来,拉上你信任的亲友一起归因分析,并且最好拿纸笔记录下来。 3.主动选择,正向反馈。 如果认知的改变比较艰难,我们可以考虑从另一个方面着手,主动采取行动,创造认知失调,倒逼认知改变。以抑郁症为例,研究发现,假装笑脸会让患者很痛苦,但为了假装笑脸而付诸的努力,比如主动参与社交,会让患者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

吴华龙

主治医师

瓦房店第四医院有限公司

144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认知行为疗法的前生今世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精神心理科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有焦虑症或者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患者。患者的认知是指一个人对外界事物、某个对象或者对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患者对环境以及事物的见解等。认知行为治疗就是通过对患者的认知进行纠正,改变患者对自己、对他人或者对其他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从而来改变患者的心理问题,起到好的、正向的积极治疗作用,其是一种结构性、短程、针对认知取向的治疗方法,具有合理性。目前已经发展了 50 余年,患者在使用这种治疗方法以后,情感障碍、精神心理问题能够得到部分改善,但还是要依赖药物支持辅助。” 认知行为治疗的发展 认知行为治疗(CBT)一开始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分为行为治疗(BT)和认知治疗(CT),从发展历程上看,这个阶段可以视为第一代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起源于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在 20 世纪 70、80 年代开始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精神疾病的临床治疗。 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通过干预与疾病相关的消极行为来改善精神症状。例如,对于害怕兔子的孩子,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玛丽·琼斯通过在兔子面前用糖果奖励孩子,用“吃糖果”的积极行为取代负面的恐惧行为,从而减少了他们对兔子的恐惧。 认知治疗 然而,许多临床医生却认为行为主义没有充分描述患者的心理体验,而这些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中蕴含着改善精神症状的可能性。例如,阿伦·贝克指出抑郁症患者会体验到很多不切实际、消极和自我挫败的想法,夸大地解释他们的消极体验,如“我从来没有做对过任何事情”。行为治疗师忽视了这些想法,贝克认为这些消极的想法是抑郁的重要特征,他试图挑战患者这些极端的想法,以减少精神疾病患者的痛苦。基于这方面的工作和努力,贝克创立了认知疗法,认知疗法已发展成为当前最具影响力的治疗方法。 CBT 理论 CBT 理论强调要把认知和行为改变作为切入点,来打破精神疾病患者的恶性循环,引导患者行动起来,不断尝试去重建新的认知,放弃已习惯的不良思维和行为模式,找到建立与维持新的良性循环的方法。 经过 60 多年的发展,350 多项研究结果表明,CBT 能够高效治疗各种心理障碍(如抑郁、惊恐、广泛性焦虑、社交焦虑、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医学问题(如睡眠相关障碍、慢性疼痛和心脏疾病)和其他生活问题(如缺乏自信、自卑和愤怒)。

吴华龙

主治医师

瓦房店第四医院有限公司

146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你吃的助眠药,可能只是保健品

网络信息的发达,让消费者都变“聪明”了。同是天涯失眠人,谁还不知道点儿初中生物学知识:褪黑素是大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神奇物质,当它的量达到较高水平,人就会犯困。这也是市面上很多“改善睡眠”产品的营销卖点。 这没毛病,只是他们模糊了其他信息点:比如,药店卖的不只是非处方药,还有保健品,都叫褪黑素,但它们在有效含量、疗效证据、国家监管标准等方方面面都不一样,保健品是不能拿来预防或治疗疾病的;比如,失眠在医学上是有诊断标准的,很多医院甚至设有专门的睡眠门诊,当你失眠严重到一定程度,你应该作为一个患者,被医生治疗,而不是被广告营销带着走;比如,在中国,市面上的褪黑素几乎都是属于保健品。 其实,要说营销最成功的褪黑素产品,要属“脑白金”,褪黑素是其中的重要有效物质,早在二十多年前,褪黑素改善睡眠这套故事,就已经被它讲烂,但现在,它经常被嘲笑为“智商税”。 其实,非处方药和保健品非常好区分,看看你吃的“助眠药”包装上有没有 OTC 标志就知道了。如果你想要的是有助眠作用的药物,一定要注意区分,不然买的可能是“脑白金”同款。

吴华龙

主治医师

瓦房店第四医院有限公司

145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对有药物依赖和心理依赖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如何引导其情绪恢复正常?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如果患者存在于对于药物、心理双重依赖的话,那么这类情感障碍的患者可能治疗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多数情况下,这类患者已经对药物形成了比较强烈的依赖性,甚至很多人已经产生了药物成瘾性,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所谓的药物治疗,甚至可以变相的看成了服用药物毒品来治疗自己的精神创伤。因此,想通过药物戒断来进行治疗,困难重重。 停止服用药物后,患者第一可能产生比较明显的戒断反应。其次,还可能因为停止服用药物以后,原有的症状不断加重。这样两难的结局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是其一。其二,这类患者不光是对药物有很强烈的依赖感,他们还对特定人群产生了比较强烈的心理依赖感。比较强烈的心理依赖感表现在他们可能需要爱人长时间的陪伴在自己的身边,如果一旦离开,就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躁不安,甚至疑神疑鬼,担心对方要离开自己,甚至出现了背叛。甚至会做出一些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事情来。这种强烈的心理依赖感,甚至不会因为家人的陪伴而逐步得到缓解,反而可能会不断加重,甚至不能离开一分钟。往往这样双重依赖的情感障碍类患者,治疗效果欠佳。

吴华龙

主治医师

瓦房店第四医院有限公司

144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特性?

1、并不是一定都会出现:出现副作用的概率当然是有的,但并不是说每个人都一定会出现,且一定会每种副作用都会出现; 2、症状一般不会太严重:即使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一般不会太严重,且如果太严重的,一般也都能找到替代药物; 3、是可控的:一种药物在生产时,就已经对其可能会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都有考虑,并标注出来,说明书上会罗列清楚,了解清楚后,便不至于万一出现时没有应对措施而惊慌; 4、是可以缓解的:医生通常有丰富的应对不良反应的经验,不良反应大的药物可以为患者找到替代药物,无法替代或者只是阶段性的不良反应,也有其他办法可以缓解。

吴华龙

主治医师

瓦房店第四医院有限公司

145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这才是失眠治疗的正确打开方式

那么,失眠了究竟该怎么办呢? 根据《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 版)》专业建议,失眠的干预方式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中医治疗,考虑到治疗的总体收益,最推荐的是心理治疗,尤其是睡眠卫生教育和针对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其次才是药物治疗。 治疗失眠的药物又被成为镇静安眠药,主要包括苯二氮卓类和非苯二氮卓类、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等。而药物的选择上,首选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也就是“克隆”类,它们的安全性较高,对睡眠结构本身的破坏小,副作用也更少,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是很安全的。这些药物是处方药,不能在药店随意买到,必须由医师出具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 图片 但是,鉴于镇静安眠药滥用可能带来的成瘾问题,一般仅以按需、间歇、短期服药,不建议过于依赖药物。而且,研究显示,认知行为疗法等非药物疗法,带来的疗效比镇静安眠类药物更持久,在《指南》上也被优先推荐。 最易得的不是最好的,治疗失眠,不是自己买一瓶褪黑素那么简单;故事越简单,背后隐藏的信息就越多,褪黑素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改善睡眠,但它不该是失眠人的首选。 与其常年累月依赖这“神奇“的小药片,不如花几分钟在医院挂个”失眠门诊“的号;与其承担未知的保健品风险,不如选择已有明确医学证据的药物,或者疗效更持久的心理治疗。

吴华龙

主治医师

瓦房店第四医院有限公司

146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睡眠时间限制疗法

大多失眠患者躺在床上的时间远远多于实际睡眠的时间,这样不仅不能延长有效睡眠时间,反而会破坏睡眠的稳态驱动力,引起睡眠效率下降等问题。 睡眠时间限制疗法旨在通过调整患者睡眠时间的步骤,缩短在床上非睡眠状态的时间,使其在床上的时间接近于实际睡眠面时间,从而达到提升睡眠效率、改善睡眠质量等作用。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在治疗开始前 1-2 周填写睡眠日记,记录下每日的上床时间、起床时间、总睡眠时间和总清醒时间。计算近 1-2 周内平均的实际睡眠时间。 根据患者的工作或学习需求,与患者一同制定起床时间。 制定上床时间:上床时间=起床时间-过去 1-2 周平均睡眠时间。 当达到预设的上床时间或在此时间后有睡意时,才可上床睡觉。 未来一周内的每一天均需按规定的上床时间和起床时间进行,保持规律作息,并填写睡眠日记。 一周后根据近一周内的实际睡眠时间计算睡眠有效率,以便调整和设定新的睡眠方案:睡眠有效率=实际睡眠时间/总卧床时间×100%,如若睡眠效率大于 90%,则可延长卧床时间 15 分钟(提早 15 分钟上床或延长 15 分钟起床);如睡眠效率低于 85%,则缩短卧床时间 15 分钟。如睡眠效率在 85%-90%之间,则可维持方案,不做调整。 睡眠限制疗法需至少 1-2 周才可见效,在实施早期可能会出现白日困倦、注意力下降等症状,随着治疗的进行这些症状将逐步改善。对于白日需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人群(如司机、高空工作者等)应慎用。

吴华龙

主治医师

瓦房店第四医院有限公司

144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抑郁症又称为抑郁障碍,可以表现为单次或者反复多次的抑郁发作,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往往心境的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可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幻觉。 据统计,约 1/4 的抑郁病人因自杀而死亡,而在人群中自杀者,往往 1/3 是抑郁病人,由此可见,及时而积极地治疗抑郁症患者是十分重要的。切不可把抑郁病人当成是思想问题或一般的精神受刺激来对待,以免发生意外。 抑郁病人除了心情上的变化外,还有许多躯体症状,如果病人不善于或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变化,只是诉述躯体症状,那么医师很容易诊断为内科或神经内科疾病,以至经年累月看病而得不到应有的治疗。 我们可以从下述的调查来看一下抑郁病人的躯体症状,睡眠障碍占 98%,疲乏 83%,喉头和胸部缩窄感 75%,胃纳下降 71%,便秘 67%,体重减轻 63%,头痛 42%,颈背痛 42%,胃肠道不适 36%,心血管症状 25%等,如果病人光主诉身体上的不舒服,很少有医师会马上想到抑郁症的,而想到的也基本会到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心内科就诊,很少会到精神科就诊的。

吴华龙

主治医师

瓦房店第四医院有限公司

1440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254条记录共26页
...
吴华龙医生寄语
从业10余年,对精神心理科常见病,如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社交恐惧症,神经衰弱,强迫症,抑郁症,躁狂症,物质依赖,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老年性精神病,人格障碍等疾病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
吴华龙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22952 次
总文章 254 篇
在线服务患者 2866 次
患者评价 1168 个
获得锦旗 0 个
入驻时间 2020-08-17 09:42:38
吴华龙医生的治疗经验
在线问诊的患者 2866 人
随访中的患者 127 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