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庞艳华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1********869

庞艳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皮肤科

可处方
100%
好评率
2414
接诊人数
37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抓,并不一定代表痒

慢性痒疹(chronic prurigo,CPG)由慢性瘙痒、反复搔抓所致,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往往很低。近期,德国明斯特大学附属医院的 Schneider G 医生利用该院慢性瘙痒中心数据库的资料对患者的搔抓行为开展了一项调查研究,现介绍如下: 研究概况 该研究纳入了 1142 例 CPG 患者,根据搔抓行为将其分为 2 组,A 组患者仅瘙痒时才搔抓(n=767),B 组患者在无瘙痒时也会搔抓(n=375),比较了两组患者的社会人口学、临床和问卷调查资料。与 A 组患者相比,B 组的年龄显著更小(58.07 vs 63.21 岁)。 尽管两组患者在瘙痒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昼夜变化方面无差异,B 组患者报告的瘙痒性质更复杂,如发麻等;加重瘙痒的诱因更多,如劳累、休息、情绪紧张、触摸等;应对瘙痒的措施更多,如摩擦、搔抓、揉捏、擦洗。 在 B 组患者中,瘙痒的情绪反应更多,如激惹、令人恐惧、令人窒息,瘙痒相关的消极思想更常见,比如我会反复搔抓直至毁容,瘙痒会把我逼疯,我会把自己抓得出血等。B 组患者还更常报告搔抓缓解了瘙痒,产生了满足感,他们持续搔抓至皮肤剥蚀,患者的生活质量受损、焦虑和抑郁方面的评分也显著更高。 研究学习 欧洲皮肤病与性病学会按照形态将 CPG 分为 5 型,即丘疹性、斑块型、结节型、脐凹型和线型,其中以结节型最为常见,即结节性痒疹。 尽管临床常见,容易诊断,CPG 的治疗却很困难,患者往往对疗效不满意,据统计有 28.7%的患者认为他们接受过的任何治疗都无效。患者难以遏制地搔抓皮肤,“瘙痒-瘙痒”恶性循环似乎牢不可破。 医生往往认为治疗方案的止痒效果不够充分,殊不知该现象可能由于搔抓行为的差异所致,有些患者因痒而抓,有些患者却是不痒也抓,对他们而言搔抓不仅是止痒手段,还能带来满足感。 在 Schneider 开展的本项研究中,高达 1/3(32.8%)的 CPG 患者报告在不痒的情况下也会主动搔抓皮损,并从搔抓过程中获得了满足感,这些患者对瘙痒的感受更复杂,心理受影响更大,焦虑和抑郁评分更高。对于这些患者,仅仅加强止痒无法打破患者的瘙痒-搔抓循环,可能还需要辅以心理干预。

庞艳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95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新冠动态丨NatureMicrobiology发文:Ct值大于35时,到底是否还有传染性?

病毒感染是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病毒的复制和清除均受到宿主和病毒相互作用的影响。认识病毒复制和清除的动态过程,对制定有效的隔离、筛查和检测等公共卫生方案具有重要的作用。 2020年秋天至2021年春天,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对校内职工和学生进行了至少每周2次的SARS-CoV-2的PCR检测,共纳入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受试者,即纳入研究7天前SARS-CoV-2的PCR结果阴性且24小时内检测结果阳性或5天内与阳性患者有密接接触史。对受试者进行了连续14天的鼻拭子和唾液采样,描述每个受试者的病毒动态变化过程。研究同时进行了抗原检测和病毒分离培养。研究结果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进行了发表。 研究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病例中,病毒载量在鼻拭子或唾液样本中都出现了升高和下降的动态变化。大部分患者在发病12天后鼻拭子和唾液样本的病毒Ct值介于30-40之间,所有标本的病毒分离培养从第9天开始不能分离出病毒,提示此时病毒已不在具有传染性。约有93%的受试者在病毒分离培养阳性时同时抗原检测阳性。 图1. SARS-CoV-2每日检测的动态变化。a. 唾液标本(蓝绿色点)qPCR结果,鼻拭子标本(蓝色点)qPCR结果,鼻拭子病毒分离培养(红色叉)和抗原阳性标本(深黄色填充)。左侧y轴代表唾液和鼻拭子标本的Ct值;右侧y轴代表病毒培养结果。点状垂直线代表鼻拭子Ct值最低的时间,短划水平线代表RT-qPCR和病毒培养的检测下限。b. 病毒培养阳性的不同时间点的Ct值。c. 抗原结果。 该研究通过建立不同的数学模型,更全面地阐述了不同个体间病毒的动态变化差异。鼻拭子和唾液标本中病毒动态变化不同。鼻拭子样本中,病毒载量在达到峰值后快速下降,而后速度逐渐减慢。唾液标本中,病毒载量在达到峰值后的下降速度较鼻拭子标本有所减慢。研究计算了鼻拭子和唾液标本中,病毒载量从感染到峰值的平均时间分别为4.9天(±0.5天)和3.9天(±0.8天),病毒载量从峰值到检测下限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2.3天(±8.3天)和14.9天(±3.2天)。 图2. 唾液标本(蓝绿色点)和鼻拭子标本(蓝色点)的RT-qPCR结果的拟合曲线。 研究进一步评估了病毒的传染性,qPCR的Ct大于35时,样本不再分离出传染性病毒;Ct值大于28时,感染者基本无病毒脱落。 图3. 不同个体传染性病毒脱落的异质性。a. 鼻拭子病毒培养阳性的天数分布。b. 年龄和病毒培养阳性天数的标准线性回归分析。c. Ct值和病毒培养阳性概率的相关性。d. Ct值与传染性病毒脱落的相关性。e. 感染过程中经鼻腔排出的传染性病毒的预计总累计水平分布。f. 年龄与预计传染性病毒总体脱落的关系。 受限于研究时间,该研究并未包括目前正在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但是针对Alpha突变株(B.1.1.7)和之前流行的非VOC突变株的动态监测,对公共卫生措施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庞艳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92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今日病例:孤立乳头鲍温样丘疹病

鲍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BP)由 Lloyd 于 1978 年首次命名,因其病理改变为表皮细胞不典型增生,类似原位鳞癌或鲍温病而得名;本病特点为生殖器部位多发斑丘疹,良性经过,可自行消退,但病理为原位癌表现。 韩国医生 Jin LH 曾在 Ann Dermatol 上报道过一例孤立性乳头鲍温样丘疹病,现介绍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女,32 岁。因右乳头疣状病变 1 年就诊。患者右乳头在 1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疣状丘疹并进行性增大,无自觉症状,包括疼痛、压痛或瘙痒。无皮肤癌或其他疾病家族史或个人病史,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史,未婚。 皮肤科情况:右乳头右上约 0.2×0.2cm 大小褐色丘疹,表面粗糙,未见糜烂渗出,质硬,无压痛,其他部位未见类似皮疹(见图 1)。 图 1. 右侧乳头有褐色疣状丘疹 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不全、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见图2),高倍镜示不典型和角化不良的角质形成细胞有丝分裂,多核的及异形核分裂像的角质形成细胞,可见挖空细胞。聚合酶链反应显示存在 HPV-16 DNA 序列(My HPV 芯片;Biomed lab ,首尔,韩国)(见图3)。病理特征符合 HPV-16 引起的 BP。 图 2. 组织病理:(a)表皮角化不全、棘层增厚和乳头增生(HE染色,40×);(b)散在整个表皮的非典型和角化不良的角质形成细胞(200×) 图 3. HPV-16型聚合酶链反应阳性(红框)S 患者样本,+对照,-对照;M 标记物,HPV:人乳头状瘤病毒 病例学习 BP 最早由 Lloyd 1 在 1970 年描述。1978年,Wade 等首次使用 BP 一词来描述多发性生殖器疣状丘疹,其组织学类似原位鳞癌。1989 年,Rüdlinger 等首次描述了生殖器外BP,他们报道了一例 HPV-35 阳性的右环指 BP,同时伴有肛门生殖器损害。由于生殖器外 BP 通常伴随着肛门生殖器 BP,可能是自体接种所致。 BP 是由 HPV 引起的一种少见的性传播疾病,已检出各种类型的 HPV,HPV-16型最常见,HPV-16、HPV-18 和 HPV-33 被认为是最易致癌的类型。损害多见于生殖器,皮损呈红棕色或紫红色,小而实,隆起,有时呈天鹅绒样。 BP 被认为是一种低级别的原位鳞癌,进展到 Bowen 病和浸润性鳞癌的报道很少,但 BP 患者应接受密切监测,因为仍有发展为鳞癌的风险。 在医学文献中有 11 例孤立性生殖器外 BP 的报道;然而,还没有一个病人出现乳头 BP 的报告。因此,这是第一例孤立的生殖器外乳头 BP。

庞艳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95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一头扎进皮肤里的虫子,遇到它该如何自救?

提到夏天,你会想到什么呢? 相信不少同学脑海中浮现:阳光、沙滩、海风~ 然鹅实际中的夏天却...... 挤地铁时一言难尽的气味; 出门两分钟就融化的妆容; 还有最最最烦人的虫子!!! 此处省略三万字本亮与虫子的爱恨情仇... 不同的虫咬,还会有不同的症状。红疙瘩、风团样的小疹子、甚至...还有网友喜提三个咪咪(bushi) 图源B站 这个神奇的虫子其实是蜱虫。 大家可别因为好奇去乱尝试哈!每年夏天都有因蜱虫叮咬后未及时处理,造成多脏器功能损害甚至死亡的新闻报道。 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认识下它。 蜱虫是什么 蜱虫俗称草爬子,与螨虫、蜘蛛、蝎子同属蛛形纲,常蛰伏于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动物的皮间,以饮血为生。其宿主广泛,可造成多种细菌、病毒感染。 蜱虫的活动范围较小,但嗅觉敏锐,对动物的汗臭和CO₂很敏感,当与宿主相距15m时,即可感知,一旦接触宿主即攀附而上。 蜱虫通常喜欢寄生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例如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处。 夏、秋季,特别是5-7月是蜱虫活跃期,同学们户外活动期间一定要多多注意。 产生的危害 直接危害 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神经毒素 蜱虫在吸食动物血液时唾腺会分泌毒素,使动物产生厌食,体重减轻和代谢障碍。 某些种类的雌蜱唾腺可分泌一种神经毒素导致“蜱麻痹”,即通过抑制肌神经乙酰胆碱的释放,造成运动神经传导障碍,引起急性上行性的肌萎缩性麻痹,严重时可致人呼吸衰竭死亡。 传播疾病 蜱的主要危害是作为生物媒介传播疾病,导致包括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蜱媒回归热、莱姆病、埃立克体病等近200种疾病。 另外还有一种名叫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疾病,俗称“蜱虫病”,为蜱虫携带的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严重者会多器官衰竭。 每年这个季节都常有病例,大家出去游玩时一定要多多注意。 图源微博 安全祛除 若是不慎被蜱虫叮咬,不要恐慌,及时做好应急处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感染。 (建议让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在祛除蜱虫时,应注意镊子应紧紧夹住蜱虫的假头基部,将蜱虫的口器完整地拔出,防止蜱虫因外界强烈刺激后分泌毒素和经唾液排出病原体。 蜱虫移除后,要及时对伤口消毒,如果是自行拔出的需要保存好蜱虫。 若叮咬后1周内有发热、皮疹和头晕的症状,千万别大意,一定要携带摘除下来的蜱虫前往正规医院,以便尽快查明病原并对症治疗。 根据不同的病原体种类,叮咬后感染蜱媒病所需的时长也不同。一般病毒类最快,细菌类其次,原虫类最长,通常需要3天。 因此,越早发现蜱虫并拔出,患蜱媒病的风险就越低。 做好预防 事后补救不如做好预防,外出游玩时,尽量别往草丛和灌木里走。家中养狗的同学也要注意狗狗外出后身上是否有携带蜱虫。 若是有爬山、野餐、踏青等野外活动,可以做好物理+化学双重防护。 物理保护 穿浅色长袖长裤,裤脚束紧包入袜中,必要时还可以加上护脖帽。游玩后及时检查和淋浴,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蜱媒病发生的风险。 化学保护 目前对蜱类没有专门的驱蜱剂。可以使用一些含有避蚊胺和避蚊酮成分的制剂,能起到一定的驱避效果。

庞艳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93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神经鞘瘤

庞艳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93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荷兰发现艾滋病毒超级新变种!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报道,荷兰发现了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危险性的艾滋病病毒新变种。 国际合作的一个研究项目已经将此发现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该项目由牛津大学大数据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领导,在分析了 6700 多份艾滋病毒阳性样本后,在荷兰发现了 109 例这种新的“VB 变异毒株”。 该研究揭示了“VB 变异毒株”和其他艾滋病毒变异毒株之间的显著基因组差异。研究人员称:“携带‘VB 变异毒株’患者的病毒载量(即血液中的病毒水平)要高出 3.5 到 5.5 倍。” 研究人员补充说: CD4 细胞(人体一种重要免疫细胞)的下降是艾滋病病毒损害免疫系统的标志,在携带‘VB 变异毒株’的人类个体身上,CD4 细胞的下降速度是携带其他艾滋病毒变异毒株的患者两倍,这使得这些感染者面临更快发展为艾滋病的风险。” 此外,“VB 变异毒株”也增加了将病毒传播给他人的风险。 这些结论证实了长期以来的担忧,即新的突变可能会使 HIV-1 病毒更具传染性和危险性。根据联合国艾滋病毒/艾滋病联合规划署(UNAIDS)的数据,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艾滋病开始流行以来,全世界已有 3800 万人感染,有 3600 万人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 报道指出,目前已确认的“VB 变异毒株”病例数量相对较少,但实际数字可能更高。 “令人稍微放心的是,开始治疗后,携带‘VB 变异毒株’的患者的免疫系统恢复和生存情况与携带其他艾滋病毒变异毒株的患者相似。”该研究称。 另一个好消息是,根据研究人员的估计,“VB 变异毒株”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和 90 年代出现后开始传播,在 21 世纪初传播速度较快,自 2010 年左右以来一直在下降。 然而,由于一种新的变异毒株会导致免疫系统防御能力更快地恶化,“这使得早期诊断和尽早开始治疗变得至关重要,”研究人员说,他们还强调了频繁检测高危人群的重要性。

庞艳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93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老药新用:纳曲酮治疗皮肌炎可能有效

无肌病性皮肌炎(Amyopatic dermatomyositis,ADM)是皮肌炎的变型,治疗选择从外用糖皮质激素到口服免疫抑制剂或调节剂,但这些治疗往往副作用明显,治疗反应也不一致。近期,美学者 Manudhane AP 在 Dermatol Online J 上报告使用小剂量纳曲酮治疗 ADM 获得成功,现介绍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男,56 岁,因 Gottron 丘疹(见图 1)、向阳疹、甲周改变、手枪套征、头皮红斑和全身瘙痒就诊,患者无明显的近端肌无力和疼痛。 图 1. 治疗前(A)与治疗 8 个月后的 Gottron 丘疹 实验室检查示 ANA 阳性(1:640)、乳酸脱氢酶(LDH)轻度升高(258IU/L;正常范围为 121~224IU/L),肌酸激酶和醛缩酶正常。环钻取材皮肤病理示界面皮炎和粘蛋白沉积,提示结缔组织病(见图 2)。 图 2. 组织病理示(A)亚急性界面皮炎和(B)真皮网状层粘蛋白明显增加(HE 染色,20×)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和组织学检查,诊断为 ADM。患者先后接受了如下治疗: (1)患者最初接受了头皮外用氯倍他索香波,其他部位外用 2.5% 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 2 周,但无明显好转。 (2)停用外用治疗,接受口服泼尼松 50 mg/d,症状一度好转,但在激素减量后再次加重。 (3)在 2 月复诊时,停用泼尼松,口服羟氯喹 200 mg/d,在 4 周后加用皮下注射甲氨蝶呤 20 mg/w,但皮损变得更明显,症状加重。 (4)停用甲氨蝶呤,开始使用小剂量纳曲酮 1.5 mg/d,头皮瘙痒和灼热感在 1 月内缓解,面部红斑变淡,逐渐增加纳曲酮剂量至 4.5 mg/d 并停用羟氯喹,手和肘膝部皮损在后续数月内持续改善,患者继续接受纳曲酮 4.5 mg/d 维持治疗。 病例讨论 ADM 是皮肌炎的常见亚型,约占所有病例的 20%,临床特征为 Gottron 丘疹、向阳疹、披肩征、面部红斑、眶周肿胀、甲周毛细血管扩张、光敏感、关节痛、雷诺现象、头皮和四肢红斑、瘙痒等,但不存在肌无力和肌酶升高。 在治疗方面,ADM 的传统治疗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和/或系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如甲氨蝶呤、环孢霉素、硫唑嘌呤、利妥昔单抗和/或羟氯喹。 纳曲酮的获批适应症为阿片类和酒精依赖,标准剂量范围为 50~100 mg/d。近年来,有文献报告使用小剂量纳曲酮(1~4.5 mg/d)治疗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如斑秃、Hailey-Hailey 病、毛发扁平苔藓和皮肌炎取得了成功。 小剂量纳洛酮治疗这些皮肤病的作用机制不明,可能与阻滞 Toll 样受体 4(TLR4)有关,TLR4 具有刺激炎症细胞因子以及其他介质如 P 物质、一氧化氮和兴奋性氨基酸等。 本例患者治疗经历曲折,先后外用糖皮质激素、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羟氯喹、甲氨蝶呤均未奏效,而小剂量纳曲酮治疗获得了显著的疗效,提示纳曲酮有望成为成本低、安全性良好的替代性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庞艳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95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今日病例:发疹性黄瘤

发疹性黄瘤(eruptivexanthoma,EX)是一种罕见的黄瘤病,主要发生于高甘油三酯或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患者兼具这两种情形则发病风险更高。Berna S 在 BMJ Case Rep 上报告了一例以发疹性黄瘤为首发和唯一表现的糖尿病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病例,现介绍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女,55 岁。因手臂和腿上多发黄色丘疹 20 天就诊。患者 20 天前无明显诱因双上肢肘部出现绿豆大小黄色丘疹,逐渐增多,后双膝关节和背部出现类似皮疹伴瘙痒。患者否认饮酒及用药史,无高甘油三酯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等系统疾病个人或家族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皮肤科检查可见淡黄色无毛囊性丘疹,周围红斑环绕,集中于双肘和双膝,向四肢伸侧和背部扩散(见图 1 A-C)。 图 1(A)病人背部黄色丘疹;(B)前臂有黄色丘疹; 化验结果如下:甘油三酯 1788mg/dL,总胆固醇 324mg/dL,高密度脂蛋白 21mg/dL,空腹血糖水平 373mg/dL,糖化血红蛋白 12%,C 反应蛋白 12.4mg/L。其他常规化验包括血常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酐和促甲状腺激素均正常。 图 1(C)病变的近观;(D)患者全血外观;(E)真皮中的黄瘤细胞巢(HE染色100×);(F)组织细胞 CD68 阳性(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 200×) 患者血浆上层呈奶油样(见图 1D),脂蛋白电泳结果符合获得性 V 型高脂血症,β 脂蛋白为 37.3%,β 前脂蛋白 39.2%,α 脂蛋白 19.2%,乳糜微粒 4.3%。由于患者无任何系统症状,近年来也未体检,故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从右肘的一个病变处取了活检标本,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真皮内有多个大的、苍白染色的、充满脂质的组织细胞(泡沫细胞)巢(见图 1E)。这些细胞 CD68 染色呈阳性(见图1F)。 根据临床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患者被诊断为 EX。被转介到内分泌科接受治疗和进一步的随访,接受了吉非罗齐 600mg,2次/d,口服;胆甾胺 9g/d,口服;甘精胰岛素22IU/d,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 6IU,3次/d,皮下注射治疗。 经治疗患者的生化值恢复到正常范围, EX 病变在一个月内完全消退,轻微色素沉着,未予皮肤科治疗(见图 2A,B)。 图 2 首次就诊 1 个月后患者前臂(A)和背部(B)的外观 讨论 EX 多由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或肥胖、甲状腺功能减退、酗酒、系统雌激素替代疗法或维甲酸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所致,最常发生于 V 型高脂血症。V 型高脂蛋白血症是一种相对罕见的高脂球蛋白血症,可为先天性或继发于未控制的糖尿病、饮酒或雌激素治疗,根据 Fredrickson 分类,伴随着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乳糜微粒的增加,血浆样品在 4℃ 下放置 24 小时,上层呈奶油样,提示存在乳糜微粒。 EX 的临床特征是大量突然发生的黄色丘疹,直径 1~4mm,周围有红晕,好发于四肢伸侧。可有瘙痒症状和同形反应。治疗基础疾病后,这些病变通常愈合,不留瘢痕。依据典型外观和病变播散性容易诊断,必要时可活检确诊,病理检查示巨噬细胞和真皮细胞外脂质。 在临床上,EX 还需与传染性软疣、幼年型黄色肉芽肿、坏死性黄色肉芽肿、扁平苔藓和丘疹性环状肉芽肿相鉴别。 在本病例中,EX 是糖尿病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首发和唯一的症状,表明 EX 可能提示严重的代谢紊乱,对于预防冠状动脉疾病和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非常重要。

庞艳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93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预防痤疮瘢痕,宜早不宜迟

瘢痕形成是痤疮的重要后遗症,影响患者形象和自信心。以往通常认为只有重度或极重度痤疮才会留疤,事实上,任何严重度的痤疮均可能导致瘢痕形成。 近期,法国南特大学的 Dreno B 博士在 Dermatol Ther(Heidelb)上分享了痤疮瘢痕风险评估、病理生理、防治策略方面的新进展。 1. 如何评估痤疮瘢痕风险? 虽然重度痤疮遗留瘢痕的风险更高,但医生必须全面评估所有患者出现瘢痕的风险,包括仅有浅表损害者。最佳评估方法是个体化整体评估,在面部清洁、不化妆的情况下评估所有痤疮损害。在远程诊疗时,应考虑到灯光、视频质量、三维立体感等方面相对于面诊的局限性。 目前认为,痤疮瘢痕形成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为家族史和治疗延迟。 Tan 等制定的 4 条患者自评问卷较为实用,有助于识别萎缩性瘢痕的风险。该工具考虑了 4 项危险因素:发病以来最严重的程度、病程、萎缩性痤疮瘢痕家族史、手法处理皮损的行为。 面部痤疮瘢痕评价工具(facial acne scar evaluation tool,FASET)是另一种简单、可重复的方法,可用于评估现有的瘢痕,包括 3 个维度:瘢痕计数、总体严重度评分和受累面积。 2. 痤疮瘢痕的病理生理有哪些新进展? 近期研究对痤疮及痤疮瘢痕的病理生理学有了新的观点: 萎缩性瘢痕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炎症(丘疹)发展至炎症后损害。丘疹持续时间是瘢痕形成风险的主要驱动因素,持久性丘疹以 B 细胞(CD20+)浸润为特征,持续时间与炎症严重度、脂质相关基因表达缺失、皮脂腺结构改变之间存在重要关联。 对于红斑损害,有两种观点:有些皮肤科医生认为它是愈合过程中的暂时性炎症,有些医生认为它是痤疮瘢痕形成的前兆。 有研究显示微粉刺中存在细菌定植,证实了细菌在痤疮损害形成中的早期作用。正常皮肤中的痤疮丙酸杆菌由于致病基因活化,促炎特性发生了改变;痤疮丙酸杆菌的不同菌株出现失衡,皮肤微生态失调,也促进炎症的发生,有证据表明恢复微生物多样性可预防痤疮损害的异常愈合过程。 3. 如何防治痤疮瘢痕? 保持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其抑制物之间的平衡,促炎与抗炎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对避免痤疮瘢痕形成很重要。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是对痤疮损害进行早期、持续和有效地治疗。初始治疗目标是清除 50% 的损害,然后以外用药作为维持疗法以防复发。 痤疮瘢痕形成的风险不是青少年的专利,因为痤疮可在成人期持续存在或复发。例如,口罩诱发的痤疮在新冠疫情形势下变得越来越普遍,被称为口罩痘(maskne)。应强调维持治疗的重要性,因为许多患者很难坚持治疗半年以上。 对于痤疮瘢痕,通常采用物理治疗,近期一项随机对照半面临床研究显示,外用 0.3% 阿达帕林及 2.5% 过氧化苯甲酰复方制剂治疗 6 个月以上,可减少萎缩性瘢痕。

庞艳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95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令人着迷的“免疫力”,如何才能拥有?

什么是免疫力? 免疫力这个词是极为抽象的概念,什么是免疫力?我们可以用病毒性感冒作为例子:有的人接触了病毒性感冒的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有的人症状很轻,而有的人症状很严重,这样一看大家就很容易判断出来,没有任何症状的人,体内对抗病毒的功能很强,这种控制病毒入侵的能力就是免疫力。 当免疫力较低时,免疫系统无法对抗 HPV 病毒,病毒在上皮细胞内大量复制而发病。我们人体内固有的免疫细胞,是抗病毒的主力军,当病毒进入细胞时则进行大量的扩增,来识别病毒感染的细胞,并将其杀死,细胞内的 HPV 也随之死亡,并被降解清除。所以当免疫力足够强的时候,是可以将 HPV 病毒清除的。 如何增强免疫力? 一、睡眠。睡眠与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良好的睡眠可使体内的两种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上升。睡眠时人体会产生一种称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细胞活跃,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的细菌和病毒消灭。 二、保持乐观情绪。乐观的态度可以维持人体于一个最佳的状态,尤其是在现今社会,人们面临的压力很大,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对人体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荷尔蒙成分增多,所以容易受到感冒或其它疾病的侵袭。 三、限制饮酒。每天饮低度白酒不要超过 100 毫升,黄酒不要超过 250 毫升,啤酒不要超过 1 瓶,因为酒精对人体的每一部分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即使喝葡萄酒可以降低胆固醇,也应该限制每天一杯,过量饮用会给血液与心脏等器官造成很大破坏。 四、参加运动。每天运动 30 到 45 分钟,每周 5 天,持续 12 周后,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相对增加。运动只要心跳加速即可,晚餐后散步就很适合。 五、补充维生素。每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专家指出,身体抵抗外来侵害的武器,包括干扰素及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与活力都和维生素与矿物质有关。 六、改善体内生态环境。用微生态制剂提高免疫力的研究和使用由来已久。研究表明,以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为代表的有益菌群具有广谱的免疫原性,能刺激负责人体免疫的淋巴细胞分裂繁殖,同时还能调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去"吃"掉包括病毒、细菌、衣原体等在内的各种可致病的外来微生物,产生多种抗体,提高人体免疫能力。

庞艳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928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118条记录共12页
...
庞艳华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16092 次
总文章 118 篇
在线服务患者 1758 次
患者评价 1778 个
获得锦旗 37 个
入驻时间 2021-04-21 09:58:04
庞艳华医生获得的锦旗
已获得锦旗 37 个
医德高尚
15个
济世良医
7个
医者仁心
15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