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由主动脉瘤或动脉感染引起
- 主要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搏动性肿物
- 以手术治疗为主,预后较好
简介
主动脉肠道瘘(aortoenteric fistula,AEF)是指主动脉与邻近肠道因某些原因而发生相通,导致主动脉的血液与肠道内容物相互渗出,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病变,是一种少见的威胁生命的疾病。本病根据发病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AEF是由于主动脉瘤或是动脉感染等原因引起,继发性AEF则是由于主动脉手术等因素引起。患者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腹部搏动性肿物、体重减轻、发热、腹痛等表现。可结合体格检查和胃肠镜检查(可见主动脉和胃肠道之间的瘘口)、血管造影(可见血管吻合口的远或近端的假性动脉瘤和造影剂流入肠管)、腹部CT(可见主动脉和肠道之间相通的气体主动脉管腔内的异位气体或动脉瘤)即可确诊。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预后较好。
症状表现:
患者常出现腹痛、呕血、便血、腹部搏动性肿物、消瘦乏力、发热等表现。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既往的主动脉疾病或手术史,及临床表现(腹痛、消化道出血及腹部搏动性肿物),结合体格检查和胃肠镜检查(可见主动脉和胃肠道之间的瘘口)、血管造影(可见血管吻合口的远或近端的假性动脉瘤和造影剂流入肠管)、腹部CT(可见主动脉和肠道之间相通的气体主动脉管腔内的异位气体或动脉瘤)即可确诊。
主动脉肠道瘘有哪些类型?
据发病原因,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 原发性主动脉肠道瘘:是指无主动脉手术病史,主动脉本身的病变,导致动脉壁破坏直接穿破至邻近肠腔。
- 继发性主动脉肠道瘘:是主动脉手术后,移植的血管吻合口处形成动脉瘤,继而破裂穿入肠道,故又称移植物(人工血管)肠瘘。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不常见,是主动脉瘤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是消化道出血的罕见病因。好发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尤其是吸烟者。原发性主动脉肠道瘘发病率约为0.04%-0.07%[1]。目前随着主动脉瘤手术数量增多,继发主动脉消化道瘘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可达3%,若存在人工血管感染,则可高达20%[2]。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如果及时接受正规治疗,患者症状得到缓解,疾病可以治愈,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且不会影响寿命,不会留有后遗症。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随着病情发展患者症状可能逐渐加重,甚至还可能发生失血性休克等情况,严重影响生活,可能危及生命。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谭嗣伟
副主任医师
肛肠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裴书飞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南阳市中心医院
李博
主任医师
中医消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