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什么是儿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儿童超声心动图检查时经常可发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 regurgitation,AR )。其极少单独发生,常合并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 AS )或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 )。后两种疾病详见其他专题。 生理学 所有类型 AR 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异常都相似。舒张期主动脉瓣瓣叶不能保持关闭状态,导致部分左心室(left ventricular, LV )每搏输出量从主动脉反流至 LV。增加的反流血量引起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根据 Laplace 定律,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增加会导致室壁应力增加。心脏随之发生代偿性心肌肥厚,称为离心性左心室肥厚。离心性左心室肥厚的特征为,左心室质量增加,但质量/容积比正常,室壁应力因而趋向正常水平。 心肌肥厚联合心腔扩大导致总的每搏输出量增加。其净效应是,尽管存在反流,但最初前向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得以维持。虽然左心室容积增加,但心室顺应性也增加,其结果是舒张末期压力正常。因此,心脏最初能很好地适应慢性 AR,仍发挥着非常高效、高顺应性、高输出量的泵血作用。 重度 AR 会导致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增加。随着容积增加,心脏无法通过代偿性离心性肥厚来维持正常室壁应力时,收缩功能就会受损。如果不进行干预,则会出现进行性左心室功能障碍。过度主动脉血液流失造成主动脉舒张压下降,特别是在运动时,这可能会影响冠状动脉灌注。左房压力升高则可能引起肺水肿。 病因 AR 的病因很多,但 AR 很少单独出现。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是常见原因。AR 也可发生于马方综合征儿童,但如下文所述,其更常见于进行性主动脉根扩张的成人。过去风湿性心脏病是重要病因,但目前发达国家少见。其他相关疾病包括: Turner 综合征、成骨不全、主动脉瓣下狭窄、主动脉瓣瓣叶经 VSD(通常为膜部或肺动脉瓣下型)脱垂、法洛四联症、以及永存动脉干。 AR 可为获得性病变,发生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后或 AS 治疗后,如外科手术或经导管球囊瓣膜成形术。先天性 AS 患者接受球囊瓣膜成形术治疗后大多会新发 AR 或 AR 加重,一篇报道显示,术后有 13%的患者存在中到重度 AR,术后近 4 年时该比例达到 38%[3]。重复接受球囊瓣膜成形术的患者该风险增加。 体格检查 大部分 AR 患儿的病情较轻,体格检查常常无明显异常。此外,即使是中到重度 AR 患儿,成人的一些典型表现在儿童中很少见。尽管如此,详细了解见于更严重病例的典型表现有助于临床确诊。 检查外周脉搏和心脏听诊都格外重要。每搏输出量增加会导致外周动脉突然扩张,收缩压升高;血液反流回左心室随后导致压力迅速降低、动脉快速塌陷以及舒张压偏低,重度疾病患者可跌至 30mmHg 以下。 净效应则是宽脉压,体格检查时表现为水冲脉,又称 Corrigan 脉。这在触诊桡动脉、肱动脉(举起手臂时更加明显)或是颈动脉时最明显。 其他表现与高动力性脉搏有关: DeMusset 征−,随每次心搏头部上下摆动。 Traube 征−,股动脉闻及枪击音(收缩和舒张音)。 Duroziez 征−,稍加压力于股动脉时,闻及收缩期和舒张期双重杂音。 Quincke 脉−,指尖或嘴唇处毛细血管搏动。 Mueller 征−,悬雍垂收缩期搏动。 Becker 征−,视网膜动脉和瞳孔可见搏动。 Hill 征−,袖带测腘动脉收缩压比肱动脉收缩压高 60mmHg 以上。 强烈的脉搏或洪脉以及这些体征并不是 AR 所特有的,也可见于任何伴有每搏输出量明显增加的情况、其他引起主动脉血液流失的病变或高动力性循环状态等。高动力性循环状态的原因包括贫血、发热、甲状腺毒症、大动静脉瘘、动脉导管未闭以及重度心动过缓。 左心室扩大联合收缩功能有力时,心尖搏动向外向下移位,变得弥散,且搏动增强。由于合并升主动脉扩张,可在胸骨切迹处触及明显搏动,偶尔还有震颤。 心脏听诊 — 慢性 AR 会伴有心音变化,并出现独特杂音。心音常有以下特征。 第一心音(S1 )较柔和,往往反映 PR 间期较长 第二心音(S2 )多变,可柔和、消失、或单一 第二心音主动脉瓣部分(A2 )通常较柔和或缺失,肺动脉瓣部分(P2 )可能正常,但也可能因舒张期杂音而模糊 收缩期喷射音,这可能是由于每搏输出量较大导致主动脉突然扩张 左心室功能严重受损时,可闻及第三心音(S3 奔马律) 轻度及以上的 AR 都伴有舒张期杂音。一篇综述提示,心内科医生听诊发现舒张早期杂音最有助于诊断 AR AR 的舒张期杂音紧接 A2 出现。该杂音高调,常呈吹风样,强度可不变或者递减;可能较柔和,几乎不可闻及,往往只有在患者前倾坐位、呼气末屏住呼吸才能闻及。 杂音强度与 AR 的严重程度相关性不佳,不过杂音的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长可能有助于确定关闭不全严重程度。 轻度 AR 时,杂音只在舒张早期出现,呈吹风样。 随着反流进展,杂音在舒张期持续的时间延长,可能贯穿整个舒张期,性质常常粗糙。 反流非常严重且伴有心室失代偿时,杂音可能变得柔和甚至消失。这一特征的改变反映主动脉舒张压与左心室舒张末压接近相等,从而显著减少了反流血量。类似情况也可见于急性 AR 且左心室舒张末压很高时。 最佳的杂音听诊位置因病因而异。AR 由瓣膜病变引起时,杂音在胸骨左缘第三、第四肋间隙最明显;而主动脉根异常相关杂音则在胸骨右缘和心尖部最明显。 许多患者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其很像 AS 时闻及的喷射性杂音,即 S1 后出现的递增-递减型粗糙杂音。这种杂音并不一定提示患者合并 AS,因为跨主动脉瓣的射血速率加快和每搏输出量较大时,可引起“功能性”狭窄。然而,如上所述,AR 常合并其他产生收缩期杂音的心脏病变出现,例如 AS 或 VSD。 另一种舒张期杂音(Austin-Flint 杂音)也可能闻及,为舒张中晚期的隆隆样杂音,在心尖部闻及。该杂音是由舒张期左房顺行湍流与主动脉反流血液相竞争导致的。后者妨碍二尖瓣前叶的开放,引起一定程度的功能性狭窄。这种杂音可能与二尖瓣狭窄杂音相混淆,其与二尖瓣狭窄杂音鉴别点是,既没有响亮 S1,也没有二尖瓣开瓣音。
陈晓春
住院医师
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
1352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