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脑脊髓膜炎

脑脊髓膜炎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内科 神经内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脑脊髓膜炎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宝宝打完流脑疫苗后咳嗽沙哑,能用药吗?

我还记得那天早上,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带着一丝清新的气息。我的宝贝儿子小明,刚满一岁,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我们一家三口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小明接种a群流脑多糖疫苗。医生说这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重要措施,作为一名关心孩子健康的母亲,我自然是全力支持。 接种过程很顺利,小明也没有哭闹。我们一家人心情愉悦地回家了。然而,下午时分,小明开始出现咳嗽和声音沙哑的症状。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担心极了。是不是接种疫苗引起的副作用?还是小明感冒了?我立即拿起手机,打开京东互联网医院的APP,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在与医生的对话中,我详细描述了小明的症状和接种疫苗的情况。医生非常耐心地听完了我的描述,并询问了更多细节。他的专业知识和温暖的语气让我感到安心。最终,医生建议我们先不用药,多给小明喝水,休息,并可以适量给他吃蜂蜜。医生还解释说,打完疫苗后出现轻微的咳嗽和声音沙哑是正常的反应,不必过于担心。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给小明多喝水,注意休息,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他吃一些蜂蜜。几天后,小明的症状逐渐消失了。回想起来,那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并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在线咨询服务,真的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安心。 现在,每当我看到小明健康快乐地玩耍,我都会感慨万千。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同时,我也想提醒所有的父母们,孩子的健康问题千万不能忽视,遇到问题要及时就医,不方便去医院的话,可以像我一样,选择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在线咨询服务。这样既方便又省心,真的很值得一试。

癌症防治先锋

4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打完疫苗后体温升高,需要注意什么?

今天早上,我的宝贝儿子小明打完了麻疹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作为一名新手妈妈,我对此感到既兴奋又担忧。兴奋是因为他又迈出了一步,离健康成长更近了一步;担忧则是因为我听说过打完疫苗后可能会有不适反应,尤其是发烧。 果不其然,下午小明的体温升高到了37.4度。虽然不算高烧,但对于一个还在成长的宝宝来说,任何异常都足以让我心神不定。我开始担心他是否会出现更严重的症状,甚至想象起最坏的情况。这种焦虑感让我几乎无法集中精力做任何事。 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于是打开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APP。通过在线咨询,我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了交流。医生问了小明的具体情况,包括他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是否有过敏史等。这些问题让我意识到,专业的医生在面对每一个病例时都需要全面了解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建议。 医生告诉我,37.4度的体温并不算高烧,但仍需要注意观察。他们建议我给小明多喝水,并在必要时使用退热贴或口服美林来控制体温。同时,医生也提醒我,如果小明的体温超过38.5度,或者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该立即就医。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专业和耐心。他们不仅提供了实用的建议,还安抚了我的焦虑情绪。这种在线咨询的方式非常方便,尤其是在疫情期间,避免了不必要的外出和接触风险。 现在,小明的体温已经恢复正常。虽然这次经历让我有些紧张,但也让我更加了解了如何应对宝宝的健康问题。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并在需要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经验。让我们一起学习和成长,成为更好的父母。

健康管理专家

4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性瘫痪的误诊与鉴别:8个主要症状及其他相似疾病的区分

脑性瘫痪(CP)是一组由大脑损伤引起的复杂症候群,主要表现在运动障碍上,但也涉及其他多重问题。以下是CP的8个主要症状: 智力障碍:不同程度的认知问题 语言障碍:语言不清或完全无法说话 癫痫:可能有不同的频率、原因和间隔时间 视听觉障碍:视力模糊、色盲或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 情感和行为障碍:性格异常、社交困难、自闭或行为不当 生长发育迟缓:与同龄儿童相比,明显滞后 牙齿功能障碍:出牙晚、分布不均或黑牙根等问题 口面功能障碍:口眼歪斜、抽搐或表情异常 CP的诊断通常基于孕期和新生儿期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和运动评估结果。然而,其他一些疾病在症状上与CP相似,需要进行鉴别。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疾病及其特点: 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症:肌肉逐渐无力,常见于3-5岁儿童,步态异常,腱反射不易引出 先天性肌营养不良:四肢肌张力低下,关节挛缩,智力低下,面部肌肉受累,腓肠肌假性肥大,腱反射消失 重症肌无力:横纹肌运动后容易疲劳,主要影响眼球运动、颜面表情、咀嚼、吞咽和呼吸等肌肉 小儿麻痹症: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影响下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智力、思维和感觉系统不受影响 脑积水:脑内脊髓液异常潴留,导致智能低下和痉挛性双瘫 脑畸形:大脑畸形可能伴随颜面、脏器等畸形,表现为智能低下和痉挛型四肢瘫,常并发癫痫 脑炎、脑脊髓膜炎、CO2中毒、头外伤等:这些后天性损害也可以导致CP的症状,称为症候性瘫痪

医疗故事汇

2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流脑疫苗种类及适用人群解析

在国内,流脑疫苗主要分为两类:A群流脑多糖疫苗和A+C流脑多糖疫苗。这些疫苗是免费提供的,旨在保护公众免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侵害。然而,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多糖疫苗的效果并不理想,无法有效诱导他们产生保护性的抗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AC结合疫苗应运而生。该疫苗不仅可以避免多糖疫苗的缺陷,还能刺激T细胞,产生更持久的免疫记忆。另外,ACYW四价多糖疫苗相较于A+C群多糖疫苗,覆盖面更广,预防的疾病种类更多。

药事通

4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成功救治重症结核性脑脊髓膜炎合并小脑扁桃体疝的案例分析

一位29岁女性患者因乏力、间断发热、头痛、恶心、纳差和意识障碍等症状,于2011年3月12日入院。入院诊断为结核病性脑脊髓膜炎、淋巴结结核和肠结核。患者在2011年11月感染后出现乏力、头晕和心悸等症状,随后在山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2011年1月28日,患者再次出现高热,考虑为肺外结核和肠结核,给予抗痨药物治疗。然而,患者因胃肠道症状自行停药。2011年2月起,患者间断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和纳差等症状。近4天,患者突然出现意识障碍,随后就诊于山大一院,考虑为结核性脑膜炎和小脑扁桃体疝,转入我院重症医学科(ICU)进行治疗。 入院时,患者间断呈嗜睡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颈抵抗3横指,克氏征阳性、双侧巴氏征阳性。MRI检查显示脑积水和小脑扁桃体轻度下疝。B超检查显示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脑脊液生化检查结果显示:色黄、微浊、白细胞110×106/L、淋巴细胞0.9、中性粒细胞0.1、红细胞130×106/L、糖1.9mmol/l、蛋白3.76g/l、氯155mmol/l、ADA 12u/l、LDH 111u/l。 入院后,患者接受了诊断性抗痨、激素、脱水、营养脑细胞、氧疗及营养支持治疗。入院第三天,患者神志恢复正常。由于椎管粘连阻塞导致无脑脊液流出,行腰椎穿刺术并间断注入尿激酶以减轻椎管粘连。入院4天后,腰椎穿刺测得脑压为55mmH2O,随后症状进一步缓解。入院8天后,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椎管粘连明显缓解,脑脊液蛋白进一步下降。2个月后,脑脊液蛋白降至1.5g/l以下,患者下床活动。

中医养生之道

5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了解其症状和病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一种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这种细菌可以通过呼吸道或口腔进入人体,随后侵入血液循环,导致败血症。最终,细菌会聚集在脑膜和脊髓膜上,引发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的主要症状包括高烧、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瘀点和颈部僵硬等脑膜刺激征象。脑脊液检查通常显示化脓性改变。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癌症防治先锋

2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警惕!高热头疼不一定是普通感冒,可能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会遇到孩子高热头疼的情况,往往认为是普通的感冒发热。然而,一个9岁女孩的经历却让我们警醒,高热头疼可能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症状。 这位女孩因发热、头痛、多次呕吐被送医检查,结果发现并非普通感冒发热,而是“流脑”。她在入院后接受了青霉素G20万U/Kg/日、分3次的治疗,并进行了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经过6天的治疗,病情完全治愈。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一种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冬春季是多发季节,尤其是15岁以下的儿童更容易感染。重症病例可能在24小时内死亡,幸存者中仍有10%~20%留有严重的后遗症。 诊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发病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和(或)有脑膜刺激征;其次,皮肤、黏膜出现瘀点(斑);再次,血象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一般在20000/mm3左右,中性粒细胞占80%~90%;最后,脑脊液检查初期仅有压力增高,外观正常,典型脑膜炎期,压力高达1.96kPa以上,外观呈混浊或脓样,白细胞数达每立方毫米数千至数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而糖含量明显减少,有时可完全测不出,氯化物降低。 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包括脱水剂的应用、亚冬眠疗法、呼吸衰竭的处理等。同时,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包括加强儿童疫苗接种和体检,提高疾病早发现、早治疗的能力。

医疗故事汇

3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5个月宝宝流行性脑膜炎的日常护理与预防

流行性脑膜炎是一种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这种疾病通常在春季和秋季高发,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或密切接触感染源。在5个半月的婴儿中,流行性脑膜炎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损伤、听力或视力问题,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 1. 确保婴儿和家庭成员完成疫苗接种,如脑膜炎球菌疫苗。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感冒或流感患者密切接触。 3. 在流感季节,尽量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4. 使用干净的尿布和玩具,避免交叉感染。 5. 如有疑似病例,及时就医。 治疗策略: 1. 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关键。 2. 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治疗。 3. 观察和监测病情,确保病情得到控制。 4. 对症治疗,如降温、补液等。 5. 加强营养支持,促进恢复。

智慧医疗先锋者

4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春季小儿传染病预防:了解7种常见病和12个防护措施

春天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对于小儿来说。由于天气多变,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导致免疫力相对低下,容易被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侵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和手足口病等。其中,近年来手足口病和麻疹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威胁着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因此,了解如何预防小儿传染病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7种常见的小儿传染病及其特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初期症状类似感冒,后期可能出现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期3天和恢复期3天。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 水痘: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物品的接触传染。 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肿胀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开始一般仅有低热及很轻的感冒症状。多在发病后1到2天出现皮疹,出疹迅速由面部开始发展到全身只需要1天的时间,发热即出疹,热退疹也退,枕后、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传染源是风疹患者、带有风疹病毒却没发病的人和先天性风疹患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和日常的密切接触传染。 猩红热: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全身皮肤潮红,可见呈鲜红色,针头大小皮疹,有些象“鸡皮疙瘩”,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舌乳头红肿。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多数病例临床表现较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病例出现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脑炎、心肌炎、肺水肿、弛缓性麻痹等症状,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肠道病毒71型(EV71)、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等。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为了预防小儿传染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12个防护措施: 多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勤洗手,注意手的卫生; 常喝水,保持鼻黏膜湿润; 补充营养,增强肌体免疫功能; 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少食辛辣的食物; 避免受凉,保持身体温暖; 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增强心肺功能; 注意生活规律,保证睡眠充足; 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勤漱口,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报告给相关部门; 预防接种,及时给适龄人群接种疫苗; 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特别是地下商场通风不畅的地方。

医疗趋势观察站

4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的区别及临床表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都是由细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前者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多为散发性,在冬春季可引起流行;后者则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两者在临床表现上也有所不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斑)、脑膜刺激征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中毒性休克。该病菌存在于病人和带菌者的鼻咽部,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抵抗力低下者,细菌可从上呼吸道粘膜侵入血流,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其中少数可到达脑(脊)膜引起脑膜炎。 在病理学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表现为脑脊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病变严重的区域,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性渗出物,覆盖着脑沟脑回,以致结构模糊不清。炎性渗出物的阻碍作用使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张。镜下观察,蛛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增宽,其中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和纤维蛋白渗出,少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脑实质一般不受累,邻近的脑皮质可有轻度水肿,由于内毒素的弥散作用可使神经元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 临床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有密切联系。患者可能出现颅内压升高症状、脑膜刺激症状、颅神经麻痹等。及时治疗和应用抗生素,大多数患者可痊愈;但如果治疗不当,可能会转慢性,并发生脑积水、颅神经受损麻痹、脑底脉管炎致管腔阻塞等后遗症。暴发性脑膜炎球菌败血症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一种类型,多见于儿童,病情凶险,常在短期内因严重败血症死亡。

康复之路

44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96条记录共10页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