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确诊十二指肠炎,应尽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目前十二指肠炎的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加饮食调理。
治疗目标
临床治疗十二指肠炎的首要目标是抑制胃酸分泌,另外还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解除危险因素(治疗原发病、预防并发症),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药物治疗
1.抑酸剂
抑酸剂的作用是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已发炎黏膜的刺激,有效缓解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症状。常见的抑酸剂有: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临床上,质子泵抑制剂一般优于H2受体拮抗剂选择。
2.黏膜保护剂
胶体铋在酸性溶液中,可以阻止胃酸、胃蛋白酶对消化道黏膜的侵害,并可杀灭幽门螺杆菌。
3.抗生素
抗生素主要用于消除幽门螺杆菌,但单药治疗根除率不足20%,临床通常以二种以上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或铋剂,四联疗法。
4.抗酸剂
弱碱性抗酸剂(如氢氧化铝-镁乳合剂)的作用是中和胃酸,减轻胃酸对消化道黏膜的损伤,缓解患者不适症状。但抗酸剂只能短暂缓解疼痛,不作为主要或单独治疗用药。
手术治疗
十二指肠炎本身无需手术治疗,但如果引发了严重的并发症,例如:溃疡穿孔、幽门梗阻等,且经药物治疗无效时,临床上一般行迷走神经切断术加幽门成形术,或者腹腔镜修补术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 迷走神经切断术加幽门成形术:目的是解决胃内容物的潴留。但该手术形式术后并发症严重,恢复效果不理想。
- 腹腔镜修补术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迷走神经切断术的改进术式,目的是精准切断引起胃酸分泌的迷走神经,减少胃酸分泌。
治疗周期
十二指肠炎的治疗周期一般为4~6周。
治疗后效果如何?
经过及时的规范治疗,患者大多可以治愈。但若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可能引起并发症甚至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影响。
多长时间复诊?
一般患者在接受规范治疗一个月后复诊。
病情较重的患者遵医嘱复诊。
裴书飞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南阳市中心医院
李博
主任医师
中医消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董延芬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