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多糖贮积症以酶替代治疗及对症治疗为主,可尝试进行造血干细胞细胞移植。
治疗目标
黏多糖贮积症的治疗目标,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主要针对呼吸及心血管系统合并症、耳聋、脑积水、外科矫正和康复等,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检查眼底:定期检查眼底,及早发现视神经病变。
2.改善听力:咽鼓管置管术可改善听力,必要时使用助听器。
3.防治骨关节病变:通过物理治疗和康复锻炼,缓解关节僵硬,尽量恢复关节正常功能。
4.防治打鼾:打鼾,就是睡眠呼吸暂停,可用简易呼吸器,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5.脑积水分流术:脑积水可行分流术治疗,减轻颅内压力,缓解患者头痛、呕吐等症状。
药物治疗
主要为酶替代治疗,补充患者缺乏的酶,从而恢复患者黏多糖的代谢,来达到治疗目的,但目前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国内尚无上市药物,国外已上市部分药物有:
1.拉罗尼酶注射液(aldurazyme):适用于黏多糖贮积症Ⅰ型,常见不良反应为潮红、发热、头痛和皮疹等。
2.艾杜硫酸盐β(Hunterase)、艾杜硫酸酯注射剂(elaprase):适用黏多糖贮积症Ⅱ型,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瘙痒,肌肉骨骼疼痛,发热,皮疹,呕吐。
3.依洛硫酸酯酶注射液(Vimizim):适用于黏多糖贮积症ⅣA型,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为发热、呕吐、头痛,恶心、腹痛、畏寒、乏力。
4.加硫酶注射溶液(Naglazyme):适用于黏多糖贮积症Ⅵ型,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为皮疹、发热、瘙痒、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困难。
5.mepseⅦ:适用于黏多糖贮积症Ⅶ型,药物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手术治疗
1.外科矫形手术:适用于存在严重脊椎畸形的患者,可纠正畸形,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2.角膜移植术:适用于严重角膜混浊的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视力,提高生活质量。
3.心脏瓣膜置换术:适用于存在心脏瓣膜病变的患者,可改善患者胸痛、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延长生存期。
其他治疗
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推荐用于黏多糖贮积症Ⅰ型、Ⅱ型和Ⅵ型,可纠正部分患者的产酶能力,具有一定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的作用,建议早期治疗。
治疗周期
黏多糖贮积症患者,需要长期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后效果如何?
- 黏多糖贮积症患者预后与具体分型相关,经过积极治疗,患者面容、视力、听力、关节畸形、智力发育、心、脑等重要脏器病变等可得到缓解和改善。
- 发病晚、症状轻的患者可存活较长时间,重型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也可得到较大提升。
- 如未积极治疗,发病早、症状重的患者多在10~20岁时死亡,甚至不足10岁。
多长时间复诊?
黏多糖贮积症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如出现病情进展,需增加复查频率。
谭艳华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吉林市人民医院
王志宏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陈复琼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