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部分可治愈。治疗钙代谢紊乱,需要纠正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肾的重吸收等的紊乱,从而恢复钙的正常代谢。
治疗目标
钙代谢紊乱治疗的目标,是使血钙维持在正常值范围内,消除各种钙代谢紊乱造成的症状,使导致钙代谢紊乱的疾病得到平稳控制等。
急症治疗
低钙血症:低钙血症若症状明显,如伴手足搐搦、抽搐、喉头痉挛等,则应立即处理。一般采用10%葡萄糖酸钙稀释后静脉注射(>10~15 分钟),注射后立即起作用。随后可用10%葡萄糖酸钙稀释于5%葡萄糖溶液中滴注使血清钙水平在正常范围下限。
对伴有低镁血症的患者,镁的补充有助于恢复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和外周器官活力。但如果肾功能不良,则可能会导致血镁过高,所以要在给予镁盐治疗之前,应确保患者肾功能和尿量正常。静脉补钙和补镁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特别是心脏情况,以防止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
病因治疗
对于慢性低钙血症,首先要治疗基本病因,一旦病因纠正,则大多低钙血症可纠正。但有些患者需要终身维持性治疗低钙血症,如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抵抗等。
药物治疗
1.注射药物:
(1)等渗盐水:适合于高钙血症的治疗,因高钙血症患者常为低容量性,补足容量可增加尿钙排出,可予以滴注使用。不过需要注意,会有引发低血钙的可能,所以要注意监测电解质和心功能状态。
(2)双膦酸盐:如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盐等。双膦酸盐是无机焦磷酸盐类似物,可吸收于骨羟磷灰石表面,并干扰破骨细胞的代谢活性而抑制钙的释放,并对破骨细胞具有毒性作用。目前是治疗恶性肿瘤相关的高钙血症的标准治疗,其发挥最大效应的时间是2~4天,常与盐水和降钙素联用。需要注意的是,双膦酸盐类药物均有引起颌骨坏死的报道,以唑来膦酸为多,双膦酸盐使用前应该进行口腔检查,使用中避免进行牙科手术,如需进行牙科手术,需前后停用双膦酸盐 3 个月,并加强抗感染治疗。
(3)降钙素:降钙素主要通过干扰破骨细胞成熟,而抑制骨重吸收,还能增加肾钙排泄,从而降低血钙,对由肿瘤性病变引起的高钙血症效果较好。它的主要副作用是引发用药部位的过敏,对于低钙血症患者禁用。
2.口服药:
(1)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抑制维生素 D、减少肠道对钙的吸收、增加肾脏对钙的排泄,及抑制破骨细胞激活因子来降低血钙,适用于高钙血症。但长期使用可引发骨质疏松,导致免疫力降低,还有可能导致股骨头坏死等,所以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口服磷:磷可以降低肠道钙的吸收,由于静脉给磷有增加组织钙磷沉积的危险,常用口服磷,如果服用过量,可能引发血钙过低。
(3)钙制剂:适用于低钙血症,钙制剂包括碳酸钙、葡萄糖酸钙、枸橼酸钙、乳酸钙等,可根据基本病情选择应用,注意不要口服过量,否则有可能会引发便秘等不适,有肾结石病史者禁用。
(4)维生素D制剂:如骨化三醇,适用于低钙血症,升高血钙的效果很快,用后1~3天开始生效,半衰期12~14小时,使用较安全。长期过量服用,可出现中毒,早期表现为骨关节疼痛、肿胀、皮肤瘙痒、口唇干裂、发热、头痛、呕吐、便秘或腹泻、恶心等。维生素D增多症、高钙血症、高磷血症伴肾性佝偻病患者禁用。
(5)利尿剂:
①噻嗪类利尿剂:某些慢性低钙血症患者也可使用噻嗪类利尿剂,以减少尿钙的排出。常用药物如双氢克尿噻,但是要注意该药具有排钾作用,要避免引发低血钾症,对于低血钾患者来说禁用。
②袢利尿剂:如呋塞米等,可抑制钙的重吸收而增加尿钙排泄。使用袢利尿剂时应首先补足血管内容量,否则会加重脱水和高血钙。
其他疗法
透析:使用低钙透析液进行透析,血钙水平在透后2~3小时可以下降,本法对于肾功能下降或心功能不全患者尤为适用。
治疗周期
由于引发钙代谢紊乱的疾病不同,因此治疗周期也不同。
治疗后效果如何?
- 经过规范而有效的治疗后,患者的血钙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由血钙所引发的不适症状也可得到缓解。但是想要彻底让血钙保持平稳,需要治疗好原发病。
-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致命的低血钙和高血钙。
多长时间复诊?
- 对于血钙控制良好者,可根据原发病的情况来确定复诊的时间。
- 如果血钙控制不稳定,则要及时复诊。
谭艳华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吉林市人民医院
王志宏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陈复琼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