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为抗凝治疗与免疫抑制治疗。具体治疗包括应用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以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强度和时间依据患者全身状况、血栓部位、是否反复发生血栓,以及是否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
治疗目标
抑制抗磷脂抗体的产生,清除已存在的血清中抗体,改善凝血功能异常,防止血栓及流产的再发。
药物治疗
1.抗凝药物
肝素:可以与抗凝血酶形成复合物,阻止抗凝血酶发挥凝血作用。对于需要进行手术、需要长时间卧床或产褥期的患者,推荐使用。其不良反应较少,如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骨质疏松等。存在不能控制的活动性出血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高血压控制不佳者、先兆流产者等禁用。
华法林:为豆香素类抗凝药物,可以对抗维生素K,抑制肝细胞内的凝血因子产生,从而起到抗凝作用。一般可在妊娠头6周使用,对胎儿较为安全,6~12周有引起胎儿发育障碍及致畸可能。其不良反应为自发性出血、恶心、呕吐、腹泻、过敏性皮疹、皮肤坏死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高血压控制不佳者、近期手术史者、存在活动性消化道出血者等禁用。
2.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积聚,避免形成血栓。其不良反应为头痛、神经痛、肌肉痛、恶心、呕吐、腹痛、哮喘、耳鸣、眩晕、听力减退等。对本品成分过敏者、存在活动性消化道出血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等禁用。
3.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强的松:可减少免疫反应和降低抗血小板抗体的形成。副作用为过敏反应(如皮疹、皮肤瘙痒、面部肿胀等)、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等)、骨质疏松(可发生病理性骨折)、精神症状(易怒、激动、不安等),长期用药可引起面部潮红、毛发增多、水肿、向心性肥胖等不良反应。对本品成分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4.免疫球蛋白药物
丙种球蛋白:含有人血清中所具有的各种抗体,可以直接抑制病理性抗体的产生及加速其清除。其不良反应为过敏性皮疹、发热、咳嗽等。对本品成分过敏者禁用。
5.单克隆抗体药物
依库珠单抗:为一种抑制末端补体激活的抗体,可以有效抑制血栓形成。其不良反应为头痛、恶心、鼻炎、咽炎、贫血、咳嗽、咳痰等。患有严重奈瑟菌感染脑膜炎患者禁用。
治疗周期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通常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治疗后效果如何?
- 通过及时、规范有效的药物治疗,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及控制,但可复发。
- 未接受系统规范治疗的患者,会因症状持续加重而出现肾功能衰竭、红斑狼疮、肺脑栓塞等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是否需要复诊?多长时间复诊?
需要复诊。具体复诊时间应遵医嘱和疗效而定。一般治疗后每隔3~6个月,至风湿免疫科门诊复诊,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管超声等相关检查。
冯乐恒
副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郜建新
副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前海人寿韶关医院
田微
副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