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治疗
目前尚无药物可控制脊髓灰质炎的自然病程,主要治疗方式为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对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患者,康复训练对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力和心肺功能有积极作用。
治疗目标
治疗目标为限制疾病进展,预防随后发生的骨骼畸形,使患者做好长期治疗及可能发生永久瘫痪的思想准备。
一般治疗
主要为支持治疗,适用于前驱期及瘫痪前期的患者:
- 在退热后7天期间,患者需增加卧床休息时间,尽量避免意外怀孕(怀孕可增加瘫痪发生的风险)、剧烈运动、肌内注射、手术等;扁桃腺切除和肌内注射增加延髓病变或局部病变的风险;在疾病早期过度的体育活动、锻炼和劳累被证实可增加发生瘫痪的风险;
- 局部温湿敷可以增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减少患者的肌痉挛;
- 适量主动及被动运动(完全依靠外力帮助来完成的运动)可缓解肌肉的不适和痉挛[2]。
药物治疗
- 地巴唑:适用于瘫痪期的脊髓灰质炎患者。有松弛血管、兴奋骨髓、下降血压的作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多汗、面部潮红、轻度头痛、头晕、恶心等[3]。
- 加兰他敏:适用于有不对称性肌群无力或弛缓性瘫痪症状的脊髓灰质炎患者。加兰他敏具有促进神经传导、抗胆碱酯酶的功效。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心动过缓、头晕、腹痛等。
- 新斯的明:适用于瘫痪期肌无力症状的脊髓灰质炎患者。主要作用是对抗胆碱酯酶,抑制乙酰胆碱受体的降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皮疹、乏力、恶心、呕吐等。
- 退热药物:适用于有发热症状的脊髓灰质炎患者。常用药物有对布洛芬、阿司匹林、安痛定、乙酰氨基酚等,按医嘱用药后可以起到退烧、消炎、止痛的功效。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出血、皮疹、瘙痒等。
手术治疗
全髋关节置换术:
- 适用于后遗症期出现髋关节变形症状的患者[4]。
- 优点:假体的稳定性良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缺点:由于疫苗在全球应用,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此手术的临床效果仍需进一步论证。
有限矫形手术结合骨外固定技术:
- 适用于进入中老年的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5]。
- 优点:创伤小,通过合理应用支具辅助,能有效改善下肢畸形及功能下降所致残疾,规避严重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信心,更好地融入社会。
- 缺点:矫形时间延长。
物理治疗
- 康复治疗:适用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患者。按医嘱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训练、低强度肌力训练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力和心肺功能,同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适应能力[6]。
- 理疗:一般适用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使用不产生疲劳的主动或被动运动练习、拉伸、按摩,每周定时规律地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防止肌肉萎缩[6]。
治疗周期
脊髓灰质炎尚无药物可控制瘫痪的发生和发展,患者的症状难以完全消除,需要坚持长期的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后效果如何?
- 脊髓灰质炎患者若尽早采取正规治疗,无症状型、顿挫型患者死亡率低,一般没有长期后遗症;部分患者瘫瘓症状可能为永久性,治疗可以处理并发症[2]。
- 若治疗不及时或未接受正规的治疗,可出现已存在的肌无力症状的恶化,也可出现新的肌无力或瘫痪;病情严重(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严重)的延髓型脊髓灰质炎可致病人死亡,死亡率可高达60%[2]。
是否需要复诊?多长时间复诊?
需要复诊。由于脊髓灰质炎的后遗症持续终身,需要长期的随诊,便于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症治疗,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具体复诊间隔时间应遵医嘱;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需根据实际手术方式确定复诊时间,具体复诊间隔时间应遵医嘱。
推荐医生
王英
副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三甲
海南省人民医院
肺炎(1例)
专业擅长:肝炎、肺结核、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扁桃体炎、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猩红热、艾滋病等感染性疾病诊治及本专业危重病人的救治。
好评率:100%
接诊量:15
陶友伦
副主任医师
足踝外科
三甲
徐州市中心医院
专业擅长:主攻足踝部疾患,包括足踝部畸形(踇外翻、扁平足、高弓足、马蹄内翻足、垂直距骨、跖内收等),神经系统并发症(脑瘫、脊柱裂、脊髓灰质炎、CMT等),退行性变(踝关节炎、距骨坏死、距下关节炎、足舟骨坏死、第一跖趾关节炎等病),足踝部骨折及脱位,运动损伤(韧带、距骨软骨损伤、跟腱等),足踝部复杂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及踝关节镜的微创治疗。
好评率:-
接诊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