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

芜湖安定精神病医院

芜湖安定精神病医院

简称: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

非公立 二级医院
医院介绍

芜湖安定精神病医院是集医疗、预防、康复于一体的二级精神专科医院。医院位于芜湖市无为市福渡镇河坝社区,环境优雅,紧邻高铁站。医院占地面积40余亩,现有员工120余人。医院为安徽省全科医师协会精神卫生医学分会会长单位,中国安定医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福渡镇河坝社区新河街道188号
0553-6622120
医院科室
推荐医生
夏仲
夏仲

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各种类型的睡眠问题,焦虑,抑郁,强迫,恐惧等心理问题
徐慧
徐慧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97%

立即咨询
擅长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李君伟
李君伟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重性精神疾病
高洁
高洁

主治医师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预防,精神科疾病的心理治疗及相关诊断治疗等
曹娟
曹娟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14年,临床诊疗经验丰富,擅长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障碍、儿童少年精神心理的诊治及心理咨询。
戴媛媛
戴媛媛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王继轩
王继轩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抑郁症(忧郁症),精神分裂症,妄想症,躁狂症,双相躁狂发作,双相抑郁发作,双相混合发作,广泛性焦虑症、社交恐惧症,惊恐障碍,强迫症,失眠症(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多梦)。
患者评价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耀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functions/format.html
    我很满意
    视频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问诊记录

展开更多

科普文章
  • 焦虑,属于我们正常的情绪之一,遇事后表现出担心、紧张、害怕等。但如果无明确诱因下或与事实情况不符的情况下出现上述反应,我们得考虑是病态的焦虑。

    面对异常的焦虑,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得正视自己的负性情绪,不能回避。因为忽视、压抑的结果并不能让负性情绪消退,反而有可能让其继续滋生,愈发严重。正确的做法是带着症状坚持该有的活动,这样等同于潜意识层面的自我积极暗示—我焦虑,但我依然能做我该做的事。避免陷入“我焦虑,我不行”的自我负性暗示怪圈。

    其次,转移注意力。研究提出,负性注意偏向是产生和维持焦虑的关键所在。注意偏向是指个体对威胁或相关刺激表现出不同的注意分配。俗话讲的“人们总是在意自己在意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焦虑症患者会将自己的注意力多集中在药物副作用以及自身的身体的变化上,一旦出现任何不适的感觉,就会过分担心并且难以转移注意力。我们可以通过有出汗效果的运动、专注感兴趣的活动来转移注意力,尤其是前者操作方便。

    再次,自我主动地分析引起焦虑的原因。最好将这些负性想法一一记在纸上,然后逐条进行检查,盘问,用较为合理的想法取代它们.盘问可从这几方面进行:(1 )这种想法的支持证据是什么?(2 )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或替代想法?(3 )这样想有什么有利和不利之处?(4 )这种想法在逻辑上有错误吗?逻辑错误,例如: 1.非黑即白的绝对性思考;2.以偏盖全;3.主观臆测;4.过度引申。

    具体实施方法:三栏作业。第一栏记负性想法,第二栏记逻辑错误类型,第三栏记后来想法。只要坚持这一作业,几个星期情绪会慢慢好转。

    最后,若通过自我调整效果不佳,迁延反复可能导致抑郁症,故一般均建议积极接受专业治疗,可求助专业的精神科医生。焦虑在于精神科而言,属于轻症精神障碍,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药物安全性高、副作用小。

  • 现实生活中,也许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犯了错误或遭受误解,会因此郁闷好几天,会自责、委屈或愤怒,不想说话、没心思做事,独处房间越想越委屈、气愤,甚至会变得敏感多疑…为什么会出现这一连串的反应呢?
     
     
     
    在心理学上,概括地来说,评估人的精神活动主要是从“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三个方面,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心理黄金三角”,即“认知—情绪—行为”,三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如下图)。
     

     

    运用“心理黄金三角”解释开篇提及的连锁反应发生的过程,即:负性生活事件引起我们的负性认知,负性认知转化为负性的情绪,负性的情绪会触发消极的认知,消极的认知会导致活动的积极性下降,消极的行为进一步恶化我们的负面情绪,不良的情绪进一步使我们胡思路想…

     
     
     
    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情绪难以避免的受到了身边事件的影响,尤其是负性事件。当我们遭受“刺激”时,我们需要怎样做才能尽快的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呢?
     
     
    可能大部分人都曾经劝说或被别人劝说“想开点”、“多想想开心的事”…道理似乎人们都懂,但当事情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实操调整自己的状态时,有些人就显得力不从心。正如线下许多患者跟我提的最多的话就是“不是我不想开心,但是我就是开心不起来”、“我也不想那么想,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这又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认知和情绪”是无形的,着实难以直接掌握,但“行为”是有形的,如运动、倾诉等,掌握起来就相对容易。当“心理学三角”陷入恶性循环时,我们应该要以“行为”这个点作为突破口,打破恶性循环。
     
     
     
    那当我们遇到“刺激”后,我们到底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应付方式呢?我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两类方式:1.问题解决方式;2.缓和情绪方式。前者用来改善不利境遇,使其应激强度减低;后者则是改变自己对应激性境遇的反应。
     
     
    两种应付方式,具体如何操作呢?
     
    问题解决方式包括:1.寻求他人帮助:获得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信息与建议;2.解决问题:制定与实施解决问题的计划;3.面对问题:捍卫个人权利或劝说他人改变行为。
     
    缓和情绪的方式包括:1.宣泄情绪:向人倾诉;2.判断问题:判断哪些是可以改变并试图改变,哪些是无法改变而需要接受;3.积极评价问题:认识到难题的积极面,如丢了现在的工作是找到一个更好职位的机会;4.回避问题:拒绝去想所面对的问题,避开引起问题的人或能引起回忆的事。
     
    同时,也得提醒一下广大朋友,人类的情绪是多种多样的,如国粹中医就将人的情绪划分为“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而且我们的情绪绝不会单一的出现,我们某个时期感受到的某种心情,只不过是那个时期占优势的情绪而已。
     
    所以,我们不仅要接受自己正面的情绪,也要接受自己负面的情绪;不要过度压制正常的负面情绪,因为那本就是属于你的一部分,过度压制理应存在部分,反而可能会引起或加重心理问题。
     
     
    写在最后,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要素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健康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我们持续性的感到心情差、胡思乱想等,给自己或身边人造成痛苦,甚至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或人际交往等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时。除了自我调整外,我们还应该主动寻求心理科(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 近年来,由于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加之名人罹患抑郁症后新闻媒体的争相报道,使得这一高复发率、高自杀风险和疾病负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精神障碍步入大众视野。

    首先,心情不好就是抑郁症?抑郁症是以显著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症状并同时伴有其他生物症状群和认知症状群的精神障碍,且大多会造成生活、学习和工作障碍。所以仅仅心情不好并不代表自己罹患抑郁症。

    其次,得了抑郁症,一定得服药吗?其实不然,抑郁症从程度上分为轻、中、重三个程度,若程度为轻度,可以不用服药,但需要由专业医生每 2 周进行病情评估,但中重度抑郁症,建议尽早服药治疗。

    第三,不能服用药物,以后戒不掉。目前抗抑郁药物并不具有成瘾性,所以不存在“戒不掉”一说。

    第四,吃了药没效果,代表没得治。抗抑郁药物的有效率并非百分百,若服药后无效也很正常,并非“没得治”,可以换用其他种类的抗抑郁药物。

    第五,服药有效,立马就断药。抑郁症具有高复发性,故而强调全病程治疗—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治疗,即初步治疗有效果后,仍然需要巩固治疗半年左右防止复发;关于维持治疗阶段,首发患者,个人也建议维持治疗 1 年左右,若为复发的患者,建议维持 2-3 年。

    第六,抑郁症能够治愈吗?绝大部分抑郁症通过系统治疗,是能够达到痊愈的。

     

  •  

     

    国际妇女节,

    国际妇女节别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

    国际和平日”,

    在中国又称“国际劳动妇女节”

    “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

    在这专属于自己的节日,

    女王们也要给自己的心灵一些特别的呵护呦~

     

    国际社会提出了“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理念。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呈井喷式增长,保守估计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有精神心理问题的孩子有3000万,而我们从事儿少科的精神科医生仅有500人,一跃成为精神科医师中的大熊猫级别的稀缺人才。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接触了很多生病孩子的妈妈,迫切地感受到如果希望孩子身心健康,妈妈们得首先照顾好自己。

     

     

    小美的爸爸妈妈常年外地务工,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孩子出生半年以后主要给爷爷奶奶照料。妈妈想着多挣点钱,在城里买一套房子,能让孩子在城市上学。小美在小学高年级的时候,爷爷奶奶经常说小美很难管教。到小美上初中的时候,妈妈赶回来陪读,爸爸仍然在外地工作挣钱。渐渐地,小美出现心理问题,严重的时候甚至想自杀。住院后经过系统的家庭访谈,妈妈诉说着自己的不易:从小家中经济困难,兄弟姐妹多,自己是老大,被父母寄予众望,希望大女儿能帮衬着家中脱贫。小美6个月时妈妈狠狠心,把孩子丢给公婆抚养,自己和丈夫在外面辛苦地挣钱,积攒着买房子的钱,同时也能接济娘家的兄弟姐妹们,帮着他们到城里来务工。妈妈俨然已经成为娘婆二家的大家长的角色,带领着两家脱贫致富。在常年的辛苦劳作中妈妈也是疾病缠身,妈妈总是在女儿面前抱怨自己付出如何多,女儿应该体谅自己,不应该总是这样折腾之类的话语。从小美妈妈身上我们可以发现这位妈妈长期超负荷运转,也错过了女儿成长最关键的时期。面对现在自己疾病缠身,孩子也是伤痕累累的状态,我们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这样的家庭需要多维度的支持。

     

     

    小刚的妈妈是全职妈妈,家里两个孩子,娘婆二家都无法给小家庭提供任何支持。夫妻俩刚结婚时一起在外地跑长途运输业务,等到小刚出世之后妈妈就留在家里照顾孩子,丈夫独自一人常年在外地,小刚3岁的时候二宝也出生了,妈妈一个人在家里照料着两个孩子,常常感觉力不从心,经常独自一人的时候独自啜泣,丈夫对自己也是越来越没有耐心,嫌弃自己在家里只是带着两个孩子不用干活还天天矫情。小刚上学之后总是不听话,上课没有耐心,各种小动作,学习成绩不理想,课后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反复找妈妈谈话,要求妈妈好好管管孩子。终于有一天妈妈的一个有点医学常识的亲戚建议妈妈带着孩子来找我就诊,经过系统全面评估之后小刚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需要药物治疗加上系统的康复训练,同时也建议丈夫给予妻子更多的支持,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慢慢地小刚的病情慢慢改善,妈妈情绪也越来越稳定,家庭的氛围也越来越和谐。

     

     

    曾经有人说过最好的慈善事业就是给年轻的妈妈们支持,让她们能没有后顾之忧地照料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全社会都要关注妈妈们的健康,只有妈妈们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的成长,维系家庭的健康,创造和谐社会。

     

  •  

     

     重视青少年的同伴关系

     

    越来越多来就诊的青少年会谈及自己在学校期间与好朋友关系破裂,被好朋友排挤、指责,甚至辱骂殴打的经历。 

     

    在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和家长不能给孩子提供心理支持,长期下去孩子可能逐渐消沉,孤僻,放弃学业,甚至进展到严重的精神疾病。

     

     

    案例 

     

     

    小美哭着说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被一群女同学指责、辱骂,甚至殴打。父母离异的她,母亲远走他乡,自己被判给父亲,但父亲经常不在家,只是定期给生活费。奶奶年纪大了,自己也不愿意告知奶奶让她伤心,去跟老师反映,老师也就随便问问,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因此,那些欺负小美的孩子们更嚣张了,经常威胁小美,骂小美是“贱货”,时间长了,小美认为自己就是“贱货”,结交了一些社会上的小混混们,认为这样学校里的同学就不敢欺负自己了。

     

    长此以往,小美开始出现情绪烦躁,有自伤和自杀行为。

     

     

    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和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青少年(12至18岁)阶段,是从幼儿向成人过渡的特定时期,在社会关系上呈现出一种全新的人际交往模式,那就是青少们逐渐疏远了与父母的交往,抗拒权威,而更多的去找同伴交往。相对来说,女孩子生长发育比男孩子早2-3年,所以可能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女孩子们就已经开始重视同伴关系了。

     

    那么同伴关系对于青少年的发展能够起什么的作用和影响呢?

     

     

    同伴关系

    作用与影响

     

    1、同伴可以满足青少年的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青少年在同伴集体中被同伴接纳并且建立友谊,同时在他们的集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受到同伴的尊重和赞许,并获得依恋感、归属感。

     

    所以,随着孩子们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时期,父母不能反对阻止孩子们交友,这将严重影响孩子们的成长。

     

    2、青少年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了解到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学会了给与和接受帮助……这些社会能力的培养,为未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而这些是父母无法替代与包办的,父母们要去理解孩子们在同伴中学习各种社会能力,是成长中的必经阶段。

     

    3、同伴是青少年特殊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青少年从同伴那里得到一些不便或者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知识和信息。

     

    青少年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的获得也受益于同伴集体。同伴既可以向青少年提供关于自我的信息,也是青少年进行比较的对象。

     

    4、同伴们还是青少年获得社会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同伴对青春的影响是通过强化、模仿和同化机制实现的。

     

    正因为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有着如此重要而又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作为父母和老师们需要充分重视孩子们的同伴关系,要善于用理智和科学的方法来引导孩子们建立健康的同伴关系,才能够有利于孩子多种社会能力获得,有利于孩子社会价值上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获得健康知识和人格的发展。

     

  •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是以个体认知、情感或意志行为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即影响情绪、思维和行为的疾病。临床人为划分为非重性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以及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障碍。作为家属,我们应该如何与其相处呢?

    一、倾听。当罹患精神疾病,发病期的时候患者的言谈可能荒诞,但我们要做到“不评价、不反驳”,因为道理病人都懂,你的“你想开点”并不能起到开导作用,若想法为“妄想”,你无法反驳。我们只要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给患者营造倾诉的客观条件。

     
    二、理解。要理解患者患病时的各种表现,能从疾病的角度去理解其种种不良情绪及行为,而不把它当作无理取闹或有意破坏和伤害。
     
    三、包容,就是宽容患者的缺点,包括患者人格上的缺陷以及疾病状态支配下的不良情绪以及行为,尤其在患者对家人的无心伤害上,要学会宽容,至少不指责、不计较、不记仇。
     
    四、同理心,即设身处地理解。患者拒绝接受诊疗或者中断治疗,可能患者对于疾病没有认识,可能患者长时间服药的心理负担,可能有某些难言之隐的药物副反应…换位思考,劝说患者就诊、复诊,让患者感受到我们的耐心、诚心,即使是精神病人,只要智力没有问题,还是能够感受到哪些人对自己好。切记生硬、威胁,如“不吃药你就要犯病”、“不吃药就送你去住院”,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五、鼓励。社会难免带“有色眼镜”看待精神障碍,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不懂得健康的含义。我们改变不了社会,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家属若不鼓励,难道让患者从此不再踏入社会?!曾经有位患者康复后对我说过的一句话,让我至今难忘:得病之后,即使平时病情平稳的时候,我在家都不敢发脾气、不敢大声说话,不然家里人就会说我犯病了。
     
     
    六、学会做患者情绪的平衡器。想要避免“互相践踏或冲撞”,就必须学会“你进我退”。要学会随时要学会随时根据患者的情绪状态,调整自己的情绪,以便充当患者情绪的平衡器。

  •  

     

    “医生,我家孩子不想上学,就是懒,不想写作业,害怕考试,为什么说他是抑郁症?”

     

    “这孩子只要玩手机就开心,我看他情绪正常得很,根本没有抑郁症,抑郁症怎么会玩游戏哈哈笑?!”

     

    “遇到考试,他就害怕,其实就是紧张,学习压力大,怎么会说他是抑郁症?”

     

    “我孩子动不动就对父母发脾气,父母的话当耳旁风,医生,他就是不听话,小时候爷爷奶奶惯的,顶多是有点心理问题,怎么会是心理疾病?”

     

    “我女儿自从上初中后,同桌小孩割手,她也跟着学,因为她们两个关系好,小孩子都是好的不学,坏的学,她肯定不是抑郁症,是交到坏朋友了!”

     

    以上,是我们心理科小患者父母比较常见的疑惑。

     

     

    好好的孩子,不学习,还作妖,情绪特别大,最可气的是不听父母管教,你说东,他非往西,要么就不理不睬,哭哭闹闹,甚至语言身体冲突。


    孩子出现这样的状况,其实是超出了大部分家长的认知范围。因为,心理病对父母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而我国的经济文化正在迅速发展,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和研究,也在努力中,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协助。

     

     

    那么,父母如何协助罹患抑郁症的孩子呢?

     

     

     一、了解相关知识 

     

     

    首先,父母需要做的是:对心理疾病有个清楚的了解,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1.了解抑郁症相关知识的相关数据。


    2018年中国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约4000万儿童和青少年有抑郁情况。


    2012年,研究发现中国大陆地区10-15岁青少年中,抑郁倾向占比20.3%,差不多5个孩子就有1个有抑郁倾向。


    大量研究和临床接诊发现,孩子罹患抑郁症的比例很高,其中澳洲为12.1%,瑞典为11.4%,法国13岁以下儿童,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10%。


    这些数据表明:抑郁,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流行病之一。

     

     

    2.抑郁症不分孩子的年龄大小。


    幼儿也会遭受抑郁情绪的影响,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干预,会极大增加他们在未来罹患抑郁症的风险。
    成年人的精神卫生疾病,约一半始于14岁以前。也就是说,心理疾病的发病年龄较早,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有可能终生患病。


     
    3.抑郁症发病原因不明。

     

    研究表明,抑郁症及其他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创伤以及环境压力有关。
    心理疾病不像传染病,可以通过控制感染源,就能防止疾病传播。心理疾病病因复杂,且未知因素多,防治工作难度较大,需要全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

     

     

    4.孩子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物质世界以及生活环境的优劣没有必然联系。


    美国研究发现:家境富裕的儿童青少年中,心理健康有关的问题尤其高发。而物质生活匮乏的环境,也会影响心理健康。

     

     

     二、提供心理支持

     

    其次,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心理支持。

     

     

    1.父母情绪稳定是孩子病情恢复的有力保障。


    罹患心理病的孩子通常对环境敏感,尤其对身边人的态度和情绪非常在意,很容易因为父母无心之言或者无心之举而耿耿于怀。当父母感觉孩子针对家长的时候,一定要调整心态,冷静处理。
    父母不被孩子糟糕的情绪扰动,而是做到平和近人,不卑不亢,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安全和稳定的恢复病情的支持性环境。

     

     

    2.父母要认可孩子的负面情绪。


    当孩子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时,父母常见的做法是劝阻,试图消除孩子的绝望和悲伤,但是这样的做法是剥夺了孩子处理负面情绪的机会。


    孩子需要表现负面情绪,也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纳,这样孩子感觉到身边人对自己的了解和认可,就会感觉爱和安全。只有获得足够的爱和安全,孩子才能学习管理和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


    重要的是,父母要帮助孩子明白:不需要控制自己的感受,但是需要控制自己的行为。

     

     

    3.帮助孩子进行情绪训练。


    管理负性情绪的第一步是接受情绪,父母接受孩子有可能遭遇坏情绪困扰这个现实,能够平常心对待孩子的坏情绪爆发,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父母鼓励孩子,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寻找对他们而言有意义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多听,不评价,不提建议,是父母需要做到的。整个过程,父母多支持,多包容,就能帮到孩子处理自己的坏情绪。

     

     

  •  

    本期内容:儿童青少年情绪问题

     

    孩子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甚至还有自残自杀的想法,做家长的非常着急,孩子万一有个什么好歹该怎么办,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做家长的一定要引起重视。

  • 强迫症,一种反复持久出现的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者仪式动作;明知道这些观念或动作无意义,却无法控制。病因复杂,表现形式多样,病程迁延。

    强迫症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临床上二者往往会同时存在。

    因为症状的迁延,往往让患者措手不及,越是想控制,越是控制不住。此时,我不得不提醒患者,强迫的行为本身就有缓解焦虑的作用,所以当强迫行为出现的时候,不要太刻意的控制反而会让自己感觉舒服些。

    关于强迫的想法出现,往往是引起痛苦的根源,但我也得提醒病友们面对该症状的时候,心态要摆正,不能光想着症状想法又来了。你得从心里清楚,这个想法本就是你自身的,你对抗也是没有意义的,反而应该尝试带着这个症状继续去生活。

    言而总之,疾病的治疗一方面靠药物,一方面离不开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

  •  

     

    关于青少年抑郁症,

    我们需要知道哪些常识?

     

    最近几个同学聚会,都是高知层次的人才,但是,当她们谈到抑郁症时我才意识到老百姓们对于抑郁症相关的常识问题匮乏到什么程度。

     

    其中一位同学是内科医生,曾经在某医院进修时接触过一位抑郁症自伤自杀的孩子。当时这个孩子因为自杀未遂在急诊科住院,期间这位同学作为进修医生陪同查房。

     

    谈到当时的感受时,这位医生觉得很奇怪:这样的抑郁症的孩子怎么能在查房时轻声细语地回答问题,难道抑郁症的患者不是愁眉苦脸的吗?难道抑郁症患者还能那么温柔地说话?

     

    更让这位同学诧异的是孩子轻声细语地说自己前一天晚上情绪崩了一下,所以没有控制住自己,就自伤了。当时这样的场景对于这位内科医生来说很是震撼,内心冲击力非常之大。

     

    另一位同学是高校老师,说是自己周围就有这样抑郁症的孩子,感到很担心,也害怕自己受到伤害,听她说话的口气好像是在说怪物一样。

     

    闺蜜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现在怎么那么多孩子有抑郁症,然后,突然之间大家都看着我,等待着我来科普一下。

     

     

    首先,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全世界平均五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抑郁症患者。患抑郁症的人不是怪物,只是生病了,就和感冒发热一样。这种病目前病因不明,可能和遗传、个性、成长经历以及社会环境多方面因素有关。

     

    其次,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各种各样,不全是天天愁眉苦脸的,其中有一种“微笑型抑郁”。

     

    我常常拿张国荣的例子来打比方,张国荣的亲朋好友都觉得张国荣是个非常绅士愿意帮助人的明星,但是他却是抑郁症患者,在2003年4月1日坠楼而亡。

     

     

    前些天有一位家长反复跟我说,周围亲朋好友都认为自己孩子没有抑郁症,因为她孩子在与别的孩子玩的时候很开心的样子,不像是抑郁症,甚至说这些话的都是一些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其实,我更想告诉这位妈妈,是因为她自己不能接受孩子患病的现实,所以,更愿意相信别人的一些好言宽慰的话而已。

     

    我们在临床诊疗中遇到不少孩子,在详细的病史询问中会发现,有些孩子从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就有症状出现了,但是那时候往往被家长忽视了,甚至会认为孩子的一些行为是青春期叛逆而已。有些反复就诊,经多家医院确诊的孩子,家长们也是不能接受这样的诊断,认为是不是误诊了或者孩子只是被惯坏了而已。

     

     

    曾经有一位确诊的孩子家长在我的诊室内给老师打电话,说是孩子压力有点大,希望能申请不参加近期的考试,可是这位老师的反应差点让我的眼镜跌掉了。

     

    老师在电话里苦口婆心地劝说家长,说孩子不可能是抑郁症,因为孩子一直很有上进心,失眠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哪个高三的孩子不失眠,甚至老师说是所有的高三学生来就诊都会被戴上抑郁症的帽子...... 我当时有些无言以对,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因此现在我们也会更多地走到学校给老师们科普一些常见的心理疾病。

     

     

    很多患者和家属对于心理治疗抱有神奇的幻想。他们认为,抑郁症就是想多了,只要做做心理治疗,让他们不瞎想就没有问题了。很多陪伴孩子住院的家长也是这样的想法,反复跟孩子说“不要瞎想就会好了”。对于这种情况,我就会问家属:你们会不会跟一个骨折的病人说“你只是骨折了而已,还能继续运动,运动了就没事了”?

     

    心理治疗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任何疾病的治疗都有一个过程,抑郁症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属于慢性病,复发率高,早期确诊、早期规范系统治疗很重要。

     

     

    曾经有一位抑郁症的孩子经过治疗好转,但是家长在学习了一些心理知识后,相信孩子能够在自己陪伴下不治而愈,自行给孩子停药,强迫孩子正常参加学校学习,认为只要孩子心理疏导好了就行了。

     


    其实,抑郁症根据严重程度,一般中重度的患者药物治疗是金标准,心理治疗只是锦上添花而已,不能本末倒置。结果孩子出现病情反复,有严重的自伤自杀现象后家长无奈才再次住院正规系统治疗。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