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AFP):是胎儿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血清糖蛋白,出生后,AFP的合成很快受到抑制。甲胎蛋白升高常见于:1.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中AFP的含量明显升高,常>300μg/L;2.病毒性肝炎与肝硬化病人血清中AFP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常<300μg/L;3.生殖腺胚胎肿瘤病人血清中AFP可升高;4.妊娠3~4个月,孕妇AFP开始升高,7~8个月达高峰,但多低于400μg/L,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
癌胚抗原测定(CEA):是一种富含多糖的蛋白复合物,早期胎儿的胃肠道及某些组织均有合成CEA的能力,但妊娠6个月以后含量逐渐降低,出生后含量极低。癌胚抗原升高常见于:1.升高主要见于主要见于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等;2.用于动态观察;3.结肠炎、胰腺炎、肝脏疾病等良性疾病也常见CEA轻度升高;4.吸烟人群可见轻度升高。
组织多肽抗原(TPA):是存在于胎盘和大部分肿瘤组织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一种单链多肽,在恶性肿瘤病人血清中的检出率高达70%以上,但它的增高与肿瘤发生部位和组织类型无相关性。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一种由前列腺分泌的单链糖蛋白,它存在于前列腺管道的上皮细胞中,在前列腺癌时可见血清PSA水平明显升高。血清总PSA(t-PSA)中有80%以结合形式存在,称复合PSA(c-PSA);20%以游离形式存在,称游离PSA(f-PSA)。PSA升高常见于:1.前列腺癌时60%~90%病人血清t-PSA水平明显升高;2.部分良性前列腺疾病可见t-PSA轻度升高;3.当t-PSA处于4.0~10.0μg/L时,f-PSA/t-PSA比值对诊断更有价值;4.某些检查及前列腺手术会引起前列腺组织释放PSA而引起血清浓度升高。
糖链抗原199(CA199): 胰腺癌、肝胆和胃肠道疾病时血中CA199的水平可明显升高。CA199是胰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
癌抗原125(CA125):CA125存在于卵巢癌组织细胞和浆液性腺癌组织中,不存在于黏液型卵巢癌中。
癌抗原153(CA153):乳腺癌时,30%~50%的病人可见CA153明显升高,但在早期乳腺癌时,它的阳性率仅为20%~30%左右,因此主要用于乳腺癌病人的治疗监测和预后判断。
降钙素:甲状腺滤泡细胞C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单链多肽激素,甲状腺髓样癌病人血清降钙素明显升高,而且由于降钙素的半减期较短,因此可作为观察临床疗效的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很多,但每个指标什么意义,那个适用于什么肿瘤呢?笔者对其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些常见、通用的肿瘤血清 TM
- CEA(癌胚抗原):空腔脏器来源,肺腺癌特异性强。正常 ≤ 3 ng/mL(不吸烟) ≤10 ng/mL(吸烟),>20 ng/mL 提示消化肿瘤。是多种肿瘤转移、复发的标志。
- CA125(糖类抗原 125):卵巢 TM,肺癌预后的独立 TM;正常<35 u/mL。
- CA153:乳腺癌首选 TM,随肿瘤分期升高而升高;正常<28 ng/mL。
- CA199:消化来源,胰腺癌最敏感(70%),其次是结直肠癌(45%)、肝癌(30%);正常<37 U/mL。
- CA242:消化来源。
- 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小细胞肺癌 TM、神经胶质瘤 TM;神经内分泌来源,是脑转移的信号。
- SCC(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用如其名,鳞癌特异性;宫颈癌的 TM。
- TPA(组织多肽抗原):反映活动、分化、浸润性。
肺癌血清 TM
- CYFRA21-1(细胞角蛋白 21-1 片段):肺鳞癌首选 TM,敏感度 76.5%,非小细胞肺癌特异性 87%。
-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小细胞肺癌的 TM,灵敏度和特异性良好。在早期可发现,可用于高危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筛查,在日本已纳入常规体检项目。
- p53:抑癌基因 p53 的产物,阳性率与肺鳞癌术后生存相关。
具体应用
- 肺腺癌: CEA(87%)、CA153
- 肺鳞癌: SCC、CYFRA21-1
- 小细胞肺癌: pro-GRP、NSE
- 非小细胞肺癌三联: CYFRA21-1 + CEA + p53
- 肺转移: CA199、CA153
- 复发: CEA
胃癌血清 TM
- CA 72-4:胃癌进展和疗效 TM,独立预后因子。
- 没有一种能满足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通常联合诊断。癌前病变和初期: CA199、CA242、CA724、CEA 升高。
肝癌血清 TM
- AFP(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癌和生殖系肿瘤 TM。正常 ≤ 20 ng/mL,无肝病活动、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 400 ng/mL 持续 1 月或 ≥ 200 ng/mL 持续 2 月者,结合影像检查可诊断肝癌。
- 肝硬化、肝炎患者中 AFP 也会升高,但一般不超过 300 ng/ml。
- GP37(高尔基体蛋白 73):预测早期肝癌最有前景。
- CK19: AFP 阴性肝癌早期诊断 敏感度 50%、特异度 90.9%。
- CEA+AFP+CA125:敏感度可达 95.83%。
结直肠癌血清 TM
- CEA、CA242、CA199:三者较敏感,然而联合检测不优于单一 CEA。
- ESM-1(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正常<37.0 ng/mL,敏感度 90.91%、特异度 95%,随 TNM 分期升高而上升。它是未来之星。
胆管癌血清 TM
- CA199:诊断价值最高,可联合 CA242、CEA、CA125 辅助诊断。
胰腺癌血清 TM
- CEA + CA199 + TSGF:三联。
乳腺癌血清 TM
- CA153:早期敏感性较低(60%)、晚期敏感性为 80%,转移性阳性率较高(80%)、晚期骨转移阳性率可达 50%。
- CA125:伴淋巴结转移、浸润阳性率达 44.6%。
前列腺癌血清 TM
- PSA(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包括总 PSA(t-PSA)和游离 PSA(f-PSA)。正常 t-PSA<10 μg/L、fPSA<2.5 μg/L。f-PSA 较 t-PSA 敏感,当 t-PSA 正常而 f-PSA 升高时,可能提示前列腺癌。
卵巢癌血清 TM
- HE4(人附睾蛋白 4):单项特异性、敏感性、准确度较高,CA125 对浆液性卵巢癌的敏感度高于粘液性。
- CA125、CA153、AFP、HE4(人附睾蛋白 4):较敏感。
膀胱癌尿液 TM
- NMP22(系核基质蛋白):鉴别良恶性膀胱疾病。
生殖肿瘤血清 TM
- HCG(人绒毛促性腺激素):非妊娠情况下正常<8 U/L,肿瘤患者,一般检测β亚单位——β-HCG。是男性睾丸肿瘤和女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最基本的标记物。
如果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疾病最可怕?”可能很多人都会说是肿瘤。确实,绝大多数人都会谈“肿瘤”色变。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分泌或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异常产生或升高的一类物质,可反映肿瘤的存在和生长。肿瘤标志物包括蛋白质、激素、酶、癌基因等。肿瘤标志物并非只有肿瘤细胞才能产生,因此并非肿瘤患者所特有,正常人或者某些良性疾病患者也可能存在肿瘤标志物。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原因,不是所有的肿瘤患者肿瘤标志物都升高。
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都可能检测到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的“能”与“不能”
肿瘤标志物(5“能”)
1. 能辅助诊断可疑的肿瘤;
2. 能对肿瘤进行定位;
3. 能判断肿瘤治疗效果;
4. 能监测肿瘤是否复发;
5. 能评估预后。
肿瘤标志物(3“不能”)
不能涵盖所有的肿瘤类型;
不能因肿瘤标志物升高而确诊肿瘤;
不能因为肿瘤标志物正常而排除肿瘤。
总而言之,肿瘤标志物异常不等于肿瘤,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等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都有哪些?
一. 甲胎蛋白(AFP)
主要相关肿瘤:肝癌;
其他相关肿瘤:生殖系统肿瘤和胚胎性肿瘤;
良性疾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二. 癌胚抗原(CEA)
主要相关肿瘤:结直肠癌;
其他相关肿瘤:胰腺癌、胃癌、乳腺癌、肺癌等;
良性疾病:肠道炎症、直肠息肉、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肝炎、肺部良性疾病等。
三. 糖链抗原125 (CA125)
主要相关肿瘤:卵巢癌;
其他相关肿瘤:乳腺癌、胰腺癌、胃癌、肺癌、大肠癌、其他妇科肿瘤等;
良性疾病: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慢性胰腺炎等。
四. 糖链抗原15-3 (CA15-3)
主要相关肿瘤:乳腺癌;
其他相关肿瘤:肺癌、肾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肝癌等;
良性疾病:良性乳腺疾病、卵巢疾病等。
五. 糖链抗原19-9 (CA19-9)
主要相关肿瘤:胰腺癌;
其他相关肿瘤:胆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等;
良性疾病:胰腺炎、胆囊炎、肝硬化等。
六. 糖链抗原72-4 (CA72-4)
主要相关肿瘤:胃癌;
其他相关肿瘤:结肠癌、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等。
七.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主要相关肿瘤: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肿瘤;
其他相关肿瘤:嗜铬细胞瘤、胰岛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黑色素瘤等。
八. 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fra21-1)
主要相关肿瘤:非小细胞肺癌;
其他相关肿瘤:膀胱癌等。
九.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
主要相关肿瘤:前列腺癌;
良性疾病: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肾脏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
肿瘤标志的联合检测意义更大
常见肿瘤的标志物联合检测见下表:
最后,以一首口诀来总结肿瘤标志物:
肿标高,莫惊慌,良性恶性均增高;
动态监测来预警,联合检测意义大。
肿瘤标志物又多又有交叉,一个标记物可在 N 多种癌中出现,一种癌又可以有 N 种标志物,真的很令人头疼。
下面我们来用一张表格总结一下常用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意义:
知识点敲黑板总结
1 . NCCN 指南指出:当发现 CEA 连续升高时,考虑体格检查、结肠镜、胸腹部增强 CT,或考虑 PET/CT。
2. 如果检查结果阴性,则 3 个月后再次进行影像学检查,考虑 PET/CT,或重新检查胸腹部增强 CT;如果结果还是阴性,继续 3 个月后复查,直到有阳性发现或肿瘤标志物 CEA 降到正常。如果检查结果阳性,给予后续治疗。
3. 仅血清 AFP 联合肝脏超声检查可作为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CA 125 对于有特殊遗传基因突变或卵巢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可考虑用血清 CA125 结合阴道超声检测以早期发现卵巢癌。
4. 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长期酗酒者以及有原发性肝癌家族史者为主,筛查年龄男性 ≥ 40 岁,女性 ≥ 50 岁开始,宜每隔 6 个月检查一次。
5. 可用于术后随访的肿瘤标志物监测:需治疗后 2 年内,宜每 3 个月检测一次,3~5 年内每 6 个月检测一次。
6. 非癌症疾病也可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
月经期、妊娠早期血清 CA125 可增高。妊娠期 CEA 可轻度升高,AFP 明显升高。
肝肾功能异常、胆道梗阻和炎症感染等均可造成肿瘤标志物,如 CEA、CYFRA 21-1、SCC、ProGRP 等浓度增高。
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CA125 可升高。
胆汁淤积能导致血清 CA19-9 浓度增高。
7. 化疗可使肿瘤标志物一过性增高。用单克隆抗体和动物免疫血清治疗过的患者,肿瘤标志物可能会出现假性升高。
8. 参考区间可以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例如血清 CEA 检测的参考区间可因方法、仪器、试剂不同而有不同,因此各实验室应根据试剂说明书和临床实践建立自己的参考区间。
9. 肿瘤标记物升高时不可轻易诊断为恶性肿瘤,均需结合相关检查、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等综合判断。
10. 连续观察更有意义,突然升高值得注意。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异常产生和(或)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可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测定,对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复发监测以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甲胎蛋白(AFP)
新生儿时期 AFP 很高,到 1 岁时降至 10g/L~20g/L,在成人血清中 AFP 的含量很低。当肝细胞发生恶性变时,AFP 含量明显升高,是临床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
筛查
血清 AFP 联合肝脏超声检查可作为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高危人群以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长期酗酒者以及有原发性肝癌家族史者为主,筛查年龄男性≥40 岁,女性≥50 岁开始,宜每隔 6 个月检查一次。
辅助诊断
① 血清 AFP 是临床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对于血清 AFP≥400μg /L 超过 1 个月,或≥200μg /L 持续 2 个月,在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和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后,应高度怀疑肝癌,需做 B 超检查,必要时做 CT/MRI 和活组织检查等以明确诊断。血清 AFP 对肝癌诊断的阳性率一般为 70%左右,尚有约 30%的肝癌患者 AFP 检测阴性。因此,不能仅靠 AFP 来诊断肝癌。
② 血清 AFP 升高也可见于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如睾丸非精原细胞瘤、卵黄囊瘤、恶性畸胎瘤等。还可见于其他恶性肿瘤,如胃癌,结直肠癌等。
③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 AFP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多在 20~200g/L 之间,一般在 2 个月内随病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
④ 妇女妊娠 3 个月后血清 AFP 可见升高,主要来源于胎儿。孕妇血清中 AFP 异常升高,可见于胎儿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AFP 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其在羊水中含量异常升高。孕妇血清中 AFP 异常降低,提示胎儿有 Down's 综合征的风险。因此,孕妇血清和羊水中 AFP 浓度监测可用于胎儿神经管缺损和 Down's 综合征的产前辅助诊断。
预后评估
血清 AFP 是判断原发性肝癌预后的重要标志物,高浓度的血清 AFP,提示预后不良。
疗效和复发监测
① 血清 AFP 测定有助于监测肝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肝癌手术后,血清 AFP 浓度下降到参考区间内,表示手术有效;若血清 AFP 仅有部分下降,表示手术不彻底或已有转移病灶。
癌胚抗原(CEA)
一种结构复杂的酸性糖蛋白,主要存在于成人癌组织以及胎儿的胃肠管组织中,是一种较广谱的肿瘤标志物。
筛查
血清 CEA 一般不用于无症状人群的肿瘤筛查。
辅助诊断
① 血清 CEA 是一种较为广谱的肿瘤标志物。临床上可用于结肠癌、直肠癌、肺癌、乳腺癌、食道癌、胰腺癌、胃癌、转移性肝癌等常见肿瘤的辅助诊断。其他恶性肿瘤如甲状腺髓样癌、胆管癌、泌尿系恶性肿瘤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② 妊娠、结肠炎、结肠息肉、肠道憩室炎、胰腺炎、肝硬化、肝炎、肺部良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血清 CEA 也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阳性的百分率较低。
预后评估
血清 CEA 水平是判断肿瘤预后的因素之一,血清 CEA 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疗效和复发监测
① 治疗前有 CEA 升高者,若手术、化疗、靶向治疗或者免疫治疗等有效,血清 CEA 浓度下降到参考区间内;若治疗后血清 CEA 仅有部分下降或不下降,表示治疗效果不佳。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NSE 是一种酸性蛋白酶,参与糖酵解代谢过程。肿瘤组织糖酵解作用加强,细胞增殖周期加快,细胞内的 NSE 释放进入血液增多。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组织的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和小细胞肺癌(SCLC ),血清 NSE 升高。
筛查
血清 NSE 一般不用于肺癌的筛查。
辅助诊断
① 血清 NSE 是小细胞肺癌(SCLC)首选标志物之一。小细胞肺癌患者 NSE 水平明显高于肺腺癌、肺鳞癌、大细胞肺癌等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具有辅助诊断价值。并可用于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鉴别诊断。
② 血清 NSE 也是神经母细胞瘤的肿瘤标志物,患者明显升高,而肾母细胞瘤(Wilms 瘤)患者较少升高。因此,可用于神经母细胞瘤与 Wilms 瘤的鉴别诊断。
③ 血清 NSE 升高还常见于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如嗜铬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黑色素瘤、胰岛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
④ 血清 NSE 在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和肺部疾病,如脑膜炎、肺炎等也可见升高,但阳性的百分率较低。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or SCCA)
一种检测鳞状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特异度较高,但灵敏度较低。
筛查
血清 SCC 一般不用于宫颈鳞状细胞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的筛查。
辅助诊断
① 血清 SCC 是一个主要用于辅助诊断鳞状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在宫颈鳞状细胞癌、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血清中会有升高,其浓度随病情的加重而增高。
② 血清 SCC 在其他恶性肿瘤,如头颈部上皮细胞癌、食管癌、鼻咽癌、皮肤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③ 血清 SCC 在某些良性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肺炎、肺结核、银屑病、湿疹、肾功能衰竭等,也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阳性的百分率较低。
预后评估
一般认为血清 SCC 升高是宫颈鳞状细胞癌和肺鳞状细胞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但目前并不推荐 SCC 常规应用于宫颈鳞状细胞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判断。
疗效和复发监测
① 血清 SCC 升高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用于宫颈鳞状细胞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但目前并不作为常规应用。
② 血清 SCC 浓度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分期、肿瘤大小、肿瘤术后是否有残留、肿瘤复发和进展等相关,因此可用于宫颈癌的疗效评估、随访和复发监测。
③ 血清 SCC 对肺鳞状细胞癌疗效监测有一定价值。
肿瘤标志物:
是指在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者由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反应而产生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
目前具有临床意义的肿瘤标志物已达 100 多种。如:
- 甲胎蛋白(AFP)是胚胎期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正常人中<20ug/L,可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阳性率为 60%-70%;
- 癌胚抗原(CEA)是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一种糖蛋白胚胎抗原,正常值<5ug/L,可用于恶性肿瘤如结肠癌等的发现;
-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是由人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至精浆中的一种糖蛋白,PSA 主要存在于前列腺组织中,女性体内不存在,血清参考值<4μg/L,是前列腺癌的诊断指标,阳性率为 91%;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为烯醇化酶的一种同工酶,是小细胞肺癌(SCLC )的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应具有下列特征
- 灵敏度高;
- 特异性好;
- 能对肿瘤进行定位;
- 与病情严重程度、 肿瘤大小或分期有关;
- 能监测对肿瘤治疗的效果;
- 测肿瘤的复发;
- 预测肿瘤的预后。
筛查肿瘤,得用对肿瘤标志物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懂了,肿瘤标志物,
确实可以用来筛查肿瘤。
那么是不是可以有事没事都去查查看呢?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周晓医生为大家科普一下:
用肿瘤标志物进行筛查的原则如下:
- 该肿瘤标志物对早期肿瘤的发现有较高的灵敏度;
- 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高和重复性好;
- 筛查费用经济、合理;
- 筛查时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但无症状和体征,必须复查和随访的。
但实际上没有一种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能达到 100%,使肿瘤标志物用于筛查受到限制。
对肿瘤筛查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比如单纯采用 AFP 以筛查肝癌检测会造成病例被漏诊,目前多采用超声显象与 AFP 联合检测;筛查宫颈癌常用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胃癌筛查可以采用纤维胃镜和气钡 X 线双重造影检查;肺癌筛查的方法多是低剂量螺旋 CT 扫描或 X 线胸片,亦有同时合并作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
肿瘤标志物一般不适宜对无症状的人群进行筛查,其临床价值主要体现在分析疗效、判断预后、预测复发及转移等方面。
联合检测,让肿瘤标志物更精准
前面提到有些肿瘤标志物来诊断相关肿瘤阳性率可以达到 90%,但是如果特异性不强,阳性率就只能达到 60%-70%,甚至有的只有 50%。
为了提高诊断的阳性率,临床上常将几种的相关的标志物组成联合标志物组,同时对某一肿瘤进行检测,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性。
如胰腺癌患者的血清 CA19-9、CA242、TK1 及 TSGF 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且四类血清在肿瘤不同分期中差异较大,水平随分期的增加而升高。四项联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提示联合诊断价值更高。其他常见肿瘤的联合检测方案可见文末详细介绍。
肿瘤标志物异常,一定有事吗?
说了这么多,
下面就到大家最关心的部分了!
如果体检单上某项肿瘤标志物升高了,
一定是恶性肿瘤吗?
我的答案是:
别慌,真不一定。
原因
大多数肿瘤标志物可同时存在于恶性肿瘤及某些良性肿瘤、炎症、甚至正常组织中,没有特异性为 100 %的肿瘤标志物,因此肿瘤标志物的升高不一定是肿瘤造成的。比如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以及孕妇的 AFP 可能升高,梗阻性黄疽或风湿病患者的 CA19-9 数值可以高出正常值数倍,甚至长期吸烟者 CEA 也会有轻度升高。
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单次肿瘤标志物的轻度升高或每次检查的结果没有大的变化时临床意义不大,只有动态的持续升高才有意义。对体检中发现的某个或几个肿瘤标志物的持续升高应该提高警惕,需要进一步通过 B 超、CT、MR、内镜或 PET/ CT 等手段检测,必要时须通过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因此
肿瘤标志物阴性,一定没事吗?
那么问题又来了,
如果肿瘤标志物都正常,
是不是就可以打包票说自己一定没事呢?
很可惜,也不是。
大多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可以达到 80 %以上,但由于肿瘤的异质性,一部分患者在肿瘤发病过程中没有相应肿瘤标志物的表达,导致许多医生和患者面对肿瘤标志物的阴性结果,没有做进一步的辅助检查,结果失去了治疗肿瘤的最佳时机。
如 AFP 这种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其阳性率也仅达到 79 % ~90 % ( AFP 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阳性阂值为 > 400 ug/L )。对于结肠癌来说,由于 CEA 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不高,因为分期差异和个体差异,结肠癌患者的 CEA 水平不一定升高,甚至可能低于正常值。
总结一下:
肿瘤标志物对筛查肿瘤具有一定的意义,
但并不绝对。
如果你的体检单上有某项指标升高了,别慌,并不一定就是恶性肿瘤,记得进行进一步检查或者随诊。另一方面,如果肿瘤标志物都正常,也不绝对意味着就没事了,该当心还是得当心,该看医生也得看医生!
肿瘤标志物,从定义上来说,是指由肿瘤细胞或机体细胞受肿瘤的刺激而释放产生的一类物质,它存在于血液、胸水或腹水、尿液、其他排泄物癌症病灶组织中,一般我们检测肿瘤标志物是通过抽血化验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有时也会化验尿液、胸水腹水等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但最常用的当然是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检测。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 癌胚抗原(CEA)
- 糖原抗原 19-9(CA19-9)
- 甲胎蛋白(AFP)
- 糖基抗原 125(CA125)
- 糖基抗原 153(CA153)
- 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
- 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
-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 鳞癌相关抗原(SCC 或 SCCAg)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
这些标志物的具体含义和意义,要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不能望文生义。
肿瘤标志物的意义
肿瘤标志物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示某种肿瘤的存在,有时候可作为肿瘤的诊断诊据之一,但只能作为参考;另外对已经诊断癌症的人,它也可以作为监测癌症发展、了解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监测疗效)。同时,肿瘤标志物尽管与肿瘤有关,但并非肿瘤所特有,不仅恶性肿瘤中存在,良性的肿瘤或胚胎组织中也存在,在炎症等疾病中也会升高,甚至正常组织中也存在。肿瘤标志物有多种,同一种肿瘤可能不止一种标志物,同一种标志物也可能会出现在不同的肿瘤中,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肿瘤标志物的评价和观察
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是得了癌,已经明确是癌症的病人,其肿瘤标志物却可能是完全正常的,因为肿瘤标志物并不是百分百的特异,也不是百分百的敏感,有假阳性,也有假阴性,而且肿瘤标志物本身就不完全是与肿瘤一对一直接因果相关的,其结果只能是参考,要医生结合各方面的资料综合判断。
从对疗效的评价来看,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水平可能更有意义,也就是说,除非是明显的异常升高,否则仅凭一次的检测结果轻度升高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必须动态监测。如果进行性升高,则要高度重视,务必通过其他进一步的检查弄清楚;如果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稳定状况,不能下结论,应继续动态监测,定期复查。
肿瘤标志物是衡量肿瘤变化的指标之一,并不是金标准。很多原因会引起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出现假阳性。所以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是肿瘤进展。反过来肿瘤标志物下降,肿瘤也不一定是好转。因为一些患者即便患有恶性肿瘤,肿瘤标志物也是正常的,这种情况肿瘤标志物对于肿瘤的评估价值不大。需要动态观察它的前后变化及与参考值之间的差距。如大肠癌治疗前 CEA、CA199 很高,治疗后下降,说明有好转趋势。肿瘤标志物的结论,还可以通过觉察患者自身症状有没有所缓解,体征有没有改变,复查的 CT、MR 等影像资料上病症大小有没有缩小等获得佐证。
1. 肿瘤标志物阳性就患有肿瘤吗?
肿瘤标志物阳性不一定就是患有肿瘤,若要确诊,还要进一步用 CT、彩超等方法检查。目前由于特异性 100%的肿瘤标志物还没有找到,每种肿瘤标志物都有一定的假阳性。
假阳性的因素有:
- 炎症性疾病可使一些肿瘤标志物表达增加,肝脏良性疾病时 AFP、CAl9-9、CEA 水平均会升高;在生理变化如妊娠时 AFP、CAl25、HGH 和月经时 CAl25 也会升高。
- 测定结果被干扰:自身免疫疾病病人体内有大量自身抗体物质,如类风湿因子(RF )就可以与肿瘤标志物抗体发生反应,形成假阳性;
- 此外,还存在样本溶血、脂血等因素的干扰,被检者有炎症及身体健康状况较差时都可以出现假阳性,有时检测结果甚至达到临界值的 2 倍左右。
2. 肿瘤标志物阳性其他检查未发现癌症就肯定没有癌症吗?
在健康体检的人群中,常常有些人检查肿瘤标志物阳性结果之后进行其他各种检查却未发现癌症,怎么解释?
一种就是上面谈到的假阳性;
另一种是真阳性。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没有肿块时也有散在的癌细胞,散在的癌细胞或者直径在 1cm 以下的癌块经超声、磁共振、放射等检查有可能发现不了,但癌细胞在不断分泌肿瘤标志物;
虽然癌症没有形成肿块,但肿瘤标志物可以阳性,这种阳性是真阳性,但其他检查方法无法发现。因此,它的价值在于提示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肿瘤标志物结果阴性就不会有肿瘤吗?
肿瘤标志物阴性结果不一定表明病人体内不存在肿瘤;
当产生肿瘤标志物的肿瘤细胞数目少;细胞或细胞表面被封闭;机体体液中一些抗体与肿瘤标志物(肿瘤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肿瘤组织本身血循环差,所产生的肿瘤标志物不能分泌到外周血中时,也会出现假阴性的情况;
如果对于高度怀疑或有明显症状的病人,肿瘤标志物检测阴性,则要考虑肿瘤标志物测定体内因素和体外因素的影响,建议进行重新测定,并结合其他检查,具体病情具体分析。
3 已经明确诊断有肿瘤就不需要监测肿瘤标志物吗?
在肿瘤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帮助了解治疗效果,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使肿瘤标志物含量降低,否则说明治疗效果不佳;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和研究在临床上还可以辅助诊断肿瘤分期,如前列腺癌的晚期病人血清 PAP 明显高于早期病人,检测血清 PAP 水平可辅助诊断分期,可以判断预后:
肿瘤标志物含量的高低与预后成反比关系。含量越高,预后越差。因此,即使已经明确诊断有肿瘤,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检测肿瘤标志物。
我们首先看一下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从字面上理解,一种特殊的分子,是某种肿瘤特有的,当这种标志物出现后,就标志着肿瘤可能在身体里出现了。
肿瘤标志物在正常身体里不出现,或含量少。
如果一旦出现某种肿瘤,这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就会大大增加,医生可以根据这些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追踪到肿瘤在位置,还有监测肿瘤治疗的效果。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周晓医生在此提醒大家注意:
一: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了不是一定代表得了肿瘤!
因为,正常组织里也可能升高。比如对应肝癌的甲胎蛋白 AFP 除了肝癌会大幅升高外,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是孕妇都会升高。但是一般升高幅度不会太大。
那么有人要问了,肿瘤升高也会有一个过程,也会从低慢慢升高,低了也不能排除不是肝癌啊?对了,我们检测到轻度升高了,怎么办?
- 一就是马上去做个影像学检查,看看 CT、MR 能不能检查到肝癌。
- 二就是定期复查了,过一两个月再检测,继续升高升高幅度大也许就是恶性了,那就一定要去做影像学检查了,如果低了,那就定期复查了。
- 假如复查缓慢的升高,但是影像学没有见到肿瘤,那我们就需要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因为如果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有可能肿瘤在缓慢生长,只是还小,还没被发现。
二:肿瘤标志物不高不代表一定没有肿瘤!
那如果肿瘤标志物可以给我们提示,那我们检查到高了再去做影像学检查呗。那也不行,因为很多确诊肿瘤的其肿瘤标志物并不高。
三:不是每一种癌症正好对应一个标志物!
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到底靠谱吗?
一种癌症会对应好几个标志物,一个标志物可能会对应好几种癌症。
比如看上表临床上很常用的 CEA 同时会在胆管癌、宫颈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肺癌等多种癌症里都有升高。
对一种肿瘤单个标记物的敏感性或特异性往往偏低,不能满足临床要求,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提倡一次同时测定多种标志物,以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很少刚好有一一对应的。相对来说,AFP 对应肝癌,PSA 对应前列腺癌对应性强一点。
四:肿瘤标志物临床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评价预测治疗的效果,预测复发。
比如癌症治疗后,原来很高的肿瘤标志物下降到正常了,表明治疗效果好,但是复查一段时间后又再回升了,可能就预示着快复发了。
所以,每个疗程的肿瘤治疗不能每次都复查影像学检查,但复查标志物可以让我们大概预测治疗效果。
所以周晓医生提醒大家:
- 假如我们体检时发现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比如不超过 1.5 倍,可以定期复查,或者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
- 假如复查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建议复查影像学及其他检查有无恶性肿瘤情况;
- 假如既往有肿瘤病史,正常一段时间后重新升高,警惕肿瘤复发;
- 假如有肿瘤家族史,发现标志物升高,完善相关检查排除肿瘤。
- 假如体检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比如 2 倍以上,可以到肿瘤科专科门诊就诊寻求更多的专业建议。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对应的瘤种: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第一,现今所知的肿瘤标志物都不是百分百与某一特定的肿瘤相关,如:癌胚抗原(CEA)在下列肿瘤都可能升高:肺癌、结肠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等。
第二,一种肿瘤可能有多种肿瘤标志物都升高。如:肺癌可能有下列标志物升高: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抗原125(CA125)等。
肿瘤标志物下降,一定无复发吗?
肿瘤标志物浓度下降但没降到正常范围内,这种情况可能是在康复过程中,标志物逐渐下降,提示治疗正在起作用;但最终没有降到正常值,可能提示肿瘤没有被完全控制,或者有残留,甚至也可能有复发转移。
仅通过肿瘤标志物上升确认复发吗?
某些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高,也就是假阳性和假阴性率比较高。肿瘤病情的变化不能单独依靠一次检查的结果,只有连续、动态观察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才能作为判断依据。如果发现标志物持续升高,那么应提高警惕,需要进一步检查。
肿瘤标志物持续上升,可综合影像学、病理学,进行综合判断。
一般来说,这三种方式各有所长,也各有局限,可取长补短,发挥1+1>2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肿瘤标志物很重要,对于我们了解肿瘤的治疗、复发、转移等情况提供了参考。但肿瘤标志物并非100%准确,只有观察TA的动态变化才有意义。如果复诊时,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不必惊慌。如有异常,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尽早确诊病情变化。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