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

鞍山市精神卫生中心

鞍山市精神卫生中心

简称:鞍山市康宁医院

公立 三级其他医院
医院介绍

鞍山市精神卫生中心是鞍山市一所集医疗、预防、康复、教学为一体的三级专科医院。现为中国医科大学教学基地,鞍山师范学院实用心理学实习基地。中心整合成立于2016年,2017年11月正式搬迁至唐家房新址,占地面积13万平米,建筑面积4.7万平米,编制床位800张,开放床位885张。现有职工668人,具备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45人,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160人。中心设有精神科病房8个,心理科病房3个,康复科病房3个,老年科4个。其中心理一科为开放式病房,老年科为医养结合特色病房。2017年,中心精神科被评为“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中心除开展传统的精神科医疗服务外,还承担鞍山行政区政府指派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并不断扩大老年群体的心理和精神卫生服务规模。另外,挂靠在市精神卫生中心的鞍山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承担着鞍山行政区青少年及其家长的心理咨询辅导和治疗,用人单位心理体检,以及鞍山市心理咨询热线和心理120救援等任务。同时,所辖深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立山区深北街道办事处所属的6万居民的儿保妇保,老年人体检与基本医疗的任务。中心拥有一系列先进医疗设备:脑功能分析仪(ET)、脑反射多极导入治疗仪、血液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R(数字X光机)、凯特XT-921系列电解质分析仪、山西亚森FA-300半自动尿液分析仪、普朗DNX-9620G电脑洗板机、普朗DNM-9602G酶标仪、台式低速离心机等。为临床医疗提供全面而系统的生理心理检查治疗需要。中心将秉持“医乃仁术、仁者爱人、厚德求精、忠于事业”的院训精神,坚持以服务患者为中心,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加强软硬件改造升级,努力建成与国内高水平的专科机构接轨,符合区域发展规划,适应市场广泛需求,基础设备完善、人才结构合理、学科配套完善、服务管理一流、环境空间优雅、业务技术区域领先的国内先进临床精神专科医院。

鞍山市千山区凤山路932号
0412-7133681(医务科)
医院科室
推荐医生
卢艳春
卢艳春

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心理常见病,擅长焦虑抑郁失眠的药物心理社会治疗。
付国柱
付国柱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各型重性精神障碍及心理障碍,特别在药物结合心理及物理等综合治疗各型焦虑抑郁谱系障碍、强迫障碍、躯体形式障碍、老年认知障碍、老年期焦虑抑郁问题、睡眠障碍等,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和独特的见解
尤婧葳
尤婧葳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失眠,焦虑,抑郁,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躯体化障碍,癔症,老年痴呆,强迫症
刘重阳
刘重阳

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焦虑障碍、双相障碍、药物依赖、青少年情绪问题、心理治疗
唐静
唐静

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
徐涛
徐涛

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障碍的常见治疗,酒精相关障碍的有关治疗,老年精神障碍的治疗问题。
陈铁宏
陈铁宏

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疾病的诊疗。心理治疗和咨询。
荀福广
荀福广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卫生。心理疾病。
刘翔宇
刘翔宇

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幻觉、妄想,戒酒,戒毒,抑郁、焦虑、强迫等其他心理疾病的治疗与咨询。
邓云峰
邓云峰

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女性抑郁症,老年抑郁症治疗等。
林志祥
林志祥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长年从事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及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治疗工作
孙锐
孙锐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待补充
曲峥
曲峥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待补充
李新雪
李新雪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分离转换障碍,抑郁症,焦虑障碍等
郑屹
郑屹

住院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双相障碍 焦虑症 酒中毒所以精神障碍 分离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等的诊断和治疗
患者评价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丹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秀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丹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问诊记录

展开更多

科普文章
  • 1

    抑郁症的治疗目标

    • 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
    • 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
    • 预防复发。

    2

    治疗原则

    • 个体化治疗;
    • 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 足量足疗程治疗;
    • 尽可能单一用药,如疗效不佳可考虑转换治疗、增效治疗或联合治疗,但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 治疗前知情告知;
    •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 可联合心理治疗增加疗效;
    • 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

    3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一线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 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等。

    4

    心理治疗

    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

    5

    物理治疗

    有严重消极自杀企图的患者及使用抗抑郁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用改良电抽搐(MECT )治疗。电抽搐治疗后仍需用药物维持治疗。

    预防

    有人对抑郁症患者追踪 10 年的研究发现,有 75%~80%的患者多次复发,故抑郁症患者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

    发作 3 次以上应长期治疗,甚至终身服药。维持治疗药物的剂量多数学者认为应与治疗剂量相同,还应定期门诊随访观察。

    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本病复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问题,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防复发。

  •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问题正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青少年焦虑抑郁的病因复杂,既有遗传的因素、生理的因素,也与家庭因素、社会支持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应激事件等密切相关,焦虑抑郁的出现,一般都有心理或精神的促发因素存在,可被多种因素诱发。而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成长与发展毫无疑问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这些阶段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每一个阶段有这些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并且每个阶段都建立在前一阶段之上,这八个阶段紧密相连,其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每一阶段都不可忽视。

    八阶段:

    • 婴儿前期: 0-15 岁,信任-怀疑
    • 婴儿后期: 1.5 岁-3 岁,自主-羞耻
    • 幼儿期: 3-6,7 岁,主动-内疚
    • 童年期: 6,7 岁-12 岁,勤奋-自卑
    • 青少年期: 12-18 岁,角色同一-混乱
    • 成年早期: 18-30 岁:亲密-孤独
    • 成年中期: 30-60 岁,繁衍-停滞
    • 成年后期:完善无憾-悲观绝望

    这八个阶段,儿童青少年期几乎占据 5 个半,可见如何使儿童青少年的每一阶段顺利度过有多么重要。中国有句俗话叫“三岁看到老”,还有古诗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都从另一个侧面阐释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成长在一生中的重要性。

    因而全社会和每一个家庭都应该重视以下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每个阶段,从而使他们健康成长,尽可能减少他们产生焦虑抑郁可能:

    1. 婴儿前期: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如果危机没有得到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胆小惧怕。

    2. 婴儿后期:

    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形成意志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我疑惑。

    3. 幼儿期:

    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如果这个阶段的危机成功得到解决,就会形成方向和目的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卑感。

    4. 童年期: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能力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无能。

    5. 青春期:

    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不确定性或说是无归属感,为人冷淡冷漠,缺乏关爱的意识。

    如果年轻人不能以同一性来离开这个阶段,那他们就会以角色混乱或者会以消极的同一性来离开这个阶段。角色混乱是以不能选择生活角色为特征的,这样就无限制地延长了心理的合法延续期,或者说仅仅应诺了一些很快就抛弃的口头许愿。

    消极同一性是告诫儿童不要学习不良行为。

    为什么青年人在不能获得积极的同一性是要选择消极的同一性呢?埃里克森说,因为他“宁可成为一个无名小卒,或者成为臭名昭著的大人物,或者成为某个的确已经死了的人-总之,它们是经过自由选择的角色-而不愿意成为一个不太象样的人‘。

    要帮助儿童青少年合理度过每一阶段避免他们产生焦虑抑郁,应做到以下几点:

    家庭因素:

    这是导致青少年抑郁症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郁症与父母婚姻关系破裂之间存在明显关系,女孩较男孩更容易受父母离异的困扰而出现抑郁症。此外,父母严厉惩罚、过度干涉和保护将导致或加重青少年的抑郁症状。而家庭幸福,给以青少年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情感上的温暖,能减轻青少年抑郁症的症状或减少抑郁的发生。

    社会支持因素: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因素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社会支持即得到的直接援助、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度,以及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如果青少年社会支持感受较差,未能发展有效的人际关系,常认为自己人际交往无能,体验着焦虑和社会拒斥感,则会增加抑郁的发生。

    心理应激因素:

    青少年抑郁症可能源于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压力或事件,如青少年的父母突然死亡或离异,父母对其采取排斥或漠不关心的态度;青少年早年曾有严重的不幸经历,青春期后碰到精神创伤,以及失恋、疾病、人际关系差、学习成绩差或其它负性生活事件等。此外,健康状况的变化和生活环境的突然转变,也可能引起青少年抑郁的发生。此时要及时合理处理每一件相关事件,要给于他们足够的理解、关心、爱护和支持,必要时及时求助于专业机构和医生。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眼科 主任医师 李月华


    配戴合适的眼镜一般不会加重近视。


    戴上合适的眼镜可以把物体在眼内的成像向后移动,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可以辅助视力让我们看得更清楚,这对眼睛来说是有益的,我们不会因为看不清东西,而努力用眼让眼睛产生疲劳,而如果近视的患者不戴眼镜会感到用眼越来越吃力,从而使眼睛近视度数加深。


    当然,如果近视患者配了眼镜,但在用眼卫生方面不注意,也会使眼睛的度数加深,而且如果患者近视度数较大,不戴眼镜会导致近视度数的加深。如果近视患者配戴的近视眼镜是适合自己的,平时又注意用眼卫生,近视度数就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在临床上有些儿童和青少年,由于正处在发育阶段,眼球会像身体一样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所以近视也会慢慢的加深,这就是很多孩子眼镜越戴越厚的原因,其实这跟是否配戴眼镜是无关的。

  • 治疗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 5 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一)一般治疗

    1.教育

    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2.自我监测血糖

    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病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1 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 4 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 8 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 3: 00)。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 7.2 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 10mmol/L,HbA1c 小于 7%。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

    (二)药物治疗

    1.口服药物治疗

    (1)磺脲类药物 2 型 DM 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等治疗后,疗效尚不满意者均可用磺脲类药物。因降糖机制主要是刺激胰岛素分泌,所以对有一定胰岛功能者疗效较好。对一些发病年龄较轻,体形不胖的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也有一定疗效。但对肥胖者使用磺脲类药物时,要特别注意饮食控制,使体重逐渐下降,与双胍类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糖药联用较好。下列情况属禁忌证:一是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二是合并严重感染,创伤及大手术期间,临时改用胰岛素治疗;三是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期间,临时改用胰岛素治疗;四是糖尿病孕妇,妊娠高血糖对胎儿有致畸形作用,早产、死产发生率高,故应严格控制血糖,应把空腹血糖控制在 105 毫克/分升(5.8 毫摩尔/升)以下,餐后 2 小时血糖控制在 120 毫克/分升(6.7 毫摩尔/升)以下,但控制血糖不宜用口服降糖药;五是对磺脲类药物过敏或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2)双胍类降糖药 降血糖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体重。①适应证肥胖型 2 型糖尿病,单用饮食治疗效果不满意者;2 型糖尿病单用磺脲类药物效果不好,可加双胍类药物;1 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病情不稳定,用双胍类药物可减少胰岛素剂量;2 型糖尿病继发性失效改用胰岛素治疗时,可加用双胍类药物,能减少胰岛素用量。②禁忌证严重肝、肾、心、肺疾病,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缺氧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伴有严重感染、手术、创伤等应激状况时暂停双胍类药物,改用胰岛素治疗;妊娠期。③不良反应一是胃肠道反应。最常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腹泻,发生率可达 20%。为避免这些不良反应,应在餐中、或餐后服药。二是头痛、头晕、金属味。三是乳酸酸中毒,多见于长期、大量应用降糖灵,伴有肝、肾功能减退,缺氧性疾病,急性感染、胃肠道疾病时,降糖片引起酸中毒的机会较少。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1 型和 2 型糖尿病均可使用,可以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①伏格列波糖餐前即刻口服。②阿卡波糖餐前即刻口服。主要不良反应有:腹痛、肠胀气、腹泻、肛门排气增多。

    (4)胰岛素增敏剂 有增强胰岛素作用,改善糖代谢。可以单用,也可用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有肝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者不宜应用。

    (5)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①瑞格列奈为快速促胰岛素分泌剂,餐前即刻口服,每次主餐时服,不进餐不服。②那格列奈作用类似于瑞格列奈。

    2.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制剂有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根据作用时间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并已制成混合制剂,如诺和灵 30R,优泌林 70/30。

    (1)1 型糖尿病 需要用胰岛素治疗。非强化治疗者每天注射 2~3 次,强化治疗者每日注射 3~4 次,或用胰岛素泵治疗。需经常调整剂量。

    (2)2 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失效者先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方法为原用口服降糖药剂量不变,睡前晚 10∶00 注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般每隔 3 天调整 1 次,目的为空腹血糖降到 4.9~8.0 毫摩尔/升,无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每天注射 2 次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的最大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 我们都知道大脑是人体十分重要的器官,因此当脑积水发生时,对人体的危害的非常大的,脑积水的危害在于它压迫脑组织,导致正常脑功能、脑组织的发育受到影响。在成人方面,脑积水主要影响脑功能,临床一般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等,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工作,有时还可能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走路不稳,尿便异常,出现尿便频繁、失禁或是困难。如果脑积水压迫到了脑干,则还会出现呼吸困难、代谢紊乱,造成昏迷,甚至引起死亡。老年性脑积水还会使患者出现痴呆、走路不稳、尿失禁、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在儿童方面,危害则更加明显,因为儿童时期是大脑还在发育的时期,因此脑积水会严重危害大脑的正常发育。儿童出现脑积水除了会出现成人脑积水的危害外,还会出现智能障碍,患儿的智力障碍可仅有轻度记忆力及计算力减退,常伴有迟钝、淡漠、缄默等。严重患者可呈痴呆状,少数患者可有激动、易怒、哭笑无常、幻觉、谵妄等,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此外,一般随着时间的延长,脑积水的程度会逐渐加重,严重的脑积水可以把脑组织压到只剩薄薄的一层,除了会逐渐影响患儿的智力、发育、日常生活能力外,还甚至会导致夭折。

  • 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夹腿、坐不安稳、烦躁,且不断用手抓挠下体时,一定要多加注意外阴炎。

    外阴炎的原因:

    • 生理因素:小孩子的外阴尚未发育,阴唇小且薄,不能很好的起到保护作用,容易病原体入侵,造成感染。 而且小孩子的隐私部位,因为雌激素水平较低、PH 值较高等原因,抵抗力比较差。这就导致小孩子比成年人更容易被致病菌感染。
    • 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使用尿不湿质量不过关或没有完全清洗干净并消毒的尿布;尿不湿更换时间间隔太长,尿布同理;给孩子擦屁屁的顺序不对,从后往前擦使其大便污染外阴;日常没有认真清洗小孩子的外阴及肛门;患有阴道炎的家长将自己的衣物和孩子的衣物放在一起清洗; 喝水少且习惯性憋尿; 穿着开裆裤随地乱坐;用脏手抓摸私密处,造成感染;因好奇将异物等塞入阴道,引起感染。

  • 经常使用紧急避孕药副作用:

    第一,由于所含的孕激素量特别大,所以很可能会造成肝肾功能的损害。

    第二,紧急避孕药的避孕机理是抑制卵巢排卵,这样就打破了卵巢自然排卵规律,在临床上会造成内分泌紊乱的情况,并且可能会引起月经失调、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临床表现。

     

    第三,紧急避孕药会导致子宫内膜出现撤退性出血,出现撤退性出血,就有可能会出现感染的可能性,所以危害还是非常大的。

    因此,一般建议一年内使用紧急避孕药不得超过三次。

  • 很多患者经常问我,痔疮犯了,但又不想手术,或者没有时间手术,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够快速缓解症状。今天方医生就教大家三个小妙招,赶紧收藏备用。

    第一,可以买点药用一用,以外用的药物为主,例如各大品牌的痔疮膏、痔疮栓,效果都差不多,用的时候先抹点药膏,再把栓剂塞进肛门,效果还是不错的,另外还可以搭配一点静脉活性药物口服,例如地奥司明。

    第二,可以用温水坐浴,早晚各一次,先用热水熏一熏,水温降了以后再泡一泡洗一洗肛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缩小曲张的痔静脉。

    第三,痔疮犯了以后肯定要注意饮食生活习惯的调整,辛辣刺激的少吃,酒少喝,少熬夜,少久坐久站,多休息,身心放松。以上方法仅适用于轻中度的痔疮,只要坚持一至两周,一般都能缓解。

    如果你的痔疮很重,比如便血量很大,喷射出血,或者痔疮脱出嵌顿水肿坏死,剧烈疼痛,那就不建议保守治疗了,应该尽早手术。

  • 第一,冠心病患者需要加强生活管理:

    • 在饮食上一般需低盐低脂饮食,限制刺激性以及兴奋性食物摄入。
    • 在情绪上需要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大喜大悲、抑郁、焦虑等异常情绪。
    • 在活动上需要根据自身活动耐量,循序渐进进行体育运动锻炼,避免劳累。

    第二,去除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控制体重。

    第三,需要规范服用药物,一般需根据自身合并症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服用药物,以维持各项指标平稳。

    第四,需要定期复查,一般如无明显临床不适症状,需要每半年到一年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

    第五,可随身携带缓解心绞痛的药物药物(消心痛、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如出现心绞痛症状可及时服药。

  • 所有能吃进去的食物,对脾胃都有好处 。因为吃进去都是靠脾胃来吸收跟消化的。大多数对补脾胃来说,第一个要用的又好用用的食材,就是五谷。五谷杂粮这一类食材怎么去用,对脾胃的好坏其实起到很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