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详情介绍
  • 患者评价
  • 问诊记录
暂无
暂无
张凤芝线下门诊排班
具体排班以医院号源信息为准
周一
4/13
周二
4/14
周三
4/15
周四
4/16
周五
4/17
周六
4/18
周日
4/19
上午
下午
晚上
精神科患友问诊

展开更多

精神科推荐地区疾病
精神科推荐医院疾病
精神科科普文章
  • 如果你曾经住过集体宿舍,多多少少都会碰见舍友说梦话的情况。有的人说梦话只是嘟囔两句,有的人就像在跟人聊天。

     

    这些梦话千奇百怪,有的还会逗得我们捧腹大笑,还有的会把我们吓出一身冷汗。那么人为什么会说梦话呢?如果我们出现了说梦话的情况,要怎么做才能有效缓解呢?

     

     

    睡觉时,为什么有的人会说梦话,而有的人不说?不妨一看

     

    我们之所以会说梦话,是因为人体进入睡眠之后,身体的各个器官都进入了休整的状态,连大脑皮层的细胞都受到了一定的抑制。

     

    但是在白天较为劳累,或者是精神很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就不能完全抑制住这些脑细胞,这时它们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自己悄悄活动开了。

     

     

    在这些脑细胞的活动之下,我们就会进入到梦境之中。如果碰巧语言中枢的细胞也比较活跃,我们就会出现说梦话的情况。所以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我们大可不必觉得害怕或者是恐慌。


    虽然说梦话并不会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但是有时会让我们陷入尴尬的情绪中。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减少说梦话的概率呢?

     

    临睡之前放松身心

     

    不管白天的工作多么让我们头疼,不管生活有多少需要我们处理的棘手事,临睡之前,我们要把它们全部都抛到脑后。既然暂时解决不了,不如好好睡一觉,养精蓄锐之后,说不定我们就能想到绝佳的解决办法。

     

    所以这时,我们要放松身心,睡觉之前看看自己喜爱的书,听几首轻快的音乐,心情好了,自然不会常常说梦话。


    临睡前泡泡脚

     

    站在中医的角度看,他们认为人之所以会在睡梦中呓语,是肝火旺盛,五行失调导致的。所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调理好身体,因此每天晚上泡脚是非常有必要的。

     

    把脚放在温热的水中,不仅可以刺激脚底的穴位,让我们睡得更好,还能促进血液流动,让四肢在寒冷的冬季也暖和和的。最为重要的是,泡过脚之后,肝火旺的情况会改善很多。如果你经常说梦话,不妨试试在睡前泡泡脚。


    下面我们再来解答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别人在说梦话的时候,我们可以叫醒他吗?

     

    如果没有发生什么紧急的事情,一般不建议把这些沉浸在梦境里的人叫醒。把他们叫醒的话,不仅会让他们觉得尴尬,还会严重打扰别人休息。

     

    如果你身边有爱说梦话的朋友,一定不要去嘲笑他,也不要反复提到说梦话的事,他们只是太过劳累或者是太紧张了。


    先小到大,你有说过梦话吗?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是不是会觉得非常尴尬?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我们每天坚持泡脚,做到身心放松之后再入睡,说梦话的情况一定可以慢慢消失。

  • 刚出生的时候,我们几乎都是睡着的状态,所以对于刚生下来的毛毛有一种通俗的叫法—“三个月睡虫”。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会睡了,尤其是当自己变成65岁以上的老年人之后,觉就变得越来越少,有时白天明明没有睡觉,还是会整晚整晚的失眠,甚至要靠安眠药来维持睡眠。

     

    那么,今天笔者就来聊一聊,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晚应该休息多久呢?怎样做可以改善自己的睡眠质量呢?

     

     

    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晚应该睡多久呢?

     

    有些老年人说,我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就再怎么睡都睡不着了;而有些老年人则感觉,每天入睡非常困难,早上又醒得早,长此以往,就觉得头痛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是情绪异常烦躁、免疫力下降导致容易生病等等不良后果。

     

    研究表明,无论处于何种年龄段,都应该每天保证7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这对于身体各项机能下滑的老年人来说尤其重要。

     

    当然,这也并非绝对。如果您已经建立了一个非常规律的生活习惯,也没有各种疼痛等疾病的困扰,并且拥有非常好的睡眠质量,即使只睡5个小时,您也依然会觉得精力充沛!


    怎样做可以改善自己的睡眠质量呢?

     

    (1)睡前饮食习惯

     

    一定要注意睡前两小时不进食,如果一定要吃,注意不能吃辛辣食品、酒、咖啡等兴奋大脑的食物,睡前尽量不喝水,以免起夜影响睡眠,可适当喝热牛奶,既能补钙又能使老年人更快的入睡。

     

    (2)睡前泡热水脚

     

    泡脚可使身体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有助于畅通气血,改善睡眠质量。

     

    (3)适当运动

     

    运动不但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还能使机体更容易获得深度睡眠。

     

    (4)远离不良习惯

     

    远离影响睡眠的坏习惯,比如,爱玩游戏、爱刷手机,可以睡前把手机放在离自己远点的地方,床头放一本书,看上半小时,保证你昏昏欲睡。

     

     

    结语

     

    总而言之,睡眠是我们最好的休息方式,只有睡好了才能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因此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应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从而将身体维持在一个最佳状态!避免因为工作或娱乐而熬夜,这是前提!在此前提下,对于具体要睡多长时间,其实还是要根据自身状态来确定,因为确实存在个体差异,只要自己醒后能精力充沛,那个时间就是最适合的。

  • 一些人年纪大了,睡得越来越不好。

     

    看电视的时候打个盹,或者早醒、起夜之后,就很难再回到睡梦中。数据显示,中国老人失眠率高达60%。

     

     

    如何判断自己的睡眠是否健康,怎样找回一夜好眠?《生命时报》采访专家,为你整理了12个助眠方法,总有一个能帮到你。

     

    受访专家

    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  叶京英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  张丽霞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李凯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处主治医师  邹琪

     

    一张表测测你的睡眠质量

     

    测试者可根据最近2周自身情况选出最符合的选项,得分相加就是总分。

     

     

    0~7分:没有显著失眠。

    8~14分:轻度失眠。

    15~21分:中度失眠。

    22~28分:重度失眠。

     

    如果每周至少3晚发生失眠并持续超过1个月,失眠严重指数评分超过10分,应及时到老年医学科、神经内科、全科医生处进行睡眠状况全面评估。

     

    12个“快速入睡”的方法

     

    很多老人认为失眠是自然衰老造成,其实失眠还受药物、行动不便、昼夜节律紊乱和基础疾病影响。

     

    睡眠不足,白天就会感觉疲劳、精神不振、注意力下降和情绪不佳。

     

    长期饱受失眠困扰,会使人沮丧、焦虑甚至发展为抑郁症,还会导致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和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如果你总是睡不好,可以尝试下面这些科学助眠的方法。

     

     

    1.478呼吸法

    美国亚利桑那州综合医学中心创建者安德鲁•韦尔医生发明了一套呼吸法——478呼吸法,对助眠和减压有很好的效果。

     

    舌尖顶住上颚;闭上嘴,用鼻子吸气(数4下),保持住气息(数7下),然后用嘴呼气(数8下),重复4遍。

     

    2.冥想式呼吸

    心绪烦乱时,应冥想呼吸8~10分钟。英国神经科学家、冥想专家凯瑟琳•克尔研究发现,把注意力与呼吸的起伏联系起来,能放松肌肉,消散负面情绪。

     

    3.睡前2~3小时禁食

    晚餐吃得太饱或睡前吃东西,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加,给肠胃带来负担。

     

    4.睡前2小时禁体育锻炼

    运动会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影响睡眠质量。睡前可做些和缓的伸展运动,让身心慢慢平静下来。

     

    5.睡前1~2小时冲澡或泡脚

    泡澡可以升高体温、放松肌肉,建议在睡觉前1~2个小时泡澡,这样睡觉时体温刚好下降,带来浓浓睡意。

     

    睡前用温热的水(40℃~42℃)泡一泡脚,对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多有好处。

     

    6.保持卧室温度清爽宜人

    适宜睡眠的最佳室温在15.6℃~22.2℃,可以在睡觉时候注意开窗通风降温。


     
    7.选择舒适的床品

    选用排汗、透气材料制成的床品,如纯棉、毛织品、丝绸、竹纤维和亚麻等。

     

    聚酯、合成缎等材料无法排出湿气,会越睡越热。床品的材料应该摸起来顺滑、舒适。

     

    如果对灰尘或霉菌过敏,则应选用抗过敏原的床垫和枕套,并经常清洗。

     

    8.保持黑暗无光

    研究表明,入睡前和睡眠时暴露于光线之下,褪黑激素分泌会受到抑制,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若窗户漏光或习惯睡懒觉,可安装遮光窗帘;如果休息空间无法做到完全遮光,也可选择戴眼罩睡觉。

     

    9.控制体重

    肥胖的人会因咽喉的腺样体肥大,导致阻塞气道,进而影响睡眠,下巴短者更易中招。

     

    国际内分泌学会一项新研究发现,减轻超标体重不但有益健康,而且有助于改善睡眠,提高警觉度。体重至少减轻5%的成年肥胖者,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10.爱打鼾,换个枕头侧着睡

    枕头不要太高,10~12厘米为宜,差不多是拳头的一个半高度。爱打鼾的人最好侧睡,以减轻颈部对气道的压迫。

     

    中国人打鼾的比例是15%左右,而在打鼾者中每5个就有1个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出现打鼾、白天嗜睡、夜尿增多、起床时头痛等症状的人,应该及时到医院排查疾病。

     

    11.防控慢性病

    疾病、疼痛会影响到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及时间。

     

    积极治疗基础病,比如咳嗽、心悸、呼吸困难、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病和精神系统疾病等,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12.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思虑过多、被迫退休、与社会隔离、担心睡不好等心理因素也容易导致失眠。每天睡前,应该自我调整情绪,排出心中的烦恼,为好觉打下基础。

  •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

     

    阿尔茨海默症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但如果告诉你老年痴呆,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阿尔茨海默就是老年痴呆的一个通用名称。老年痴呆以后给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和负担。

     

    如何早期识别哪些人群容易罹患老年痴呆,哪些人群不容易罹患老年痴呆呢?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多动脑的人

     

    爱动脑的人不容易罹患老年痴呆,老年痴呆的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和用脑减少,以及脑萎缩等基本情况有关系,如果我们保持多用脑多动脑,那么会大大减少老年痴呆的这种概率!与之相反,如果我们用到较少,那么会增加老年痴呆的罹患概率!


    二、多社交的人

     

    人是一个社会的人,如果没有社会交往,那么我们用脑也会随之减少,而且社会交往增加会大大减少老年痴呆的发病概率,所以老年人即便是退休以后依然要保持良好的社会交往,因为没有社会交往的人不是一个健康的人,而良好的社会交往,会让我们远离阿尔茨海默。


    三、多运动的人

     

    没有看错运动也可以减少老年痴呆的患病概率,而当我们退休以后,开始忙于照看孙子外孙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一定要多运动多运动,不仅可以减少老年痴呆,还可以减少骨质疏松,减少其他疾病的发生,所以多运动可以让我们远离老年痴呆。

     


    从目前研究来看,该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说多达30余种,如家族史、女性、头部外伤、低教育水平、甲状腺病、母育龄过高或过低、病毒感染等。

     

    总之老年痴呆是一个和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生活关系,工作关系等多方面共同因素共同造成的一种老年性疾病,但如果我们保持老年人心态不老的情怀,老年痴呆依然可以远离我们。

     

    亲,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每年的3月21日为世界睡眠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而睡眠质量不佳会造成人的精神萎靡不振,感到/疲劳犯困,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损害身体健康,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有人说,睡眠质量,可以说就是人生质量。大家认同这个说法吗?

     

     

    睡眠给身体带来哪些好处?

     

    睡眠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理过程,也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给人的身体带来诸多益处。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后,通过睡眠可以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睡眠还可以帮助人们修复脑细胞、恢复和加强记忆功能,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高效的睡眠质量,才能保证人们充足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精力。

     

    怎么才能拥有高质量的睡眠?

     

    (1)讲究节气养生原则:

     

    春季要做到起居劳作、精神调摄皆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萌生的特点。

     

    (2)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要规律作息时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定时睡眠,定时起床。卧室环境要舒适,温度适宜,避免强光、噪声等。晚餐不宜吃得过饱;睡前不要喝茶、喝咖啡、吸烟、食用易引起兴奋的食品;睡前半小时停止紧张的学习和繁重的工作。

     

    (3)安排好适当的午睡:

     

    午睡可以使体力和脑力迅速得到恢复,使精力更旺盛,情绪更饱满。特别是对于晚上睡觉很晚的人和早起的人尤其重要。不过晚上失眠的朋友,若是因午睡引起则不宜再午睡。

     

    (4)注意睡觉姿势:

     

    有研究表明,身睡如弓的姿势睡眠效果比较好,向右侧卧的睡眠姿势心脏负担轻。此外,睡眠时还要注意双手不要放在心脏附近等。

     

    (5)饮食助眠:

     

    许多食品具有安神宁心、疏肝理气功效,可缓解失眠,比如莲子、红枣、桂圆等。中医认为,酸枣仁有宁心安神、疏肝解郁的作用,对心烦、心悸不安引起的失眠效果尤佳。此外,中老年人如果经常失眠,可以取等量的桂圆、莲子熬汤饮用,可宁心安神、健脾补肾。

     

    (6)适当运动:

     

    经常从事健身运动,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可增加大脑供血,调节紧张的神经,保持乐观情绪,增强体质,有益于睡眠。有氧运动量对你的体温节律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任何运动锻炼都能快速提高体温,这对你的睡眠系统很有好处。

     

    锻炼能使你每天的峰值体温更上一层楼。这比其他任何一种提高体能的方法都有效。锻炼能延缓天黑后体温的下降,让你更长时间地 保持清醒警觉。最后我要说的是,锻炼能让你在一天结束时体温更迅速地下降,然后更长 时间地保持更低的温度。这能保证你能睡得更熟。

     

     

    结语

     

    总之,笔者很认同“睡眠质量就是人生质量”这个观点。高质量的睡眠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所以每个人都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睡眠质量,远离睡眠障碍。

  • 如果你在工作中或者生活中感到压力很大,它会对你的身体产生影响——我们的大脑中下丘脑向你的脑下垂体发出信号,它们一起向肾上腺发出信号,让你的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和皮质醇。

     

    你的心率会上升,瞳孔扩大,血压和呼吸频率增加,从而感受到压力。

     

    那如何减轻自己的压力呢?

    分享一个个人缓解压力比较好的方式——跑步。跑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当然,如果你不喜欢跑步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有氧运动来帮助自己减轻心理压力。很多人会想,跑步会不会很累,这样身体会疲惫反而越发有压力。

     

    其实不然,《神经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可以减轻压力、焦虑和抑郁。

     

    当你进行跑步或其他形式的有氧运动时,你的大脑会释放出两种强大的让人自我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内啡肽和内源性大麻素。

     

    内啡肽(endorphin)亦称安多芬或脑内啡,是一种内成性(脑下垂体分泌)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它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的止痛效果和欣快感。

     

    《运动改造大脑》写道:“当我们跑步时,身体和大脑会产生内源性大麻素,他们会进入血液并到达脊髓,激活那里的受体……它们还流经整个奖励中枢和前额叶皮层,在那里直接影响多巴胺,此时,人体会产生大麻一样的欢欣快感!”

     

    此外,研究表明,运动还可以作为抗抑郁剂,让你不至于过敏易怒。当然,选择野外的跑步地点会比室内更好哦,毕竟新鲜的空气也会让人感到放松。

     

    业余时间如何调整自己,丰富自己的生活,预防抑郁的发生呢?

    1、释放掉让你不开心的情绪

     

    好心情需要放松,可以常常和朋友、家人聊聊天,把自己不愉快的事情说出来,可能不能立马解决问题,但是也可以有个释放。

     

    平时可以多和朋友饭后散步、遛狗,或者找一些能让自己快乐的事,比如听音乐、练瑜伽、慢跑等。或者给自己放个小长假,有时间了和朋友一起出去旅游也是不错哦~

     

    总之,只要是能让你放松,都可以尝试一下。

     

    2、均衡饮食

     

    有些食物可以抗抑郁情绪。如香蕉中含有能够帮助人脑产生5-羟色胺的物质,改善情绪;那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面粉、谷类、动物肝脏、水果等,对改善不良情绪及抑郁症也大帮助哦。当然,你也可以在不开心的时候,选择一个能让你开心的食物,不用太强求某一种食物!

     

    只是这两种食物要少吃或者不吃哦~

     

    酒——因为酒中的酒精只会带给人们短暂的平静。

     

    喝酒会让不少抑郁症息者在醒来的时候变得更加神经质。很多潜在的抑郁因素也会被激发出来,因为酒精会阻止很多对脑部有益的营养物质的吸收。这样丝豪达不到释放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作用。

     

    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汉堡以及薯条会导致行动缓慢、思考迟钝以及疲劳。抑郁症患者在日常饮食上要禁忌那些对精神有刺激的食物,不要进食那些能刺激精神的食物,这样更有利于病情康复。

     

    3、抑郁症患者要定期复诊

     

    预防复发已患抑郁症者,要坚持治疗,定期复诊。保持良好心态,顺其自然,用一颗平常心面对一切。老年抑郁症患者要积极治疗躯体疾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说起失眠,想必现在绝大部分人应该都很有共鸣!因为失眠是一个很常见的话题,大部分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失眠的症状,甚至有一部分人的失眠症状十分严重,还会出现大量脱发的现象。那么,如果我们工作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失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进行改善呢?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三个小秘诀。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锻炼身体来增强自己的体质,改善失眠症状。其次,我们也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来调整营养摄入水平,最后,可以考虑按摩等方式来改善失眠。如果你想要改善自己的失眠症状,不妨尝试一下,或许能够让失眠消失无踪。

    改善失眠的三大诀窍

    1、加强锻炼

    首先,我来说说第1种方法,也就是锻炼身体。其实,锻炼身体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对于改善失眠症状非常有效。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想要在10:00以前睡着,那么在晚饭过后的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后进行运动,能够有效促进肠胃蠕动,加速消化,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晚上更好入睡。

     

    2、食疗改善

     

    不过,除了锻炼身体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食疗的方式来辅助治疗失眠。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的失眠症状都比较严重,甚至到凌晨都无法入睡。从食疗方面来看,比较适合用于治疗失眠的食物,有百合、牛奶、葡萄等食物。一般来说,在晚上吃的效果会比较好,不过切记尽量不要在睡前使用,否则有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

     

    3、针灸按摩

     

    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分人会选择通过针灸、推拿、按摩等方式来按摩穴位,从而达到改善失眠的症状。在按摩过程中,我们会感到十分放松,这样能够有助于缓解压力。如果你从事的工作往往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比如程序员、设计师等等。而按摩恰恰能够通过按压穴位的方式使身体达到最大程度的放松,从而促进血液循环,让晚上能够更好快速入睡。

     

     

    由此可见,如果想要改善失眠症状,这些方法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在家里就能够改善失眠,那么选择前两种方法比较合适。此外,也可以考虑买一个简单的按摩椅放在家里。这样下班回家之后就可以坐在按摩椅上进行按摩。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一部分人会选择通过吃药的方式来改善失眠症状,虽然通过吃药是一种快速见效的方法,但并不提倡大家选择,毕竟“是药三分毒”。如果想要从根源上改善失眠,还是应该改变自己的作息,通过比较健康营养的方式慢慢地调整,这样既能够取得好的效果,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副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 | 潘鑫蕊

    文章首发于 | 北京地坛医院公众号

     

    寒冷的天气、“惨淡”的阳光,会不会让人有时候感觉闷闷不乐、无精打采、情绪低落甚至出现全身不适的症状?

     

    别担心,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医生们把它叫做“季节性情绪紊乱(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简称SAD)”——一种因季节变化而出现的生物和情绪混合型障碍。

     

    研究表明,气候对人类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而冬季因其特殊的气候因素,更是成为抑郁等情绪障碍的高发季节。SAD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患病率接近10%,中纬度患病率约为5%,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秋冬季抑郁状态,随着天气变暖,在春夏季缓解或恢复正常,常伴发过度睡眠,过度饮食和体重增加等症状。

          

    再说一遍:随着天气变暖,SAD会在春夏季缓解或恢复正常。

     

     

    为何冬季会成为抑郁的高发时节呢?

     

    原因一:“生物钟”闹情绪

     

    人体内有一套很精确的日节律系统,即位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生物钟”,“生物钟”的正常运行有赖于主要接收三方面的信号输入,包括经视网膜传导的光信号、中缝核产生的5-羟色胺以及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

     

    还有一些证据表明,在眼睛后方存在一些被称为“ipPGCs”的细胞,这种细胞对蓝光特别敏感,并通过与脑部的很多区域相连来调节睡眠、“生物钟”、情绪等。

     

    冬季日光照射减少,视网膜及蓝光敏感细胞的传入刺激减少,就会产生生物节律紊乱,情绪障碍等问题。

     

    原因二:“褪黑素”不听话

     

    褪黑素是调节日节律的重要激素之一,褪黑素浓度的变化也与光照密切相关,光照强烈时,褪黑素浓度逐渐降低,光照减弱时,褪黑素浓度逐渐升高。

     

    随着冬季白昼时间的缩短,会导致褪黑素释放和回落的延迟,造成我们的生物钟节律与外界时间不同步,晨起时高浓度的褪黑素不仅会使人感到疲倦,情绪低落,还会强烈抑制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兴奋性激素的合成,而低浓度的甲状腺素也会对情绪,食欲等造成一定的负性影响。

     

    原因三:“开心信使”被抑制

     

    5-羟色胺被认为是一种与情绪调节有关的神经递质,有研究表明,相比于健康人,季节性情感障碍的患者产生的一种抑制5-羟色胺活性的蛋白质(SERT),其浓度在冬季可比夏季增加约5%,因此,5-羟色胺的活性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原因四:环境色调太单一

     

    人类的脑神经对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兴奋度,而冬季草木凋零、冰天雪地的灰白色调正处于人类色彩兴奋区上的盲区,长时间失去颜色的刺激也会造成脑细胞兴奋度降低,使人的情绪也处于低潮。

     

    原因五:生理功能变“佛系”

     

    冬季寒冷的气候会使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处于相对抑制的状态,如呼吸频率,心率等,而这种相对抑制的状态则会造成脑细胞的相对缺氧,而使其处于低兴奋状态。

     

    此外,研究结果表明,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通过调节体内激素和炎症介质等水平对情绪进行调节,而随着冬天运动量的减少,失去了运动的正性调节机制,人的情绪水平也会受到影响。

     

    如何预防冬季抑郁症的发生呢?

     

    增加光照和室外运动的时间

     

    冬季抑郁症发生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冬季光照的不足,因此增加日光照射和室外运动的时间对预防冬季抑郁症的发生有良好效果。同时经常参加室外运动可以激活人体的免疫因子,改善脑细胞的活性,还可以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排除体内多余的代谢产物和毒素,从而有效预防抑郁。

     

    保持规律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

     

    日节律紊乱从生理和社会的角度都可以造成情绪的紊乱,因此养成良好的作息是保证良好情绪的基础。固定就寝和起床的时间,减少熬夜,睡前尽量避免咖啡、浓茶等兴奋性物质的摄入,避免剧烈活动,听舒缓的音乐助眠等都是保证良好睡眠的有效措施。

     

     

    注意饮食的调整

     

    食欲增加和体重增加也是“冬季抑郁症”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要注意控制糖类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矿物质、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同时,适当服用维生素D不仅可以弥补冬季日光照射不足造成的维生素D缺乏,对情绪调节也有一定作用。

     

    注意环境调节

     

    可以选用暖色调的墙纸、悬挂色彩缤纷的画、在办公室或家里种一些绿色植物等,通过色彩变化改善抑郁情绪。

     

    寒冬已至,新年伊始,一些人会面临环境和社会上的双重心理压力,而出现精力减退,焦虑不安的表现。如果调节得当,这些不良情绪会随着时间逐渐减退或消失,但若出现连续或严重的失眠、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认知功能下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出现自杀观念,请尽早到医院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睡眠不好要调整睡眠习惯:

    上床之后不要看电视、手机、玩游戏。最好是在11点之前睡觉,成年人晚上10-11点之前上床睡觉有助于睡眠。

    在运动方面,睡前不要做剧烈运动,有的人睡觉前做剧烈运动以后全身肌肉酸痛,运动的最佳时机是在下午的3-4点。睡前运动以微出汗,心跳没有明显的不适感为好,适量运动对于晚上睡觉有帮助。

    睡觉前可以洗热水澡,泡泡脚,有利于放松训练。睡觉之前不建议患者喝咖啡、饮酒,这些都不利于睡觉。

    治疗: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常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证。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

    中医药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常能明显改善睡眠状况,且不引起药物依赖及医源性疾患,因而颇受欢迎。

  • 老年痴呆在医学上有个好听点的名字,那就是阿尔茨海默病,这种疾病和年龄有着比较大的关系,年龄越大得这种疾病的风险也越大。那可能会有朋友问了,为什么同属同龄人,有的人得了老年痴呆,而有的人却没有得呢?那什么样的人不容易得老年痴呆呢?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防治老年痴呆,我来分享一下个人的看法。

     


    1.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它有什么临床表现?


    阿尔茨海默病听起来就感觉拗口,其实这种疾病是以一个老外的名字命名的,因为阿尔茨海默最早发现这种疾病,因此而得名。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隐匿起病,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患者的主要特征是记忆力下降、智力全面减退、人格和行为的显著减退。


    可能听了上面这个定义,大家还是觉得有点不好理解,其实说白了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的智商是下降的,而且记忆力也不好,整个人就容易丢三落四,这类人的行为和人格都和正常人不太一样,说白了他们就和年龄不大的小孩差不多。


    他们的记忆力减退要比普通的记忆力下降还要严重,基本的生活技能他们也很有可能记不得,经常容易忘记如何去吃饭、如何吞咽食物,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得了老年痴呆的人体型消瘦的原因之一。


    之前我有一个亲戚,70多岁了,突然有一天出现了行为异常的情况,她吃饭去厕所吃,而且还把家里的东西扔进厕所。她的记忆力很差,一个人出门的时候,都记不得回家的路,经常迷路。随着疾病的加重和进展,她都记不得自己的名字,不认识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她虽然手脚能动,看起来生活也能自理,但是经常会忘记上厕所,导致尿裤子、把大便拉在裤子里。即便这样,她自己也不懂自己去处理这些,还需要家里人的照顾,可以说丧失了生活的自理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的行为偏向幼稚化。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家里人给她牛奶喝,她自己没有喝,而是把牛奶倒在猪食里,家里人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她想让猪也尝尝。


    我的这个亲戚身上有的症状可以说把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症状囊括在内了,但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远远比这个多。他们有时候会感觉到心烦意乱、自私多疑、不爱卫生,可能说起话来也经常忘词,很多物品的名字也记不得,甚至连别人说的话也不清楚是什么意思。到阿尔茨海默病终末期的时候,会有一些病人出现偏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一般来说阿尔茨海默病从发病后失望的时间多在10年以内。

     


    2.什么样的人不容易得老年痴呆?


    根据权威的调查,截止到2016年,全世界上一共有大约4000万的阿尔茨海默病病人,而且这种得这种疾病的人数还呈现增长的趋势。这个调查还发现,不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低于发达国的,但是不发达国家得老年痴呆病的概率却显著高于发达国家。


    另外,大量的调查还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在65岁以上的人群的发病率显著低于65之前。随着年龄的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也有增加的趋势,年龄每增加6岁,其发病的风险就增加了1倍,到了85岁以后,老年痴呆的发病率可以高达30%。


    虽然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还不明确,但是根据上面的数据,大致可以推断出阿尔茨海默病和年龄以及受教育的程度有关。一个国家发达与否和国民的受教育程度有关,受教育程度高的国家,其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比较高,相对来说其国民的用脑程度也比不发达国家的程度高。一般来说,60岁以下的人群已经经常用脑的人是不太容易得老年痴呆的。


    现在也有证据表明阿尔茨海默病和遗传因素、唐氏综合征、脑部外伤、性别、慢性病、运动量少、吸烟、喝酒、熬夜等有关。一般来说,如果父母有得过老年痴呆的,那其子女得老年痴呆的风险就显著高于正常人。唐氏综合征和性别和阿尔茨海默病有关是经过大数据的统计得出的结论,具体的机制还不清楚,但是可能考虑唐氏综合征患者本身就有认知障碍有关,而且女性和男性相比,她们的寿命普遍偏高。其实上面的一些病因也好理解,毕竟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衰老性疾病,只要是能加速衰老的因素,也都会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


    性别、年龄、唐氏综合征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来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平时注意清淡饮食、坚持运动、适当用脑、积极治疗慢性病、不熬夜、不吸烟、不喝酒、避免脑部外伤等,定能做到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


    最后总结:目前已经有证据表明老年痴呆和年龄、遗传、唐氏综合征、头颅外伤、慢性病、不良生活习惯、受教育水平和社交不足等有关。那不容易得老年痴呆的肯定就是这些病因的反面,也就是说年轻人、没有阿尔茨海默病家族史、没有头颅外伤、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受教育程度高、社交活动足等的人群不容易得老年痴呆。

  • 精神科推荐医生
    张家瑞
    三级甲等可开方
    张家瑞:https://cont.jd.com/doctor/251710884911
    副主任医师
    擅长: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精神分裂症、老年精神障碍、原因不明的躯体不适、心身疾病、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心理障碍的诊疗。擅长对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厌学、作息紊乱、亲子关系等各种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
    擅长: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精神分裂症、老年精神障碍、原因不明的躯体不适、心身疾病、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心理障碍的诊疗。擅长对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厌学、作息紊乱、亲子关系等各种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
    好评率:99%
    接诊人数:2.1万
    立即咨询
    钟华清
    三级甲等可开方
    钟华清:https://cont.jd.com/doctor/252310893741
    副主任医师
    擅长: 1、儿童及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问题;2、妇女围产期精神问题和用药指导;3、各类人群失眠障碍、头痛、抑郁焦虑等身心疾病。
    擅长: 1、儿童及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问题;2、妇女围产期精神问题和用药指导;3、各类人群失眠障碍、头痛、抑郁焦虑等身心疾病。
    好评率:99%
    接诊人数:2023
    立即咨询
    高学正
    三级甲等可开方
    高学正:https://cont.jd.com/doctor/250810838960
    主治医师
    擅长: 心理咨询与治疗,三甲医院工作。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产后抑郁症、失眠、强迫症、贪食症、厌食症、癔病、社交恐惧症、恐艾症、同性恋、新冠后遗症、长新冠等心理疾病的治疗。 善长针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青少年的厌学,阳光型抑郁症、神经衰弱,游戏成瘾,手机成瘾,空心病、自残、拖延症的心理问题的治疗。 对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的精神康复、再就业、重返社会有独特的理解。
    擅长: 心理咨询与治疗,三甲医院工作。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产后抑郁症、失眠、强迫症、贪食症、厌食症、癔病、社交恐惧症、恐艾症、同性恋、新冠后遗症、长新冠等心理疾病的治疗。 善长针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青少年的厌学,阳光型抑郁症、神经衰弱,游戏成瘾,手机成瘾,空心病、自残、拖延症的心理问题的治疗。 对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的精神康复、再就业、重返社会有独特的理解。
    好评率:99%
    接诊人数:1.2万
    立即咨询
    陈旭东
    三级甲等可开方
    陈旭东:https://cont.jd.com/doctor/262311027341
    主治医师
    擅长: 擅长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抑郁症、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厌学、游戏成瘾及失眠等的诊治与心理咨询及治疗。
    擅长: 擅长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抑郁症、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厌学、游戏成瘾及失眠等的诊治与心理咨询及治疗。
    好评率:99%
    接诊人数:229
    立即咨询
    彭雪梅
    三级甲等可开方
    彭雪梅:https://cont.jd.com/doctor/251510880487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青少年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常见心理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青少年厌学、网络成瘾等问题的咨询。
    擅长: 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青少年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常见心理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青少年厌学、网络成瘾等问题的咨询。
    好评率:99%
    接诊人数:2381
    立即咨询
    王力芳
    三级甲等可开方
    王力芳:https://cont.jd.com/doctor/259010979308
    主治医师
    擅长: 孤独症(自闭症),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成人情感障碍
    擅长: 孤独症(自闭症),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成人情感障碍
    好评率:99%
    接诊人数:2721
    立即咨询
    李卫晖
    三级甲等可开方
    李卫晖:https://cont.jd.com/doctor/265711094468
    主任医师
    擅长: 抑郁症等情感障碍,焦虑症强迫症等焦虑障碍,应激障碍,睡眠障碍,
    擅长: 抑郁症等情感障碍,焦虑症强迫症等焦虑障碍,应激障碍,睡眠障碍,
    好评率:99%
    接诊人数:1754
    立即咨询
    朱倩芸
    三级甲等可开方
    朱倩芸:https://cont.jd.com/doctor/400313920808
    副主任医师
    擅长: 焦虑障碍、抑郁症、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各种精神心理障碍的临床诊疗。
    擅长: 焦虑障碍、抑郁症、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各种精神心理障碍的临床诊疗。
    好评率:100%
    接诊人数:181
    立即咨询
    宋晋
    三级甲等可开方
    宋晋:https://cont.jd.com/doctor/251110870433
    副主任医师
    擅长: 精神心理疾病的早期识别,青少年心理问题,睡眠障碍和心身疾病。
    擅长: 精神心理疾病的早期识别,青少年心理问题,睡眠障碍和心身疾病。
    好评率:99%
    接诊人数:6106
    立即咨询
    叶萌
    三级甲等可开方
    叶萌:https://cont.jd.com/doctor/279111388819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各类精神障碍以及失眠、焦虑、抑郁、强迫等心理问题
    擅长: 各类精神障碍以及失眠、焦虑、抑郁、强迫等心理问题
    好评率:100%
    接诊人数:4101
    立即咨询
    肖攀攀
    三级甲等可开方
    肖攀攀:https://cont.jd.com/doctor/249510787900
    主任医师
    擅长: 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失眠症,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人格障碍,强迫症有丰富的治疗经验
    擅长: 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失眠症,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人格障碍,强迫症有丰富的治疗经验
    好评率:99%
    接诊人数:4660
    立即咨询
    郑雅格
    三级甲等可开方
    郑雅格:https://cont.jd.com/doctor/391613842058
    主治医师
    擅长: 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人格障碍、神经衰弱、强迫症、孤独症、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
    擅长: 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人格障碍、神经衰弱、强迫症、孤独症、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
    好评率:99%
    接诊人数:413
    立即咨询
    常宪鲁
    三级甲等可开方
    常宪鲁:https://cont.jd.com/doctor/292911775318
    主任医师
    擅长: 擅长精神科常见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强迫症、应激障碍、睡眠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各种神经症、老年期精神障碍、痴呆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对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病性症状的治疗颇有心得。擅长对焦虑症、抑郁症、青少年心理障碍等方面的心理咨询。
    擅长: 擅长精神科常见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强迫症、应激障碍、睡眠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各种神经症、老年期精神障碍、痴呆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对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病性症状的治疗颇有心得。擅长对焦虑症、抑郁症、青少年心理障碍等方面的心理咨询。
    好评率:99%
    接诊人数:7881
    立即咨询
    谢彬
    三级甲等可开方
    谢彬:https://cont.jd.com/doctor/258110981653
    副主任医师
    擅长: 针灸结合中、西药治疗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科常见疾病。
    擅长: 针灸结合中、西药治疗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科常见疾病。
    好评率:99%
    接诊人数:1188
    立即咨询
    斯亮
    三级甲等可开方
    斯亮:https://cont.jd.com/doctor/279211379640
    主治医师
    擅长: 精神疾病治疗、心境障碍、躯体疾病相关精神障碍
    擅长: 精神疾病治疗、心境障碍、躯体疾病相关精神障碍
    好评率:100%
    接诊人数:803
    立即咨询
    李培福
    三级甲等可开方
    李培福:https://cont.jd.com/doctor/274311269405
    主治医师
    擅长: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
    擅长: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
    好评率:99%
    接诊人数:2481
    立即咨询
    刘立恒
    三级甲等可开方
    刘立恒:https://cont.jd.com/doctor/272111231640
    主治医师
    擅长: 睡眠障碍,双相障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
    擅长: 睡眠障碍,双相障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
    好评率:100%
    接诊人数:2785
    立即咨询
    张卫华
    三级甲等可开方
    张卫华:https://cont.jd.com/doctor/250010823259
    副主任医师
    擅长: 睡眠疾病,成年人精神疾病和少年(13岁及以上未成年人)精神卫生咨询。
    擅长: 睡眠疾病,成年人精神疾病和少年(13岁及以上未成年人)精神卫生咨询。
    好评率:99%
    接诊人数:2939
    立即咨询
    黄慧
    三级甲等可开方
    黄慧:https://cont.jd.com/doctor/251510864888
    主治医师
    擅长: 擅长睡眠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强迫及相关障碍,物质及行为成瘾等。
    擅长: 擅长睡眠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强迫及相关障碍,物质及行为成瘾等。
    好评率:99%
    接诊人数:1825
    立即咨询
    陈晓东
    三级甲等可开方
    陈晓东:https://cont.jd.com/doctor/249910811270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强迫障碍,社交焦虑障碍、情感障碍(包括产后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分裂症等障碍的早期识别和干预
    擅长: 强迫障碍,社交焦虑障碍、情感障碍(包括产后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分裂症等障碍的早期识别和干预
    好评率:98%
    接诊人数:343
    立即咨询
    贾春廷
    三级甲等可开方
    贾春廷:https://cont.jd.com/doctor/273411278887
    副主任医师
    擅长: 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等精神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情绪管理、心理障碍、婚姻家庭及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擅长: 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等精神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情绪管理、心理障碍、婚姻家庭及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好评率:99%
    接诊人数:6.2万
    立即咨询
    林培珺
    三级甲等可开方
    林培珺:https://cont.jd.com/doctor/251510881659
    副主任医师
    擅长: 精神科常见疾病全病程治疗。如: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焦虑障碍,躯体化障碍,儿童情绪障碍等
    擅长: 精神科常见疾病全病程治疗。如: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焦虑障碍,躯体化障碍,儿童情绪障碍等
    好评率:99%
    接诊人数:902
    立即咨询
    宋煜青
    三级甲等可开方
    宋煜青:https://cont.jd.com/doctor/250010818009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宋煜青,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擅长: 1、青少年的抑郁症、焦虑症、双相障碍以及情绪障碍等;青少年厌学。青少年精神疾病。2、成人的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成人情绪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等的诊断和治疗。 北京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和医学硕士学位;香港大学精神医学博士学位,师从于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精神科系主任Prof.Tang SW 和 Prof. Sham PC of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Institute of Psychiatry, London;获得过香港大学郑裕彤奖学金,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精神科进修学习。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从事临床和研究工作,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发表国际和国内论文多篇。 目前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身医学会委员。 系统接受北大六院的心理咨询资格的培训: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家庭婚姻治疗,森田疗法等。
    擅长: 宋煜青,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擅长: 1、青少年的抑郁症、焦虑症、双相障碍以及情绪障碍等;青少年厌学。青少年精神疾病。2、成人的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成人情绪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等的诊断和治疗。 北京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和医学硕士学位;香港大学精神医学博士学位,师从于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精神科系主任Prof.Tang SW 和 Prof. Sham PC of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Institute of Psychiatry, London;获得过香港大学郑裕彤奖学金,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精神科进修学习。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从事临床和研究工作,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发表国际和国内论文多篇。 目前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身医学会委员。 系统接受北大六院的心理咨询资格的培训: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家庭婚姻治疗,森田疗法等。
    好评率:99%
    接诊人数:1573
    立即咨询
    管丽丽
    三级甲等可开方
    管丽丽:https://cont.jd.com/doctor/250010822047
    主治医师
    擅长: 常见精神障碍诊断治疗与早期预防 线下门诊时间:周三上午(成人普通),周三下午(双相障碍专业门诊)
    擅长: 常见精神障碍诊断治疗与早期预防 线下门诊时间:周三上午(成人普通),周三下午(双相障碍专业门诊)
    好评率:100%
    接诊人数:922
    立即咨询
    马俊华
    三级甲等可开方
    马俊华:https://cont.jd.com/doctor/279211398431
    主治医师
    擅长: 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物质依赖,女性心理健康,睡眠障碍,
    擅长: 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物质依赖,女性心理健康,睡眠障碍,
    好评率:99%
    接诊人数:7.4万
    立即咨询
    贺俊岩
    三级甲等可开方
    贺俊岩:https://cont.jd.com/doctor/269211188004
    主治医师
    擅长: 抑郁症测试及诊断,焦虑症,恐惧症,狂躁症,失眠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心理治疗cbt,强迫症,儿童及青少年心理问题,厌食症,贪食症,老年精神病,酒精依赖!
    擅长: 抑郁症测试及诊断,焦虑症,恐惧症,狂躁症,失眠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心理治疗cbt,强迫症,儿童及青少年心理问题,厌食症,贪食症,老年精神病,酒精依赖!
    好评率:99%
    接诊人数:10w+
    立即咨询
    王慧
    三级甲等可开方
    王慧:https://cont.jd.com/doctor/372413718551
    主治医师
    擅长: 情绪障碍、精神分裂症及睡眠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的药物、心理及物理治疗,心理咨询
    擅长: 情绪障碍、精神分裂症及睡眠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的药物、心理及物理治疗,心理咨询
    好评率:99%
    接诊人数:214
    立即咨询
    宋海滨
    三级甲等可开方
    宋海滨:https://cont.jd.com/doctor/296211843632
    主任医师
    擅长: 失眠、焦虑、抑郁、不明原因躯体不适及各类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擅长: 失眠、焦虑、抑郁、不明原因躯体不适及各类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好评率:100%
    接诊人数:1184
    立即咨询
    张五芳
    三级甲等可开方
    张五芳:https://cont.jd.com/doctor/250010823615
    主治医师
    擅长: 14岁以上青少年和成人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躯体化形式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诊疗和康复;
    擅长: 14岁以上青少年和成人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躯体化形式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诊疗和康复;
    好评率:99%
    接诊人数:2662
    立即咨询
    高作惠
    三级甲等可开方
    高作惠:https://cont.jd.com/doctor/341612607627
    副主任医师
    擅长: 精神科常见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等
    擅长: 精神科常见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等
    好评率:99%
    接诊人数:399
    立即咨询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扫码关注医生

    关注张凤芝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

    秦有
    张凤芝
    主任医师

    已认证

    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 精神科